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简介(精品).doc
9页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简介第二语教学法流派n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Ø 语法——翻译法 Ø 直接法 Ø 听说法 Ø 认知法 Ø 功能法 (交际法)Ø 1、语法翻译法Ø ⑴产生背景Ø ⑵基本特点Ø ⑶分析评价Ø ⑷应用提示Ø ⑴产生背景Ø 发展线索Ø 古代拉丁语的教学——中世纪的古典语言教学,16世纪开始现代语言取代拉丁语,到18世纪末,现代语言(英语、法语)已经进入教育主流Ø 代表人物Ø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Ollendorff)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总结,使之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Ø 普洛茨(1819-1881)推行语法翻译法教学的重要人物(教师)Ø 相关理论: 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n ⑵基本特点n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n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采用演绎的方法;n 词汇的选择由内容决定,对译生词表;n 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教学手段;n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名著n ⑶分析评价n 积极方面:n 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n 注重语法规则;n 注重阅读,注重语料的规范性。
n 局限:n 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语言运用;n 过分依赖母语;n 教学方式单一;n 忽视听说训练n ⑷应用提示n 两个基本点:n ①以启发学生的目的语认知为出发点;n ②根据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等选取合适的方式n 在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容易陷入过多使用母语或媒介语的误区,而作为一个第二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说目的语,则永远不会多余!n 2、直接法(自然法)n ⑴产生背景n ⑵相关理论n ⑶基本原则n ⑷训练方法n ⑸分析评价n 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重视形式语法n ⑴产生背景n 语言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尝试,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F.Gouin)(或称戈恩)创造“序列教学法”n 德国教育家贝力子(M.D.Berlitz)一生主要在美国,因创建贝力子外语学院采用直接法而闻名n ⑵相关理论n 语言学n 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为直接法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学的基础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公布了国际音标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原则n 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n 理念:在语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感觉而不是思维,注重联想,形象化的作用,通过感觉学习并认为最强的感觉是由声音引起的。
n ⑶基本原则n 直接联系:客观事物与第二语言教学直接联系n 以模仿为主: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灌输感性认识,再归纳n 以口语为基础:从听说入门,重视语音教学n 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n 教授当代通用语言n ⑷训练方法n 实物法(名词类)n 动作启发法(表演法)n 环境制造(情景再现)n 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n 词语拓展法n ⑸分析评价n 积极方面:重视活的语言,重视实用性;尝试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联系;教法生动活泼;为母语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方式n 局限:推广受到限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技巧;教学条件有要求;小班授课效果较好;完全排斥母语,有时“舍近求远”甚至于完全误导;过渡搬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忽视成人的特点n 3、听说法(句型法)n ⑴背景及特点n 1920-1935年美国积极试验,以求解决教学法问题n “现代外语教学研究”1923-1927n 1942年美国军队特别培养计划(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 )ASTP.1943年大学参与,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萨丕尔、博厄斯n 特点: 时代需要,学科基础形成,政府组织得力n ⑵理论基础n 结构主义语言学n 行为主义心理学n ⑶教学原则n 1)听说领先,口语第一位,书面语第二位,读写为辅;n 2)反复操练,模仿、重复、记忆成为习惯;n 3)以句型为中心;n 4)排斥限制使用母语;n 5)通过语言对比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n 6)严格纠错;n 7)现代化的手段的运用;n 代表教材《英语900句》n ★应用示例:n 短期班教学《汉语301句》n 教学启示:n 词语---句型---会话n 听----读----说的基本步骤n 句型三步曲:带读—诵读—回忆并复述n 生词三步曲:句型前—句型中—句型后n 交际三步曲:熟悉会话—设计会话—角色表演n (4)评价n 积极方面:n 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更具有科学性;n 改革为主流,但一定程度上避免片面性;n 主张对比分析确定难点,注重科学性安排教学内容。
n 欠缺:n 过分强调机械性训练,难以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n 过分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内容和意义;n 过分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n 4、认知法n ⑴基本特征n 在理解语料、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活用语言;教育学原则是以学习者为外语教学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语言n ⑵理论基础n 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语言知识是由什么构成的?” 语言不是刺激反应形成的习惯,而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出语言知识不同于语言行为n 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27年提出“发生认识论”美国布鲁纳在60年代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他最早把皮亚杰的著作介绍给心理语言学界的学者 布鲁纳:只有有意义的学习才是认知学习,即对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原理、规则)理解,了解内在联系,才能使学生长久记忆和掌握,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所学对象的规则和原理 美国卡鲁尔第一个指出认知理论在语言教学上的特性他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靠意义学习,是通过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法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n ⑶)基本原则(特点)n ① 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语言能力”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体系主张有意识、有组织地练习,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n ②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毅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教学应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n ③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则,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帮助学习者把新语言材料和他们本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讲解约占教学活动的20%反对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提倡有意义的练习n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语文结合,互相促进语音教学适可而止,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n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加深理解通过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允许必要的适当的翻译n ⑥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不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对影响交际的错误要加以纠正,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认为语言习得就是对错误的转换、假设、求证的一个过程n ⑦广泛运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n 认知法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n (1)语言理解n (2)语言能力n (3)语言运用/行为n (1)语言理解n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
n 通过启发学生的旧知带动新知,掌握语法规则n 训练方式:多项选择 填空练习n (2)语言能力n 认为人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外语的语言能力是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获得的,强调多做表达思想感情的练习,反对无意义的机械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则,运用规则n (3)语言运用/行为n 这一阶段培养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真实的交际能力n 练习形式: 多种练习的交谈、话题讨论、叙述口头作文和专题发言、论述、作文n ⑷评价n 在现代外语教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两大教学法体系的对立,对立的两派长期争论共存,随着时代的需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来回摇摆60年代发展成为认知法(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和听说法的对立认知法吸收了两派的某些优点,做出了平衡、调和的努力,但它还是更接近语法—翻译法n 认知法对外语教学的最大贡献是把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首先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主要是成年人在本国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及规律)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n 5.交际法(功能法)n (1)纲领性文件n (2)相关理论与概念n (3)交际法的特点n (4)评价与反思n ⑴纲领性文件n 1971年欧洲共同体文化合作委员会讨论制定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大纲;n 1975年完成了欧洲主要语言的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入门阶段》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大纲《初阶》;n 1976年威尔金斯完成了《意念大纲》。
n 以上的成果为交际法奠定了基础,交际法成为当前影响最大的教学法流派n ⑵相关理论及概念n ①社会语言学n 联系社会的因素的作用来研究语言的结构n ②交际能力n 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对交际能力进行了阐释:n ③系统功能语法理论n 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语言能做什么?n ④功能与意念n ⑶交际法的特点n ①功能和意念为纲;n ②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n ③教学过程交际化;n ④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n ⑤对错误比较宽容;n ⑥循环递进的教材结构、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n ⑦学以致用、注意因材施教n ⑷评价与反思 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和教学,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交际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带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教材如《跟我学》、《新概念》n 它的改进是革命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各个环节都贯彻,重视交际能力并科学系统地去实施这个目标n 局限与难题: 科学地对功能意念项目确定、分类并排序,还有待解决; 语言功能和结构不对应,难以协调; 交际法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不利于语法知识的掌握; 课堂教学交际化难以实现; 其“允许犯错误”的原则容易走极端。
n 启示: 对新的理论方法,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是积极地关注它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感受考察、吸收它的新思路;同时也应冷静地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判断它的优缺点 .《说什么和怎么说?》表达方式说明请(你、您)…… 到这儿来一下 给我看一看 帮个忙 倒杯水 把门关上 把灯打开日常对话中常用,在左边的句子之后还可以说: 怎么样 可以吗 行吗 好吗 好不好劳驾对不起请问麻烦您+请求别人办的事较多用于对陌生人或者关系不密切的人.说过之后还可以说: 打扰了 谢谢 给您添麻烦了请您 说得慢一点 再说一遍 别说得太快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时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