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七年级7、8、9课.docx
8页最新七年级7、8、9课温泉县呼场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课题: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课型:新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1日 主备:季琼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 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三.学法指导:注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四.知识链接: 探究活动活动主题:走近都江堰活动背景:都江堰自建成以来,一直造福成都平原,使这里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富饶的成都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出过伟大的历史奉献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活动安排:1、搜集都江堰的相关资料。
2、在班级活动中组织一次都江堰工程研讨会,分别从历史作用、科学原理、哲学启示等方面探讨都江堰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导学案.六.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抽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见学生的?高效课堂?〕2、导入新课: 讲一讲?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二〕、合作研讨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活动: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2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归纳我国冶铁技术的开展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的使用及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活动:根据教材表达,试画出都江堰防洪灌溉示意图说说其防洪灌溉的原理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1〕修建都江堰的原因:涝灾,旱灾并存〔2〕都江堰修建状况: 都江堰的位置?〔图〕 谁主持?什么时候修建? 由哪几局部主体工程组成?〔图〕 各局部发挥着怎样的功能与作用?〔系统工程〕〔3〕都江堰评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李冰功绩评价: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3、商鞅变法活动探究:阅读理解教材内容并回忆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2〕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3〕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每一改革措施的历史作用。
〔4〕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出商鞅变法的意义◆思考:?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达标测试:见高效课堂作业 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后反思立木为信,增加威望,实际是有利于推行改革今天我们去看看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状况通过对三大工程功能的了解,以及补充资料的了解, 认识到都江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感受人民的智慧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温泉县呼场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课题: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型:新授课时间:2022年10月 12日 主备:季琼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2〕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2、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三.学法指导:1、注意梳理知识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使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应用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并自学,课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前后联系四.知识链接: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导学案.六.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抽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见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测试?〕2、导入新课:阅读导入框导入〔二〕、合作研讨1、文字的演变 活动一:阅读教材并看图解参看课后“自由阅读卡〞 探究: 〔1〕什么是甲骨文?用了什么造字方法? 〔2〕甲骨文有何地位? 活动二:观察教材中?马字的演变?插图,试总结金文和大篆的字形特点 活动三:说说先秦文字演变过程各时期的顺序2、天文、历法和医学 活动一:阅读教材大小字内容,完成表格。
领域成就年代人物天文历法医学 活动二:了解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史实看教材中?记有日月食的甲骨文?的插图,试识别放大拓片的甲骨文中的“〞字 活动三:阅读教材探究:〔1〕我们祖先巧妙创造了历法想想其根据是什么?“闰月〞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至今我国民间仍然沿用24个节气来掌握农时,指导耕作2)一直沿用至今的四种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什么?是谁总结出来的?3、屈原和钟鼓之乐 活动一:〔1〕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阅读?离骚?及释文 探究:〔1〕?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2〕作品表达了屈原的什么精神? 活动二:阅读教材内容以及图片材料,了解编钟的构成和意义归纳整理】根据教材三个子目按类别列表归纳本课知识或按朝代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就达标测试:〔见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测试?〕作业:材料分析,预习下节课板书设计: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领域 人物 年代 成就 天文 历法 医学 课后反思:教师出示十二生肖的文字,激发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教师出示文字的演变过程的〔以车为例〕,要求学生归纳出文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上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史书的编写都是有根据的,这启发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梯兮,哀民生之多艰〞1〕选自屈原?离骚?2〕该诗句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温泉县呼场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课题: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型:新授课时间:2022年 月 主备: 季琼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2、难点: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学会联系2.指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知识3.加强理解,防止死记硬背四.知识链接: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导学案.六.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抽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见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测试?〕2、导入新课:阅读导入框导入。
〔二〕、合作研讨一、导入:回忆第6课和第7课内容思考: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动乱必然引起哪一领域里的大变化 二、合作探究 1、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动一:〔1〕听教师讲解?孔子?图片〔2〕阅读课前提示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探究: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主张活动二:阅读教材探究:〔1〕孔子的教育成就涉及到哪几方面内容?〔2〕完成教材“动脑筋〞 活动三:总结孔子有哪些思想和活动结合时代背景、孔子的言行及其影响,对孔子进行评价2、思想家老子活动:阅读教材并看?老子石像?探究:〔1〕说说老子的历史地位及主张、成就他生活在什么时代?当时的时代特点对他的思想主张有影响吗?〔2〕完成教材“动脑筋〞 3、百家争鸣活动一: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探究:〔1〕百家争鸣开始于何时期,鼎盛于何时期?〔2〕百家争鸣的背景是什么?〔3〕百家争鸣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4〕孟子的政治主张涉及环保意识,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发? 〔5〕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思考1.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2、列表归纳各家学派及其主张达标测试:〔见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测试?〕作业:材料分析,预习下节课板书设计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2、思想家老子3、百家争鸣课后反思: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
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对初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讲解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