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ek 15 二审.ppt
27页请确保已经改为静音请确保已经改为静音Week 15二审二审授课教师:郑旭授课教师:郑旭 副教授副教授博客博客:第一部分:案例导引第一部分:案例导引•案例一:附带民事诉讼二审中的处理案例一:附带民事诉讼二审中的处理•某甲故意伤害某乙,被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某甲故意伤害某乙,被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后,某甲没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后,某甲没有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有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但某乙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以但某乙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以赔偿太少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对全案赔偿太少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对全案进行审查,发现一审判决中对某甲的刑事进行审查,发现一审判决中对某甲的刑事判决部分适用法律错误判决部分适用法律错误•问: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问: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案例二:二审发现一审量刑畸轻应当如何案例二:二审发现一审量刑畸轻应当如何处理处理•某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某县人某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后,人民检察院没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后,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抗诉,但是某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有提出抗诉,但是某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一审判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但是对某甲的量刑畸轻序合法,但是对某甲的量刑畸轻•问: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问: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1、不同于再审、不同于再审•2、不是必经程序、不是必经程序•3、二审法院是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二审法院是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4、二审判决裁定是生效判决裁定、二审判决裁定是生效判决裁定 •第二节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1、自诉人、被告人、自诉人、被告人•2、自诉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自诉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3、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理人•二、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二、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三、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三、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求后5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且答复请求人•四、上诉、抗诉的理由四、上诉、抗诉的理由•上诉的理由不限上诉的理由不限•抗诉的理由:确有错误认定事实上确有抗诉的理由:确有错误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和一审违反法错误、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和一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定诉讼程序•抗诉也包括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主张抗诉也包括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主张•五、上诉、抗诉的方式五、上诉、抗诉的方式•上诉:可以使用书状或者口头方式上诉:可以使用书状或者口头方式•抗诉:抗诉书抗诉:抗诉书•六、上诉、抗诉的提出程序六、上诉、抗诉的提出程序•(一)提出上诉的程序(一)提出上诉的程序•1、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2、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二)提出抗诉的程序(二)提出抗诉的程序•必须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必须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七、撤回上诉、抗诉的处理七、撤回上诉、抗诉的处理•1、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准许、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准许•2、上诉期满后,由二审法院审查、上诉期满后,由二审法院审查•3、抗诉期内撤回,准许;期外,可以准许、抗诉期内撤回,准许;期外,可以准许•4、二审检察院不出庭的,按撤回处理、二审检察院不出庭的,按撤回处理•5、一审判决裁定生效日期、一审判决裁定生效日期•第三节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二、全面审查原则二、全面审查原则•(一)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一)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二)共同犯罪案件全案审查(二)共同犯罪案件全案审查•(三)附带民事上诉抗诉,对全案审查(三)附带民事上诉抗诉,对全案审查•(四)全面审查的内容(四)全面审查的内容•三、二审的审理方式和程序三、二审的审理方式和程序•(一)开庭审理(一)开庭审理•1、二审开庭的适用范围、二审开庭的适用范围•2、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二审法庭、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二审法庭•3、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的具体程序、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的具体程序•(二)调查讯问的审理方式(二)调查讯问的审理方式•1、合议庭阅卷、合议庭阅卷•2、讯问被告人、讯问被告人•3、听取其他当事人的意见、听取其他当事人的意见•4、听取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听取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四、二审后的处理四、二审后的处理•(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1、维持原判、维持原判•2、改判、改判•3、发回重审、发回重审•(二)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二)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1、都提出上诉、抗诉的,一并处理、都提出上诉、抗诉的,一并处理•2、附带民事部分生效后发现有错误,依审、附带民事部分生效后发现有错误,依审判监督程序判监督程序•3、刑事部分生效后发现有错误,依审判监、刑事部分生效后发现有错误,依审判监督程序,并将刑事和附带民事一并审理督程序,并将刑事和附带民事一并审理•4、增加诉讼请求或者反诉的,调解;调解、增加诉讼请求或者反诉的,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三)对自诉案件的处理(三)对自诉案件的处理•1、可以调解,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可以调解,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2、提出反诉的,告知其另行起诉、提出反诉的,告知其另行起诉•第四节第四节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特别规定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特别规定•一、死刑案件的二审审理方式一、死刑案件的二审审理方式•(一)死刑立即执行的一律开庭审理(一)死刑立即执行的一律开庭审理•(二)死缓的抗诉案件一律开庭审理(二)死缓的抗诉案件一律开庭审理•(三)死缓的上诉案件符合特定条件应当(三)死缓的上诉案件符合特定条件应当开庭审理开庭审理•二、死刑案件提出上诉、抗诉和撤回上诉二、死刑案件提出上诉、抗诉和撤回上诉•(一)提出上诉(一)提出上诉•(二)提出抗诉(二)提出抗诉•(三)撤回上诉(三)撤回上诉•三、死刑二审开庭审理前的准备三、死刑二审开庭审理前的准备•(一)合议庭对案卷材料进行审查(一)合议庭对案卷材料进行审查•(二)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或者为其指(二)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或者为其指定辩护人定辩护人•(三)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核实证据和(三)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核实证据和庭前准备庭前准备•(四)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四)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合议庭组成;准备工作;通知证人等出庭合议庭组成;准备工作;通知证人等出庭•四、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四、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1、开庭、开庭•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3、无异议的不再举证和质证、无异议的不再举证和质证•4、法庭辩论、法庭辩论•5、同案被告人、同案被告人•6、被告人的其他犯罪行为、被告人的其他犯罪行为•五、其他规定五、其他规定•(一)延期审理(一)延期审理•(二)裁判需说明理由(二)裁判需说明理由•(三)宣判和送达(三)宣判和送达•(四)人民检察院对法庭审判活动的监督(四)人民检察院对法庭审判活动的监督•第五节第五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一、上诉不加刑的概念和意义一、上诉不加刑的概念和意义•二、上诉不加刑的适用二、上诉不加刑的适用•《《高法解释高法解释》》第第257条条•第六节第六节 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一、保管一、保管•二、返还被害人二、返还被害人•三、实物必须随案移送三、实物必须随案移送•四、不宜移送的实物的处理四、不宜移送的实物的处理•五、判决生效后的处理五、判决生效后的处理•六、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处理六、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处理•七、与本案无关的财物的处理七、与本案无关的财物的处理第三部分:观点探讨第三部分:观点探讨•一、审级制度问题一、审级制度问题•二、上诉不加刑原则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