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策略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5673339
  • 上传时间:2024-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策略分析    Summary: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在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协同管理的策略,通过融入协同思维、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实现运营成本的精益化管理、发挥预算管理的纽带作用以及夯实协同管理基础,公立医院可以更好地实现绩效与成本的双控,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Keys: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运营成本控制;协同管理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在这一背景下,绩效管理和运营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医院管理的两大支柱,更是医院能否稳健发展的关键,绩效管理的优化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则能确保医院的经济稳健,这两者之间的协同管理,不仅关乎到医院的日常运营,更对其长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的协同之道,成为了公立医院当前的重要课题1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1.1运营成本控制缺乏约束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已经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机制,但成本管控理念未能贯彻到具体业务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成本管控意识。

      在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中普遍存在业务至上、管理较弱的现象,他们往往认为成本控制是职能科室的职责,将精力主要用于临床业务,未能树立成本管控理念这种认识的偏差导致成本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较弱二是缺乏制度约束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 三者息息相关 [2]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中未能制定明确的执行标准,导致成本控制的范围不明确在成本管理方面,部分公立医院过度强调成本核算,忽视了成本分析的重要性,未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绩效管理机制,影响了运营成本的管控效果1.2绩效考核模式缺乏科学性目前,一些公立医院未能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管理工具,阻碍了绩效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收支盈余” 奖励方法较为简单、直接,符合多劳多得的原则,但偏重经济效益,导致医护人员过度追求经济回报, 违背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原则现行的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 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 RBRVS)的方法虽然实现了优劳优得,但仍然按项目进行奖励,依旧不适用于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为主的医保支付改革。

      这意味着绩效考核方法需要更科学地匹配医院的特点和医保支付制度的要求[1]1.3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缺乏协同管理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在绩效管理和运营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往往将二者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进行控制,无法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公立医院业务活动复杂、责任单元众多,缺乏统一的控制体系会加大整合医院各类成本支出数据的难度,无法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影响医 院绩效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效果2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的协同管理路径2.1 融入协同理念于医院战略规划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框架中,融入协同思维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医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从战略规划的层面出发,将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在制定医院的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绩效目标和成本控制的双重因素,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医院应依据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为基础,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坚决防止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应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不仅是医院的核心使命,也是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持续改进医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可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运营成本2.2精心设计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体系为了提升公立医院的管理效能,必须高度重视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的科学性,在考核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以数量为主导的考核方式,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医院在奖励机制上,不仅要看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更要关注其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从“量”到“质”的评价转变,同时,绩效考核不应仅聚焦于经济效益,还需兼顾医院的社会责任和患者福祉,确保考核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综合效益和服务水平。

      在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公立医院应参考国家和行业的指导方针,将反映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以及与DRG医保支付改革相关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此外,指标的设置应兼具定量与定性分析,既要有客观的数据支撑,也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实际感受,针对不同科室和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也应有所不同,应从各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出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考核指标,以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通过这样的考核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率2.3以运营成本的精益化管理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公立医院的绩效目标,精益管理运营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医院运营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细致分析与精准控制,可以有效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策略上,医院应首先明确各项成本指标,包括人力成本、药品成本、设备成本等,并将这些成本指标与医院的绩效目标紧密挂钩,通过设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标准,确保医院在运营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经营绩效[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设定与医院使命和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绩效目标,接着,从运营成本指标中筛选出与绩效目标紧密相关的指标,这些指标应涵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性和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2.4强化预算管理在绩效与成本控制中的桥梁作用通过预算的制定与执行,可以有效连接绩效目标和成本控制,确保医院运营的高效与稳健,在预算制定阶段,医院应依据其战略规划和绩效目标,明确各项预算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相关的收入、支出和利润等,还应涵盖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等关键绩效指标,这样做可以确保预算管理与医院的整体目标紧密相连针对每个部门和项目,医院应设定具体的成本目标,并在预算编制中详细规划各项收入和支出,收入预算需综合考虑政府拨款、医疗服务收入等多种资金来源,支出预算则应涵盖人力成本、医用耗材、设备维护等各项开支,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预算设定完成后,医院需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比实际绩效与预算目标,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这有助于医院动态调整运营策略,确保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2.5夯实绩效及运营成本控制的协同管理基础为了夯实公立医院绩效及运营成本控制的协同管理基础,关键举措之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能够实现对各项运营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特别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推动,不仅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还能确保科室成本的及时准确核算,为绩效考核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3]。

      此外,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也是协同管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应当重视运营助理队伍的建设,他们将成为医院内部各部门间沟通的桥梁,负责联络各科室、处室,并确保任务目标的落实,为了提高运营助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不仅提升其专业技能,还增强其科学运营管理的意识结束语:总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为了实现医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将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紧密结合,通过协同管理策略,推动医院的高效稳健运营Reference:[1]徐丹.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策略研究 [J]. 投资与创业, 2024, 35 (04): 73-75.[2]曾晓佳.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探究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 (07): 88-90.[3]何根. 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的探究 [J]. 经济师, 2023, (04): 247-24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