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名医名方.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0856532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名医名方1、柴胡解毒汤(主治肝炎)[组成] 柴胡10克,黄苓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庄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证见□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披语]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黄苓也 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茵陈蒿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 则为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2、柴胡鳖甲汤(主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成] 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 茜草9克,土元6克[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具体煎药方法可采用:头煎5分钟、二煎15分钟、三煎50分钟这样可避免因久煎破坏柴胡的疏肝调气作用,又可避免因煎药时间短暂而熬不出补益中药的 有效成分之缺陷庄治] 慢性肝炎晩期,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而证见肝脾肿大疼痛,夜间加重,腹胀,□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 弦而细者[按语] 病至肝炎晩期,正气衰惫,毒邪式微,疾病的关键已不是毒邪,而是正虚(这里是指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

      因此,治疗的重点已由解毒为主变为以扶正和软坚活血为主,正如仲景 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灵活地因证而异的“柴胡解毒系列方药”的运用,不仅对诊治肝 病极有价值,而且对指导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的意义3、变通大柴胡汤(主治胆囊炎、胆石症)[组成]柴胡18克,大黄9克,白芍9克,枳实9克,黄苓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用法]日1-2齐0,水煎分服庄治] 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披语]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有解热、抗菌、抗炎、得胆、护肝、镇痛等作用;大黄亦有很强的解热、抗菌、抗炎、利胆等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抗炎等作用;有险、 黄苓均有利胆、挤菌作用,故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 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由于本方多苦寒之品,故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临证当辨病 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刘渡舟简介 辽宁营□人,生于1917年1932年拜当地名医为师学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华全国 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验俱丰,擅治肝病、肾病、心病。

      柴胡解毒汤 系列”治疗肝炎重症、澳抗阳性转阴,早期肝硬化等功效颇著在群众中享有盛誉骨质增生治方(关幼波) 骨痹汤[组成] 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加减:本方多年来用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胁痛、顽固性头痛以及痹证疼痛等病 证若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克、姜黄10克;气虚者加生黄芪15-30克;疼痛剧烈者加桃仁10克, 红花10克腰椎骨质增生,加川续断30克,桑寄生30克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 因方中白芍用量较大,脾弱者服药后会出现便溏甚至脾泻,此时可加入白术或苍术10-15克以健脾祛湿[用法] 水煎用,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二次服用[主治] 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按语]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中医亦称之为“骨痹”颈椎骨质增生症见:颈项强痛,转侧不便,牵及单侧或双侧肩及上肢疼痛、麻木,并可引起头晕、心悸、 恶心,甚至颈项强痛不能平卧等腰椎骨质增生主要症状是,腰痛、活动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 肢疼痛、麻木足跟骨质增生主要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足跟疼痛,不能落地行走,清晨起床下地时疼痛 加剧,足跟下如踏有硬物感。

      骨痹”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偶可见到病因是人到中年后,肝肾开 始虚衰,气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动量减少,气血有所不周,加之外受寒邪湿多,客于骨髓,发而为痹劳 伤筋骨者,肝肾自伤,因此,越是青壮年时期运动量大的人和干重体力劳动的人,进入中老年后如不坚持 活动,越容易患此病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方(关幼波)养血平肝汤[组成] 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加减: 血脉壅滞 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 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 加川断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干者,加北沙参30克、石斛1 0克,以滋养阴液[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主治] 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按语] 关老擅治肝病,对内科疑难病证也有独到认识,为当代临床大家本方养血平肝、散风止痛,标本兼施,颇为平和,为治顽固性头痛之良方。

      肝炎恢复期治方(关幼波)滋补肝肾丸[组成] 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或作蜜膏,每服一匙(10克),日服三 次庄治] 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按语] 乙癸同源,肝肾相关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之则萎病理上,子病及母、肝病累肾,则肝肾同病,阴血耗伤所以,肝病日久,不能一味治肝,还应补肾;肝肾同治,水旺木荣,方有利于肝病的恢复,防止迁延性、慢性肝炎的发生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谓也肝炎后肝脂肪性变(关幼波)青碧散[组成] 青黛10克(包)明矾3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5克,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 丹参12克,泽兰12克,六一散15克(包)加减:若见有肝热,头晕目眩(血压常波动或一直偏高者), 属于实证者加苦丁茶、生槐米;血压显著各高并伴有头痛者,加生石膏;若属大肠湿热,大便粘滞不畅者, 加川军、瓜蒌、白头翁、秦皮、焦四仙;若见明显乏力,动则气短汗出,面肢浮肿,证属脾虚气弱者,加 葛根、党参、苍术、玉米须、泽泻;若见失眠,腰膝酸软,劳累后肝区疼痛加重,证属阴虚血亏者,加何 首乌、黄精、枸杞子等。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共研细末,装一号胶囊,每次饭后服一粒,每日 2-3次[主治]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临床以肝炎恢复期由于过度强调营养所致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 食欲亢进,仍极度疲乏,不耐劳作,大便不调(次数多、不成形、不畅通,)舌质暗,苔白,脉沉滑为特征C[按语]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系肝炎后脂肪代谢紊乱、中性脂肪在肝细胸内堆积而成检查:肝脏可增大血清胆固醇多数偏高,谷内转氨酶和麝浊均呈轻度或中度增高关老在中医所谓:“肥人多湿”“体胖多 痰”的启发下,结合患者苔白腻,舌质暗,脉弦滑等痰湿阻络之征,认为本病证属湿热凝痰、痰阻血络,从 “痰湿”论治立论新颖,用药准确,故收效满意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方(关幼波)1、健脾舒肝丸[组成] 党参12克,山药12克,炒苡米12克,陈皮12克,草蔻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其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庄治] 肝病后,胸胁胀满,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者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消化机能未完全恢复者披语]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旺盛,首乘脾土, 所以《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关老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逐步体会到,肝炎病邪, 最易伤脾,以致肝郁脾虚之证,故立调和肝脾之法,创制本方。

      验之临床,多获效验关幼波简介1913 年生于北京,16岁随父学医,29岁独立行医,迄今50余年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 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对内科杂病、儿、妇、皮肤、五等科疾患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对于危难重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对肝病的论治见解独特,疗效卓著,堪称大家高血压病治方(董建华)黄精四草汤[组成] 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豨莶草15克[用法]日一剂,水煎服[主治] 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高血压病)[按语] 本方药少功著,验 之临床多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精、夏枯草、益母草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益母草、车前草 又有良好的利尿作用,故又可通过利尿而降压董建华简介生于1918年,上海青浦人现为北京中医 药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学术委员和科委委员,并任人大常务会科教文 卫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等职董氏早年拜上海中医严二陵先生为师,得其真传,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善治内、妇杂病,尤精于外感热病和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创通降学说老年喘咳方(董建华) 加味麦味地黄汤[组成] 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10 克, 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肉桂3-6克[用法] 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两服 [主治] 老年性喘咳(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许多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 化痰、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按语] 肾主纳气,故 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本方以麦味地黄汤补肾阴;以肉桂微微生火,冀水中求火;紫石英纳气定喘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有良效 胃病治方(李寿山)1、补中消痞汤(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组成] 黄芪15克,党参15克,枳实10克,桂枝10 克, 炒白芍1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白术15克加减: 噫气矢气不畅加 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橼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 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桤子[用 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二次服[主治] 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空腹隐痛,得食 稍缓,喜暧喜按,噫气矢气,纳呆食少,□淡乏味,倦怠消瘦,便溏,舌淡脉弦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 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证[按语] 本方系由《金匮要略》枳术丸、人参汤化裁组成证之临 床,颇具效验2、和中消痞汤(各种胃炎)[组成] 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黄连3克,丹参15 克,蒲公英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

      加减:胃痛明显加元胡、香橼皮;胃中冷倍加 干姜、肉桂;灼痛□干者干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 芽等[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苦□粘,大便不畅,舌苔 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症[按语] 本方系由《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化裁而成,仅适用于寒热错杂症3、健中调胃汤(消化性溃疡、慢 性胃炎)[组成] 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陈皮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加减:胃中冷痛较重者,加良姜、毕澄茄;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