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13页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182项下列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黎城布老虎 B.中阳剪纸 C.八义窑红绿彩瓷 D.高平刺绣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A.A B.B C.C D.D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河水、自来水 B.镁条、蒸馏水 C.氧化镁、空气 D.食醋、氧气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5.人类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家与成就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B.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C.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桂花飘香——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7.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
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钼属于金属元素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1个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08.镭主要存在于多种矿石和矿泉中,但含量极其稀少已知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A.31 B.88 C.138 D.2269.以下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 )ABCDA.A B.B C.C D.D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液态氮作制冷剂 B.铜用作导线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D.氮气用于食品保存1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Fe B.O C. D.H12.某阳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不带电的粒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A.23;53 B.26;30 C.26;56 D.23;461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少年近视很可能与体内缺少微量元素铬有关如图为铬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B.铬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C.x的值为18 D.铬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4.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 B. C. D.15.在“做实验”中“学化学”。
某同学要煮沸5mL蒸馏水,操作顺序合理正确的是( )①向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②点燃酒精灯;③用试管夹夹住试管;④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⑤给试管加热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16.已知钠、镁、铁、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56、64,则质量相等的钠、镁、铁、铜四种金属,所含原子数量最多的是( )A.钠 B.镁 C.铁 D.铜17.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BCDA.A B.B C.C D.D18.2024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主火炬采用了轻质、高效、安全的生物丙烷燃料生物丙烷来自可再生原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图是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变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19.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酒精和水打开瓶塞,用手扇闻气味B鉴别空气和氧气分别将点燃的木炭伸入两个集气瓶中C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D区分双氧水和水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A.A B.B C.C D.D20.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包含关系;②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③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④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③④二、实验题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分别是三个兴趣小组开展的实验。
一)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1)对比实验_________,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2)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3)对比实验甲、丁,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上述实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利用如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润湿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4)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_________5)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6)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那么用酚酞溶液润湿的滤纸条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红三、填空题2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2)画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3)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____4)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2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分子变小 d.分子间的间隔变小(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纯净物的有_________;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___24.化学学习需注重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相互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按照要求填空:①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②A、B、C、D、E五种粒子中共有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③与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_________(填字母)。
2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反应②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B物质在反应②中起_________作用2)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26.实验室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的为符号表达式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3)若用E装置装满水后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氨气,则装置组合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黎城布老虎制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中阳剪纸制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C、八义窑红绿彩瓷制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高平刺绣制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故选:C2.答案:B解析:3.答案:D解析:4.答案:D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选项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光,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选项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选项正确;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选项错误;C、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选项正确;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选项正确6.答案:C解析: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错误;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C正确;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后分子仍然会不断运动,故D错误;故选:C。
7.答案:C解析:8.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镭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8故选:B9.答案:C解析:10.答案:D解析:A、液态氨易汽化,获得低温,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铜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氮气用于保存食品,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A解析:12.答案:C解析:13.答案:C解析:A、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