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_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927849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5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迈出西欧国家联合第一步的是成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解析根据所学,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进程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欧洲共同体——1967年,A项符合题意答案A2.在交易中,法国人获得了安全保障,德国人获得了在战败以后最重要的东西……可以因此以平等的身份回到欧洲大家庭,为摆脱占领状态铺平了道路材料评述的可能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冷战开始 D.德国统一解析材料中的信息“法国人获得了安全保障”“德国……以平等的身份回到欧洲大家庭”说明法德和解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正确答案A3.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

      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美苏两极格局建立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万隆会议顺利召开D.西欧一体化的进程解析根据“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民族独立意识增强,推动了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项正确;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建立,A项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排除C项;非洲国家意识觉醒和西欧一体化的进程无关,排除D项答案B4.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中国能够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是因为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外部环境答案D5.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

      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7年它们签订了《罗马条约》,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也称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消除了六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采取共同关税通过推动自由贸易,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样促进了其六个成员国的经济中多方面合作与标准化所有的成员国经济上都有受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人口达到了1.65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者和原材料的进口者——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欧洲经济共同体追求的目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西欧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1)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建立关税同盟2)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提高了西欧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要求在政治和外交上独立自主,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抗衡苏联的经济制裁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解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然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并获得发展,故选B项。

      答案B2.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D.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据所学可知,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标志是1967年欧共体的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法德之间意见分歧的消除不符合史实,故B项排除;材料中法国与德国的会谈、交往有利于分歧的消除,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法德两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排除答案C3.1962年底,美国政府向伦敦提供导弹,要求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核力量计划,以保证只有美国“一个指头按核扳机”随后肯尼迪写信要求巴黎也像伦敦那样做,戴高乐在复信中坚持法国发展自主的核力量这反映出(  )A.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B.西方阵营出现分化C.法国坚持自主性的外交D.美欧同盟关系瓦解解析材料只是涉及美国的核力量计划,不能说明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排除A项;由“戴高乐在复信中坚持法国发展自主的核力量”,说明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故选B项;材料只是反映在核计划方面,不能由此说法国坚持自主性的外交,排除C项;材料只是法国的态度,而非整个欧洲,故排除D项。

      答案B4.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西欧(  )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D.企图摆脱北约的约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共同体不希望由于美国的参与而影响自己的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前途,即欧共体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选A项答案A5.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了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C.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D.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解析“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了德国两部分的关系”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项正确答案A6.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被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注意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共体的出现及日本的崛起,体现出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C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改革中下令解散工商业中享有特权的家族型私人垄断企业此项举措(  )A.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进一步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C.削弱了法西斯势力的经济基础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解析家族型私人垄断企业是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封建残余,日本在改革中清除封建势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B8.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日本(  )A.作为战败国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B.对外贸易过度依赖美国C.经济大国与政治小国的矛盾D.对华关系紧张尚未实现正常化解析随着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改变政治小国的形象开始成为日本努力的方向其他选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但依然是联合国的成员,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就实现正常化了,排除D项答案C9.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他们尽量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这表明(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联合国一直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第三世界崛起冲击美国霸权解析由材料“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可排除B项,选D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排除A项;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

      答案D10.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的代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会议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此次会议(  )A.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D.建立了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的会议,而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所以B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次会议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结束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11.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政治上的反帝反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选B项A项没有反映经济方面,C项表述不准确,D项与事实不符,均排除答案B12.下列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B.美、日、西欧经济的三足鼎立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苏两极世界格局不断加强解析欧共体的成立、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使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与图片信息不符,D项表述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欧国家在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摘编自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欧美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摘编自《国际形势黄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及其目的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3)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年高中数学第章等式与不等式第课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doc 届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UnitLanguage含解析北师大版.doc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强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年高中英语UnitWildlifeProtectionSectionⅢ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 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课时作业函数与方程含解析苏教版.doc 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牛郎织女二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初中语文必备文言文鱼我所欲也.doc _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导数的计算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_.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细胞膜与细胞核课堂探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x _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单元素养培优UnitAnewstart含解析外研版必修第一册.doc 年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五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人民版.ppt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人民版.ppt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范演练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年高中数学第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课交集与并集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doc 年高中数学第章函数第课奇偶性的概念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doc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第章.函数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牛郎织女一拓展积累课件新人教版.pptx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坐井观天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