【区域研究】广西自治区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pdf
25页区域研究】广西自治区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7)全文概览:区域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自治区”)位于我国南疆,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我国面向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经济实力: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西自治区工业基础较好,但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目前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6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2 万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市[1]第 18 位;增速为 7.30%,高于全国水平 0.60个百分点目前广西自治区传统的高耗能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仍处主导地位,支柱产业以有色金属、钢铁冶炼和汽车制造等为主,易受经济周期影响近年来全区不断调整工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但传统产业调整及新兴产业培育仍有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广西自治区地缘战略优势将更加显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从下辖地级市的经济情况看,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南宁市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各地级市,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703.39 亿元;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核心城市柳州市、桂林市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当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76.94 亿元和 2075.89 亿元;此外还有玉林市、梧州市、百色市、钦州市和北海市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规模,其他各地级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桂西资源富集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实力:因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偏弱,广西自治区整体财政收入规模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016 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1556.27 亿元,同比增长 2.70%,增速趋缓,其中税收比例为 66.5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补充,近三年有所波动,2016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804.85 亿元,同比增长15.61%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全区可持续获得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近三年全区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2016 年为 2429.45 亿元,对地区财力的贡献较大当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35.04%,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依赖度高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2016 年,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玉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列前四位,规模均在 100 亿元以上,其他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足百亿元;从增速来看,除钦州市和崇左市外,其他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增长,但受“营改增”因素影响,多数地级市增幅呈下滑态势南宁市、北海市和柳州市税收收入占比较高,2016 年均在 70%以上,其他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稳定性相对偏弱。
随着以民生类支出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不断增长,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 50%,需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债务状况: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广西自治区已积累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截至 2016 年末,全区政府债务余额 4566.63 亿元,较 2015 年末增长 12.93%债务偿付压力方面,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93 倍,位列全国各省市第 6 位,处于较高水平,但得益于中央财政的持续支持,全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下辖各地级市[2]情况看,2016 年末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分别为 1007.41 亿元、490.74 亿元和 354.86 亿元,合计占市级政府债务余额的比例为54.91%;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6 年末来宾市、北海市、贺州市、钦州市、南宁市、百色市和柳州市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大城投债务方面,截至 2017 年9 月末,广西自治区城投平台债券余额合计 1654.20 亿元,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第 19 位,其中自治区本级、柳州市和南宁市存续期债券余额规模较大,分别为 888.80 亿元、339.50 亿元和 150.70 亿元。
从城投债务偿付压力来看,区本级、柳州市、来宾市和钦州市的平台债务负担相对较重,2017 年 9 月末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过当地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100%;其他地级市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小,其中贵港市和崇左市尚未发行城投债文章正文:一、广西自治区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广西自治区经济实力分析广西自治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近年来,广西自治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广西自治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高耗能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仍有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广西自治区地缘战略优势将更加显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广西自治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23.76 万平方千米,位于我国华南西部地区,是连接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同时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是我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广西自治区濒临我国南海,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共 21 个,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和海洋资源,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此外,广西自治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多,全区发现矿种 145 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 46%,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 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其中锰、锑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 1 位,另有离子型稀土、钨、锌和银等十余种矿物储量居国内前 5 位,64 种储量居全国前 10 位;在 45 种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矿藏中,广西自治区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 种近年来,广西自治区经济实力持续提升,但经济总量仍处于全国各省市中等偏下水平,同时以传统高耗能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全区经济增长有所承压2016 年广西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2 万亿元,同比增长 7.30%,增速同比降低 0.80 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水平 0.60 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2016 年广西自治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798.61 亿元,同比增长 3.40%;第二产业增加值 8219.86亿元,同比增长 7.40%;第三产业增加值 7226.60 亿元,同比增长 8.60%。
当年广西自治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3:45.8:38.9 调整为 15.3:45.1:39.6,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但传统产业调整及新兴产业培育仍有空间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常住人口为 4838.0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0%,但由于广西自治区经济总量规模较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 3.79 万元,位于全国各省市第 26 位,排名相对靠后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全区不断调整工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但仍未改变以传统高耗能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全区工业增速有所放缓2016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764.13 亿元,同比增长 7.30%,增速较上年下降 0.60 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为主) 、农副食品加工业(糖业、林业等) 、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等非金属建材等)为全区四大支柱产业,合计占2016 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9.32%,并拥有柳工、柳钢和玉柴等大型企业广西自治区不断调整工业结构,2016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8.4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 4.50 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830 家,同比增长 29.50%。
但全区高耗能行业占比仍较重,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 8.7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7.90%从细分工业来看,汽车工业是广西的主导优势产业,2016 年广西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618.70 亿元,同比增长 7.10%,连续两年超越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农副食品制造业,成为第一大行业,有力带动工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和零配件制造产业供给基地2016 年广西自治区汽车产量 245.50 万辆,居全国第 4位,车用内燃机产量居全国前列船舶工业是广西自治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得益于广西沿海、沿江的天然资源,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推进了北海、防城港和钦州港口建设,一批万吨级修造船项目落户,以西江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推动广西造船技术的发展2016 年,广西自治区规模以上修造船企业 31 家,其中,产值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有 3 家;以修造船为主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0%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广西自治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 年,广西自治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 125 家,其中产值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 32家,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比 2015 年增长 11.50%。
广西自治区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压力2016 年,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简称“广西有色”)公开发行的债券实质性违约,重组失败后,广西有色最终宣告破产,成为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人中第一家破产清算企业2017 年以来,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出现多笔银行贷款违约、欠税,面临破产风险广西自治区内债务危机事件频发,相关企业主营业务与当地过剩产能行业高度相关,区域产业发展情况、金融环境及个体信用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需持续关注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6 年,广西自治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236.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0%,增速同比下降 4.80 个百分点按产业看,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额 948.89 亿元、6526.70 亿元和 10177.3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6.80%、0.70%和 20.80%其中,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2397.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60%按性质划分,2016年广西自治区民生建设投资加快,实体投资放缓,当年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 5909.91 亿元,同比增长 20.90%,增速同比下降 0.40 个百分点;而工业投资额为 6404.46 亿元,同比增长 0.20%,增速同比下降 13.90 个百分点。
广西自治区第三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2016 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7027.31 亿元,同比增长 10.70%其中,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绝大部分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130.00%,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 15.10%,汽车类同比增长 13.90%,家具类同比增长11.80%,但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 1.60%广西自治区对外贸易活动活跃度一般,东盟是广西自治区主要的进出口对象,2016 年广西自治区实现进出口总额 3170.42 亿元,同比下降 0.50%;出口总额为 1523.83 亿元,比上年下降12.40%,当年出口至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物总额为 1267.74亿元,同比下降 16.30%,其中出口至东盟的货物总额为991.93 亿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 65.09%进口总额为1646.59 亿元,同比增长 13.90%,当年从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的货物总额为 1125.79 亿元,同比增长 23.20%,其中从东盟进口的货物总额为 843.50 亿元,占全部进口总额的51.23%作为我国面向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广西自治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及中国 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充分利用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合作平台,加快南宁 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以中马“两国双园”、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项目和区域的建设为着力点。
同时,为改善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广西自治区将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和两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 ,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振兴,推动三区统筹,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前景较好 (二)广西自治区财政实力分析受益于经济增长及上级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广西自治区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近年来增速趋缓,且自给率偏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补充,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近三年有所波动;上级补助收入维持较大规模,对广西自治区财政收入形成有力支撑近年来,受益于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及上级政府持续大力支持,地区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42016 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性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分别为 4387.97 亿元、4418.39 亿元和 4790.57 亿元受全国及区域经济增速下滑影响,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呈放缓态势20142016 年广西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1422.28 亿元、1515.16 亿元和 1556.2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94%、6.53%和 2.71%;同期税收收入分别为 978.07 亿元、1031.65亿元和 1036.22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 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稳定性较好。
但随着有色金属等行业进入结构转型期,加上营改增政策影响,广西自治区税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142016 年税收增长率分别为 11.68%、5.48%和 0.44%广西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可持续获得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20142016 年广西自治区分别获得中央转移性收入 1945.31 亿元、2207.03 亿元和 2429.45 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比重在 44%49% 之间,转移性收入对地区财力的贡献较大广西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近三年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行情变化影响而有所波动20142016 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 1020.38 亿元、696.20 亿元和 804.85 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为 793.28 亿元、506.61 亿元和 625.31 亿元,占比均在 72%以上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及住房保障等支出规模逐年增长,20142016 年广西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 3479.79 亿元、4065.51 亿元和 4441.70 亿元,以民生支出为主,近年来占比均在 75%以上;同期,广西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 40.87%、37.27%和 35.04%,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依赖度高。
广西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城乡社区支出,2014-2016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分别为 1072.64 亿元、691.37 亿元和 728.03 亿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占比均在 80%以上;同期,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分别为 95.13%、100.70%和 110.55%,地方政府自身产生的基金预算收入基本能够覆盖其支出二、下辖各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广西自治区下辖 14 个地级市,包括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和崇左市按照经济区域划分,广西自治区可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其中,北部湾经济区由位于桂南区的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组成;西江经济带包括位于桂北区的桂林市,位于桂东区的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市,及位于桂中区的柳州市和来宾市;桂西资源富集区覆盖了位于桂西区的百色市、河池市和崇左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广西自治区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较大北部湾经济区凭借其沿海、沿边的区域优势发展临海工业等,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桂东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目前是粤港澳台地区电子、建筑、陶瓷、金属制品、水泥、印刷包装等产业的重点承接地,初级产品比重大,产业链配置水平低;桂中地区经济以钢铁、汽车、机械三大产业为主,经济发展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大;此外,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中,除桂林市外,其余 5 市已纳入“珠江 西江经济带”,在国家“一带一路”、广西“双核驱动”打造中南西南新的战略支点的背景下,西江经济带发展前景较好。
桂西资源富集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一)下辖各市经济实力分析广西自治区下辖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南宁市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各市;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核心城市柳州市、桂林市等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强;桂西资源富集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产业结构看,除桂林市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外,其他区域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从经济规模来看,2016 年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经济规模均有所增长,但分化仍明显南宁市作为广西自治区的首府,经济总量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703.39 亿元;位于桂中地区的柳州市和位于桂北地区的桂林市经济总量排名次之,当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76.94 亿元和 2075.89 亿元;此外还有玉林市、梧州市、百色市、钦州市和北海市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规模其他各地级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其中贺州市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8.22 亿元,位列各地级市末位从经济增速上看,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经济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16 年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 9.10%和 9.00%,位列各地级市增速前两位;增速最低的为河池市和来宾市,增速分别为 4.90%和 3.90%;经济发展占优势的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增速分别为 7.00%、7.30%和 7.00%,相对较为平稳。
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变动情况看,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原油、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桂南地区各地级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增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防城港市、南宁市和北海市 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下降 1.10、1.60 和 2.80 个百分点;其他地区增速相对平稳从产业结构上看,桂南和桂北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好,旅游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均较发达;桂中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以汽车及机械制造和有色、黑色金属冶炼为支柱产业,是广西自治区第二产业比例最高的地区;桂西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属于典型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导、以铝、糖、锰、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骨干、特色农业较快发展、旅游商贸等服务业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但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品比重较高,加工制造业比重较低,因此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桂东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拟重点打造装备制作业、原材料产业、轻纺化工、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的转移,是广西第二重要的工业基地,但是整体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加工和精深加工制造业的支撑,初级产品比重大,产业链配置水平低从人均生产总值看,北部湾经济区域中除钦州市外,其余各地级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广西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9 万元) ,整体人均生产总值水平较高,其中防城港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7.32 万元,位于各地级市首位;经济总量处于领先地位的南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5.27 万元,位居各地级市第四位。
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中,仅桂林市、柳州市和梧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排名第四的玉林市是广西自治区人口第二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2.71 万元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地级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河池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88 万元,位于各地级市末位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看,广西自治区经济增长属于投资依赖型,各地级市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次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从结构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降低,消费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占主导地位,但各地级市投资增速分化显著从投资规模看,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梧州市、百色市和北海市 2016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在千亿元以上,合计为 1.30 万亿元;其中,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3824.73 亿元,占广西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 20.97%从投资增速看,受产业结构单一的影响,来宾市 2016 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40%;其余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正增长,其中贵港市、崇左市和钦州市投资增速分别为 22.00%、20.20%和17.40%。
消费方面,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但各地级市差异较大其中,南宁市、柳州市 2016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1980.36 亿元和 1045.13 亿元,消费总额均超过千亿元,合计占广西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43.05%;其次为桂林市和玉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 600 亿元;防城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11.89 亿元,居各地级市消费总额末位从增速来看,除梧州市增速为 8.50%,显著低于全区增速(10.00%)外,其他地级市增速均在 10.00%左右广西自治区进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从进出口规模看,崇左市地处通往东盟各国的大陆桥上,口岸优势明显,2016 年崇左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5.74 亿美元,占广西自治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8.91%;除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级市、柳州市和百色市外,其余各地级市 2016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均不足 10.00 亿美元从进出口增速看,2016 年百色市和来宾市进出口增速分别为 36.40%和 32.80%,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其他大部分地级市 2016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均有所下滑,其中北海市、钦州市、梧州市和河池市进出口贸易总额降幅达 20.00%以上。
(二)下辖各市财政实力分析 1.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广西自治区下辖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上与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2016 年,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玉林市外,其他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足百亿元;增速方面,大部分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此外,全区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需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受宏观经济下行及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总体与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2016 年南宁市继续以 312.76 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领先,排名次之的柳州市、桂林市和玉林市分别为 159.16 亿元、145.33 亿元和 104.81 亿元,其余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足 100 亿元,其中来宾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仅为 30.32 亿元,位列末位从增幅来看,受营改增及耕地占用税减少因素影响,2016 年崇左市和钦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18.70%和 1.60%,其余 12 个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增长,其中贺州市和贵港市增幅为两位数,增幅均为11.90%。
从增幅波动看,来宾市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提高 20.30 个百分点,百色市、北海市、梧州市和河池市增幅也较上年小幅提高;此外,其他各地级市增速均较上年有所下滑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南宁市、北海市和柳州市税收收入占比较高,2016 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超过 70%,分别为 74.47%、73.26%和 72.01%;其次为来宾市、防城港市、贵港市、钦州市和玉林市,税收收入占比均超过 60%;桂林市税收占比为48.59%,位列末位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看,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除南宁市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53.27%外,其他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 50.00%,均需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2.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 2016 年广西自治区大部分地级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上年也有所提升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各地级市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赖度较低2016 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804.85 亿元,同比增长 15.61%;其中,南宁市和柳州市分别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83.63 亿元和 133.59 亿元,其他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均不足 60 亿元。
从增速上看,2016 年北海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3.60%;河池市、梧州市等地级市也保持了正增长,而钦州市、桂林市和来宾市等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下滑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除钦州市外,2016 年其他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4]均低于 80%,其中南宁市、柳州市和贺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 75.18%、68.50%和 68.35%;其他地级市该比率均未超过 50%,其中梧州市仅为 12.72%,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赖度较低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情况看,广西自治区下辖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其支出的覆盖程度尚可,除来宾市和贵港市外,其他地级市2016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均在 80%以上;来宾市和贵港市 2016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分别为 77.43%和58.0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其支出的覆盖程度相对欠佳从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房地产投资情况来看,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得到释放,广西自治区大部分地级市 2016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贵港市和贺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分别为 55.70%和 54.80%;仅梧州市和来宾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为负增长,主要是受库存量大、人口较少等因素影响。
从绝对量来看,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分别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854.00 亿元、344.79 亿元、280.72 亿元和 176.31 亿元,占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 35.61%、14.38%、11.71%和 7.35%;其他地区房地产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其中贺州市仅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1.47 亿元从房地产投资增速变动情况看,由于广西自治区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回升,大部分地级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贵港市和桂林市 2016 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增幅较大,同比分别提高 71.20 个百分点和 58.10 个百分点;北海市、玉林市、贺州市和钦州市等地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提高 30 个百分点以上;南宁市因房地产投资额基数较大,增速较上年提升 10.90 个百分点;百色市和来宾市则分别同比下降 22.30 个百分点和 45.70 个百分点从商品房销售情况看,南宁市 2016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327.53 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居广西自治区第 1 位;桂林市和柳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 439.36 万平方米和 412.89 万平方米,分列全区第 2、3 位;贺州市和河池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不超过 100 万平方米,居各地级市末位。
从增速来看,除来宾市、钦州市和梧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为负值外,其他各地级市增速均在 9%以上,其中南宁市、贵港市、柳州市和桂林市增速超过 20%,分别为 32.66%、25.40%、22.60%和18.80%根据公开资料,2016 年南宁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886.77 元/平方米,是广西自治区房价最高的城市;柳州市以均价 6669.09 元/平方米位于全区第 2 位,其他各市商品房均价均不足 5000 元/平方米三、广西自治区及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一)广西自治区债务状况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和公益性项目的持续投入,近三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性债务持续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偏低水平但得益于中央财政的持续支持,全区债务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债务限额方面,2016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债务限额为 4805.80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2854.60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1951.20 亿元2017年,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进一步增至 5312.80 亿元截至 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政府债务余额为 4566.63亿元,债务规模处于全国各省市中等水平,未达到财政部核准的政府债务限额。
其中,一般债务 2673.15 亿元,专项债务 1893.48 亿元分层级来看,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941.14 亿元,占全区政府债务余额的比例为 20.61%;市级政府债务 3625.49 亿元,占比 79.39%,其中市本级政府债务占全区政府债务余额的比例为 67.34%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2.93 倍,位列全国各省市第 6 位,处于较高水平2016 年以来,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在全国各省市处于中等水平2016 年,广西自治区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39.57 亿元,其中公开发行 1211.00 亿元,定向发行228.57 亿元按债券期限划分,3 年期发行规模为 143.41亿元,5 年期发行规模为 535.98 亿元,7 年期发行规模为451.82 亿元,10 年期发行规模为 308.35 亿元2017 年前三季度,广西自治区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1478.28 亿元,其中公开发行规模为 1368.00 亿元,定向发行规模为110.28 亿元按债券类别分,一般债券发行规模为 872.12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为 606.16 亿元。
按发行期限分,3年期发行规模为 215.56 亿元,5 年期发行规模为 490.22 亿元,7 年期发行规模为 509.00 亿元,10 年期发行规模为263.50 亿元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存量余额为 3839.84 亿元,是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占 2017 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债务限额的 72.28%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看,广西自治区 5 年期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 3.81%,低于同期限各省市 5 年期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85%)0.04 个百分点 (二)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2016 年末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合计占市级政府债务余额的比例为 54.91%;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6年末来宾市、北海市、贺州市、钦州市、南宁市、百色市和柳州市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大从政府债务规模看,广西自治区下辖 14 市[6]中,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因基建投入较大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2016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1007.41 亿元、490.74 亿元和 354.86 亿元,排名前三,合计占市级政府债务余额的比例为 54.91%;其他各地级市政府债务规模均在 300 亿元以下。
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地方政府债务均不能完全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所覆盖其中,2016 年末来宾市、北海市、贺州市、钦州市、南宁市、百色市和柳州市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大,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 300%;其次为崇左市、桂林市、防城港市和河池市,该比率在 200%300%之间;其余各地级市该比率均处于 100%200% 之间广西自治区已发行一定规模的城投债,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全区城投债偿付压力适中;下辖各地级市中,除柳州市、钦州市和来宾市外,其他地级市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小,其中贵港市和崇左市尚未发行城投债从城投债存续规模看,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广西自治区城投债存续数量 196 支,存续余额 1654.20 亿元、位列全国各省市第 19 位,较上年上升 1 位从债券品种看,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公司债、定向工具和短期融资券,其中中期票据和企业债余额最大,2017 年 9 月末二者合计为876.00 亿元,占广西自治区城投债存续余额的 52.96%以城投债存续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7 年9 月末广西自治区城投债存续余额是其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1.06 倍,较上年有所上升,但城投债偿付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内。
从存续期城投债的地区分布情况看,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区本级、柳州市和南宁市存续期债券余额分别为 880.80 亿元、339.50 亿元和 150.70 亿元,占全区存续债券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53.73%、20.52%和 9.11%;钦州市、来宾市和桂林市城投债余额分别为 89.60 亿元、52.30亿元和 49.50 亿元;其他各地级市存续期债券余额均在20.00 亿元左右及以下,其中玉林市存续债券余额为 4.80 亿元,贵港市和崇左市未发行过城投债从下辖地级市城投债偿付压力来看,自治区本级、柳州市、钦州市和来宾市城投债偿付压力较大,2017 年 9 月末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过当地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100%,分别为 2.78倍、2.13 倍、1.81 倍和 1.72 倍;其他地级市该比例均低于50%,其中玉林市该比例为 4.58%,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小广西自治区城投债到期需偿还债务额主要分布在 20182022 年,到期城投债存续规模分别为 289.90 亿元、294.00亿元、310.40 亿元、300.80 亿元和 228.50 亿元从城投债到期的地区分布来,区本级 2018-2021 年到期城投债务额分别为 196.90 亿元、145.70 亿元、174.50 亿元和 142.20 亿元;柳州市 2019-2022 年债务相对较为集中,到期城投债务额合计 245.30 亿元,占总余额的 72.25%;南宁市 2019-2021 年集中偿付压力较大。
此外,其他各市城投债期限结构分布相对均匀,到期债务规模较小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看,根据 Wind 统计数据,截至 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 9193.82 亿元,位列全国各省市第11 位2016 年末广西自治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5.91 倍,处于全国各省市相对较高水平广西自治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区本级、柳州市和南宁市,2016 年末分别为 6082.08 亿元、1333.16 亿元和 836.78 亿元;其次为钦州市、桂林市和来宾市,分别为 227.85 亿元、227.49 亿元和 143.72 亿元;其他各地级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均低于 100 亿元以广西自治区各地级市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柳州市、来宾市和钦州市 2016 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分别是当地 2016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8.38 倍、4.74倍和 4.60 倍紧随其后的是南宁市和桂林市,带息债务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1 倍以上其他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能完全覆盖城投企业带息债务[1]指 31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2 个省(不含台湾) ,5 个自治区和 4 个直辖市,下同。
[2]公开渠道未获得防城港市、贵港市、河池市、柳州市和梧州市 2016 年末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数据,其中贵港市、河池市、柳州市和梧州市数据以 2016 年末市本级债务余额数据替代;防城港市数据以2016 年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数据替代[3]崇左市 2014-2015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数据未从公开资料获得[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5]崇左市 2015-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数据未从公开资料获得[6]公开渠道未获得防城港市、贵港市、河池市、柳州市和梧州市2016 年末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数据,其中贵港市、河池市、柳州市和梧州市数据以 2016 年末市本级债务余额数据替代;防城港市数据以 2016 年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数据替代[7]统计时剔除区本级城投债[8]下图中 2017*指的是2017 年 10-12 月[9]统计时剔除区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作者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邵一静郝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