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 课后作业21.doc
10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二十一二十一))(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2011·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解析】 A 项 c 点 v正最大,但随后 v正逐渐减小,并非保持不变,故 c 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B 项 a 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 b 点的浓度;C 项反应初始阶段,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项由于 b~c 段 v正大于 a~b 段,故 b~c段 SO2的转化率大于 a~b 段答案】 D2.对于可逆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c4NOc4NH3·c5O2B.当 v正(NH3∶v正(NO=1∶1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若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 n(NH3∶n(O2=5∶4D.反应达到平衡后,恒容条件下只调节 NH3和 NO 的量,可保持原平衡状态【解析】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和反应的特点知 H2O(g也应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即 K=,A 错。
根据 K 的表达式(NH3和 NO 的幂指数c4NO·c6H2Oc4NH3·c5O2相同可知选项 D 是正确的选项 B 中的关系式在任何时刻都成立,B 错选项C 中起始投入的 n(NH3∶n(O2应为 4∶5,C 错答案】 D3.T ℃时在 2 L 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X、Y、Z 的浓度变化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B.反应进行的前 3 min 内,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 mol/(L·min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增大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 K=c2Zc3X·cY【解析】 根据图 1 可得选项 A 正确;B 选项,v(X=0.1 mol/(L·min,故不正确;由图 2 知 T2>T1,且温度升高 Y 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选项 C 正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数表达式D 正确。
答案】 B4.t ℃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 X、Y、Z、W 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c2YcZ·cW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增大D.增加 X 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解析】 首先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推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平衡体系中 Y 是生成物且是气体,Z 和 W 是反应物且也是气体,X 未计入平衡常数中,说明 X 是固体或液体,但不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由此可知选项A 正确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不移动,但由于体积变小,因此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选项 B 错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因此选项 C 也错由于 X 未计入平衡常数中,X 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状态,选项 D 也错答案】 A5.(2010·安徽高考改编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 ΔHt1: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mol·L-1·min-10.40t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 n(CO2=0.40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 和 H2O 转化率均增大D.温度升高至 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 A 项,反应到 t1 min 时消耗的 CO 为 0.40 mol,则生成的 H2也为 0.40 mol,则用 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B 项,由于 CO、H2O 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向容0.402t10.20t1器中充入 1.20 mol CO、0.60 mol H2O 与充入 0.60 mol CO、1.20 mol H2O 反应的结果是相同的,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均为 0.40 mol;C 项,向平衡体系中充入H2O(g,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但由于 H2O 的总量增加,本身的转化率下降;D 项,7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温度升高到 800 ℃时 K 变为0.64,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B10.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 O2结合生成 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 的浓度达到 HbO2浓度的 0.02 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 与 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 K=cO2·cHbCOcCO·cHbO2B.人体吸入的 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O2越少C.当吸入的 CO 与 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0.02 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 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解析】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O2·cHbCOcCO·cHbO2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吸入 CO 越多,平衡越向右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O2越少;把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则平衡向左移动,释放出 CO,故可解毒,A、B、D 均正确C 项,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人智力受损时:220=×0.02,即cO2cCO=,故 C 项错误cCOcO20.02220【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11.(12 分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1有人认为:该研究可以提高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在某温度时,K=0.4①若出现下列状态,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以达到平衡状态(在后面空白处填“向左进行” 、 “向右进行”或“已经达平衡状态”a.c(N2=c(H2=1 mol·L-1,c(NH3=0.5 mol·L-1,________可以达到平衡b.c(N2=0.3 mol·L-1,c(H2=0.1 mol·L-1,c(NH3=0.03 mol·L-1,________可以达到平衡②若该反应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K 为 0.2,则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解析】 (1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即不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2①a.==0.25K,故反应向左进行,可以达到平衡0.0320.3 × 0.13②升高温度再达到化学平衡时,K=0.2T1,平衡时,T1温度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大,说明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则 T1时平衡常数较大,③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④从 T1到 T2,平衡左移,n(H2/n(CH3OH增大。
2由三段式:,CO2,+,3H2, ,CH3OH,+,H2O,起始量(mol,1,,3,,0,,0,转化量(mol,α,,3α,,α,,α,平衡量(mol,1-α,,3-3α,,α,,α)根据密闭恒容容器中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1-α+3-3α+α+α/(1+3=2-α2【答案】 (1③④ (22-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