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2.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15725942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2 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点工作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开展的优先项阳城县90%的人口是乡村人口,90%的地域是乡村地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重关重要为此,我围绕阳城如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情况与问题 阳城县辖10镇7乡,426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总耕地54.6万亩户籍人口383518人,其中乡村户数141447户、乡村人口数317490人全县基层党组织1291个,党员25792名,其中农村党组织547个,农村党员14609人,分别占比42.4%、56.7%xx年,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518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862万元,占比仅为5.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9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高于山西10082元13.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12363元7.1个百分点总体上而言,阳城县乡村面积大、人口多,但一产经济体量小、农民收入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农业、农村、农民是重点、是难点、是短板。

      经调研,发现阳城县乡村存在六个突出问题:一是人口流失人口呈现出向县城所在地(凤城镇)、向各乡镇镇区所在村、向经济条件较好村、向交通干线沿线村集聚的现象,导致遥远乡村人口流失,出现一大批 “空心村”,特别是三四百口人以下的村庄,平时只剩下一二十口人像我所包的牛心温村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二是土地撂荒乡村青壮年根本上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靠外出打工、煤矿企业上班、经商等获得收入多数乡村留下中老年和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农地耕作劳动力的缺失导致遥远乡村土地撂荒现象突出像横河、蟒河、东冶、董封乡镇等一些自然庄虽然依旧有户籍人口,但其实已经人去村空,抛荒地已飞籽成林同时,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现代科技手段,耕地面源污染也较为突出三是产业空虚一方面,去年之前,全县80%以上的村没有集体收入,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或各类拨款维持村级组织的运转另一方面,农业效益低下除蚕桑对寺头、次营、芹池以及小米对驾岭等局部乡镇局部农民有带动致富效益外,其余的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带富效益不明显75%以上耕地以种植玉米等大田农作物为主,农业种植副业化突出四是治理乏力农村支部书记中,55岁以上有109人,领头雁年龄大,学历低,翅膀软,创业劲头缺乏,带富能力不强,治理方法乏力。

      农村党员中除去老弱病残和支村“两委”中的党员,其余很多在外打工或居住,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一些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信访矛盾突出一些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纠正 “四风”不彻底,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反弹回潮的势头和现象一些好的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没落,乡村凝聚力下降五是设施农村环境脏乱差脏问题还比拟突出水电路气房讯等根底设施还不够便捷网络、无线信号、银行网点、购物、健身休闲等公共效劳设施还不够建全物流梗阻现象突出,影响了“互联网+农业”的实效六是人才缺乏大学生读书毕业,很少再回到农村村里一些能人走出去经商、创业,很少再回到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县城或集镇购房置业,很少再回到农村大量农村的人、财、物形成一个“抽水机”模式,都单向流向了城市 二、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就业增收、富民强县”为核心,实施“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开展战略,在谋划推动乡村振兴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按照时间顺序,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提出“农业突出抓蚕桑”的开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根底上,发挥蚕桑产业的传统优势,不断加大对蚕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行直补政策,大力推广省力化新技术,蚕桑产业链条拉长、效益增长。

      2.5~3万户农户、6~7万农民稳定增收 二是推进以旅游为导向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1+4”大县城建设,将田园城市的范围扩大到凤城、西河、演礼、白桑四个乡镇,让县城的风貌向田园靠近,让县城周边的乡村向城市聚拢,构建城田相融、山水相映、产业相生、人城相宜的现代田园划定美丽乡村建设四大片区,实施了宜居示范、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完善提质四大工程,保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民风民俗 三是主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新建了一批农业创意园区、特色小镇和特色农业村,开展各类观光园圃及大地景观15000多亩,建成了串联5个乡镇的磨董乡村旅游专线,财政每户补助1万元,扶持开展农家乐1600多户,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是启动了六大圆梦方案围绕“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信息、古城”六个方面,加大民生投入,落实民生政策,办好民生实事特别是集中供气惠及11个乡镇13.2万户居民,集中供热让“一城七镇”的22万人实现温馨取暖,更多乡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五是实施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积极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提出打造“悠然阳城、康养胜地”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确立“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 ”开展战略,制定“五十百千万”旅游振兴方案,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推动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纪念品,让“种农田”变为“卖风光”、“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

      特别是南部山区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偏远乡村再现生机和活力,像横河镇集中连片农家乐、董封乡东哄哄村“金月花溪”等工程就是典型例证 三、思考与打算 党的十九大不仅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指明了总要求和具体路径结合县情实际,阳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开展,必须坚持“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开展战略,统筹用好各方力量,抓住关键进行突破,锁定目标不断前行 (一)统筹好三方力量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主体既有村庄本身,也有乡镇一级,还有城镇城市; 既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也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一是搭建有形之手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县乡两级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协调解决各种重大问题特别是要从科学规划的角度优化乡村布局,不能脱离城镇化的大背景,不可能让全县所有村庄都振兴,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下村庄出现的分化,依靠有资源、有活力、有希望的村庄,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南部遥远山区一些条件不具备、人口流失的空心村应退宅还田还林、恢复生态,或采用整体租赁、入股等方式开展乡村旅游等农字号部门和单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开展,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三条底线”的根底上,加强组织管理效劳,稳固和完善农村根本经营制度,为推进农村改革做好制度设计和根底工作。

      二是用好无形之手从适应市场经济开展要求进行谋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在投资、管理、效劳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来做比方,“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再延长30年”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提供了保证,要把经营权更多地交给市场,依靠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三是拓展社会之手探索政府购置效劳和促进行业联合新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发动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形成有个人参与、家庭参与、企业单位参与、事业单位参与、党政机关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体系,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范围内作出重要奉献,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比方,依托供销联社或其他组织成立新的农业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推动农业成为“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 (二)解决好四大问题一是“人才怎么来”的问题实施“乡村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基层农村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专门队伍; 实施“农村人才回流 ”方案,引导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乡、科技员下乡,开展功能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增收富民产业二是“地权怎么确”的问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解决农业公园、特色小镇、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等工程用地问题,促进工程落地快、见效快。

      三是“资金怎么用”的问题用足用活上级扶持资金,科学设立县级专项资金,并努力整合涉农资金、融通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树立“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和村集体及村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其他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效劳乡村振兴特别是通过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改变分散建设和重复补助,以工程整合促进资金整合,集中财力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四是“方向怎么定”的问题推进乡村多功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开展,对乡村进行分类,明确未来开展定位,宜粮那么粮、宜经那么经、宜草那么草、宜林那么林、宜退那么退、宜居那么居在凤城、芹池、河北等农作物播种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粮食主产区,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开展方向,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标准流转,引导开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规模效益在演礼、固隆、次营、驾岭等农产品生产区,把特色农业做强做亮,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开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在横河、董封等不适宜开展粮食生产和不适宜开展农业产业的区域,有方案有步骤地退出农业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三)聚焦于五个方面一是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根本突出“有”利用国家、省、市促进产业开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遇,调动广阔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开展旺盛活力省农业厅关建勋厅长在十九大后提出,山西要开展特色产业,“继续实施杂粮、鲜干果、蔬菜、中药材、饲草作物五大替代玉米行动”“打造晋东南生猪产业优势区”“努力将山西特色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全国现代农业开展重要品牌”等,这些无疑为阳城开展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具体的方向突出“新”结合农村实际,研究开展农村现代产业新业态,深入推进光伏发电等工程,加快与互联网结合、与效劳业融合特别关注农村电商带来产业升级机遇,打造培育阳城蚕茧、小米、陈醋、高妆馍等农产品品牌,扩大网络销售,促进农产品在网上变成金山银山,用电商大数据倒推产业转型、促进农村创业、带动就地就业突出“全”农村产业的综合开展,不是单纯的农业开展,不能一直在“光种不加工、光养不加工”等这些低端的、没有附加值的老路子上走,要突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积极争取建立国家级 “融合开展先导区”突出“改”以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农业开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比方,现在由于人们担忧食品平安,对有机、绿色、功能农产品的需求就多了起来,就要针对这一卖方市场需求,开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功能农业,提供有效供应,推动产业兴旺二是抓住生态宜居这个根底必须强“保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允许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统筹山水林田的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必须变“环境”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根底设施,吸收城市建设的长处,根底设施与生活便利要充分比方,自来水、下水管道、污水处理、网络与无线信号等等,都应该与城市一样,公共效劳设施该有的都应该有,在乡村生活的品质应该与城市接近六大圆梦方案”其中五个就是这样的内容,要坚持把这些梦圆成圆好积极争取省农业厅“20XX年10个县整建制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政策,推进全县生态宜居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有“乡愁”开展“美丽庭院”创立、村庄历史挖掘、特色村标建设等,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少砍树,不填河,防止不科学的撤并村庄和粗暴的城镇化改造,让农村像农村,成为看得见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