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區治理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問題探討.doc
5页城市社區治理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問題探討摘要:文章從明確對社區及社區主體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 城市社區自治制度和建立完善社區安全治理的法制體系三個方 面對城市社區治理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問題進行探討關鍵詞:城市社區;社區建設;法律制度;建立分類號:C9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120-01社區建設離不開法制,法制建設是社區建設的重要保障隨 著社區建設的不斷發展,社區單位之間、社區人之間、社區單位 和社區人之間必然產生各種關系和矛盾,解決各種矛盾、處理好 各種關系必須依法管理社區的各項事務,保障社區單位和社區人 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營造民主、自治、有序、和諧的社區環境 基於此,當前對城市社區法律制度的建立問題進行探討具有重要 意義以下從城市社區治理的法律制度的建立進行探討一、明確對社區及社區主體的法律地位要在法律上界定城市社區的概念,明確城市社區組織的載體 及其法律性質和法律地位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城市社區組織不 是政府機構,不是政府的派出機構,也不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執行 機構,而是以民主方式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它既不同於街道 辦事處也不同於原來意義上的居民委員會,明確城市社區管理的 各組織的法律角色(1) 基層政府(街道辦事處)是社區行政管理的主體,它要行 使在轄區內的行政職能,指導、協調和服務於社區建設。
在推進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和法治建設的初級階段,具有很髙的權威,發 揮著其獨特的作用如培育社區,強化社區服務,鼓勵社區成員參 與,建立社區組織,加強社區規劃等但是,基層政府的職能應該 限定在管理工作的指導和幫助,避免行政權力的強制幹預(2) 設立社區居民大會,作為社區的權力機關經現有物業小 區業主大會改為社區居民大會,下設業主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兩 個組織,業主委員會負責小區的物業管理居民委員會負責小區 的“行政”事務管理二、建立完善城市社區自治制度民主是社區建設的靈魂,法制是社區建設的保障,自治是社 區建設的方向,深化社區依法自治建設,是逐步實現社區法治目 標通過城市社區居民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的規定,提高和強 化城市社區成員的權利意識、民主意識和自治意識,提高城市社 區成員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打破傳統文化“法即 刑”、隻要守法其他與己無關的觀念,使城市社區成員自覺地、積 極地參與城市社區法治建設,關註權利的行使,努力尋求權利的 保護,積極監督社區法律的實施隻有城市社區居民形成權利意 識,形成和諧有序的互動關系,才能真正地逐步實現城市社區依 法自治這就為社區法制建設勾劃出藍圖,明確瞭目標,指明瞭方 向自治的民主與法治是城市社區法制建設的靈魂,依法自治是 城市社區法制建設的方向。
從社區職能定位的角度,探索社區居 民自治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區、街、 居的職權關系,理順職能部門、物業管理與社區居委會之間的關 系,找準社區的職能定位,真正實現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我服務、自我監督進一步健全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協 商委員會、社區委員會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選舉制度、 社區居民決策制度、社務公開制度、社區服務承諾制度、評議制 度以及社區居委會定期向居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制度等各項制 度,註重培育社區自治的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積極探索 社區居民自治新的工作機制,使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在社區得到落 實三、建立完善社區安全治理的法制體系強化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實現社區穩定社區穩定是構建和 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沒有社區穩定,就沒有城市的穩定,就沒 有社會和諧因此,必須千方百計地做好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一)建立社區治安的防治體系縱觀我國社區違法犯罪防治體系的發展、變化過程,可以說 它幾乎一直都是圍繞地方行政管理這個核心要素構建和運行的 即政府通過警察系統進行社會治安行政管理,而社區治安力量及 其公共管理行為隻是警察治安行政的附屬性補充,而不是建立在 各種治安管理力量之間的平等協商、合作和制約關系的營造鞏固 與發展上。
它是一種以警察全盤負責為特征的“統治”機制來推 動社區治安行政管理的過程這種防控體系容易在不正確的“管 理”概念指導下形成與社區犯罪防控體系實質不相一致的政治過 程偏好,即選擇並導致社區犯罪防控過程的隨意性、盲目性、形 式化和低效率新的違法犯罪防控髏系應當是參與防控的社區成 員以政府的治安行政管理為主導,以社區公共管理組織的治安自 治為基礎,在法制框架內經過協調互動實現共同的社區違法犯罪 防控目標的過程(二)建立社區管理與社區治安緊密結合的法制體系增強治安防范的效能充分利用社區內單位組織的作用,尤其 是單位保衛組織,公共場所、特種行業、物業管理部門的保安隊 伍,要在社區民警的統一協調下開展聯防,把綜合治理工作延伸 到社區內各個單位,各個角落積極創新安全文明社區創建活動 的形式和內容,把安全單位、安全校園、安全市場等創建活動統 一起來,減少社區內違法犯罪活動的空間三要堅持社區整合與 社區治安同步推進,加快社區警務建設步伐要著力抓好社區整 合後的社區警務建設,設立社區警務室,合理調整民警責任區,管 理服務前移法律制度具有“社會安全閥”的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 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具體地落實到城市社區就是 完善社區立法,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在法律法規的保障下,按照 以社區自治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治理模式,實行城市社區的依法治理參考文獻⑴劉書樣.中國城市社區法制建設[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2]張俊芳.中城市社區的組織和管理[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