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教学研究.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06729328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程简介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教学研究【课程简介】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考试大纲要求二.“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价值(一)“咏史怀古诗”的价值(二)教材中的咏史怀古诗分析(三)历年高考涉及的咏史怀古诗分析(四)专题编排和教学依据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征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其源流发展;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步骤体会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思路第一步咏史怀古诗知识储备(一)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源流发展(二)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涵和特征第二步咏史怀古诗的鉴赏(一)以教材中涉及的咏史怀古诗切入,初步认识其思想、艺术特征(二)内容分类及各类特征(三)艺术手法(四)鉴赏方法(五)特点归纳第三步实战演练(一)高考试题回顾(二)错误类型归纳(三)巩固强化练习五.教学建议【学习要求】1、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运用咏诗怀古诗的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理解其思想内容。

      2、能够结合具体实例,鉴赏咏诗怀古诗的艺术特色3、能够设计咏史怀古诗比较阅读,体会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很多高考诗歌鉴赏尤其是2007年的各地高考很多就选取了同主题不同体裁的咏史怀古诗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会比较鉴赏,不但对领会作者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高鉴赏能力也很有好处教师应能够设计一些诗歌比较题,引导学生找好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是不同诗人对同一事件所写的同题怀古诗,也可以是不同体裁(诗、词、曲)的咏诗怀古诗的比较4、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咏史怀古诗命题思路、方向,把握答题要领,提高教师问题诊断能力咏史怀古诗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宠儿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题来看,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答题失误却屡屡发生,得分的情况并不理想除了考生不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鉴赏的内容外,还存在答题的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在诗歌鉴赏的训练中,通过实例分析,认真分析学生的各种答题失误,诊断病因,带领学生探讨诗歌鉴赏应该注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之所在,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及答题规范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对于提高老师的提炼、梳理、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教学专题讲座伤己、感时、刺世、论史——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教学研究宋京艳(北京市丰台二中、语文高级教师)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考试大纲要求: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考生文化底蕴薄弱,鉴赏水平偏低,导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就要抓特征、明类型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悼亡诗、讽谕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歌自有其特征和规律,都能帮助我们鉴赏这里就谈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以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备考的实效性二.“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价值(一)“咏史怀古诗”的价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出现了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

      从写作目的上看,咏史怀古诗不以咏写历史本事为主,更多的是以古证今,借史言志,书写情志即诗人的写作目的不是咏史,也不是怀古,而是咏怀,咏古人而见己情,咏古事而刺现世,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在咏史怀古中,蕴含着诗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穷感慨借咏史怀古伤己、感时、刺世、论史,“咏史”与“言志”的结合,体现了世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从艺术价值上看,“诗”与“史”相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达到了高度统一从艺术手法上看,“古”与“今”相结合,多维时空组合所以手法多样,如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由于常常是临古迹吊古事,所以触景生情更是常常用到可见,咏史怀古诗既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又给人以历史的深邃感和凝重感,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能在简短中给我们无限的哲思,认真研究对写作和认识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究另外,咏史怀古诗既然是以历史为情感的载体,起点在古,而落点在今,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解读咏史怀古诗来了解诗人、走近诗人、解读诗人二)教材中的咏史怀古诗分析人教版和苏教版必修、选修教材及读本近年来都收录了很多咏史怀古诗词。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杜甫《咏怀古迹》、《蜀相》,李商隐的《马嵬》、江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教材主要选录了咏史怀古诗达到鼎盛时的唐、宋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有诗有词,或抒发感慨、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或发兴亡之叹,选材比较全面,但也比较庞杂,在体例编排上较随意零乱,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咏史怀古诗有效的鉴赏体系,不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较为困难基于此,很有必要重新对咏史怀古诗重新梳理三)历年高考涉及的咏史怀古诗分析恢复高考后的1985年,“诗歌”以知识型客观题的形式正式进入全国语文试卷,1990年“诗歌”则以能力型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出现,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开始以主观表述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识记到理解到鉴赏,诗歌鉴赏的难度在不断增加除了1999、2000、2001三年的全国卷是现代诗歌鉴赏外,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都是选取古典诗词,具有鉴赏层级的1990年高考诗歌,始一亮相就是一首文天祥的咏史怀古诗《念奴娇》,自此,咏史怀古诗不断进入到高考语文试卷中。

      从1990年至今,考过的咏史怀古诗有:[1990年]元文天祥《念奴娇》[1996年•全国]元代阿鲁威《蟾宫曲》[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宋辛弃疾《摸鱼儿》[2004年青海卷(全国IIII)]五代•欧阳炯《江城子》[2005年•天津)]南宋汪元量《湖州歌(其六)》[2007(全国卷I)]宋朝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007(浙江卷)]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的《人月圆》、元人赵善庆的《[中吕]山坡羊·燕子》三首诗、词、曲不同体裁的咏史怀古诗作比较[2007(湖北卷)]唐朝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比较[2007(江西卷)]晚唐诗人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比较[2008(江苏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2009(重庆卷)]清代孔尚任的《【折桂令】问秦淮》[2009(安徽卷)]元代舒的《小重山·端午》在历届高考中,咏史怀古诗虽然不如“写景抒情”诗出现的频率高,但时间上跨度大,唐、宋、元、清时期的作品都有,体裁上涉及诗、词、曲,有代表作家的作品,也有普通作家的作品,内容上伤己、感时、刺世、论史也各有侧重,作为古典诗歌作品中的一类诗歌,咏史怀古诗自有它的个性特征和规律,如不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学生很难辨识,更不要说是鉴赏。

      而且一旦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混淆,鉴赏就会失去思路、方向和要领,更不得法四)专题编排和教学依据选材上,既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又要看到咏史怀古诗伤己、感时、刺世、论史等各种类型,即源流发展的脉络和思想内容的类别兼顾;同时既要看到其思想内容的类别,还要兼顾其艺术手法的多样在以上基础上,编排体例上力图将单篇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勾连,进行“类”的总结提升,构建“咏史怀古诗”的知识能力模块,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授人以渔专题编排力争达到体系完整、线索清晰、环节分明,从而让学生能够快捷有效地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同时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教学上,在思考领悟课内咏史怀古诗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让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征,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源流发展;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并能运用到实践中,适当联系高考总之,本专题教学要做到“承前(课内)启后(高考)”,同时盘点历代咏史怀古诗的佳作,既瞄准高考,又提升素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征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其源流发展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步骤体会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思路第一步咏史怀古诗知识储备(一)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源流发展: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诗骚中已见一些关于咏史怀古的内容,但与真正的咏史怀古诗还有差别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此诗写的是汉文帝时期缇萦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写法上,“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以叙述本事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议论,整首诗写得“质木无文”这首诗不仅开启了中国诗歌史上咏史一体的先河,是后世咏史之作的滥觞;而且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贺的浪漫主义传统,又学习了杜甫的现实主义手法,故其咏史诗中咏史与抒情相结合,对后世咏史诗影响很大,《贾生》、《马嵬》诗中有充分体现,其咏史诗往往以眼光的敏锐、思考的深入历来备受推崇另,章碣的《焚书坑》、杜牧的《题乌江亭》、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要了解历代咏诗怀古诗各个时期具体的源流发展(从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及其艺术特征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相关资源”)二)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涵和特征怀古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所以,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二者的共同特征:都以古人、古物、古事、古地等为描写对象,即都是以历史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