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方坯结晶器正弦振动参数的理论分析.doc
7页小方坯结晶器正弦振动参数的理论分析张银强 杨志雄 陈勇(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摘 要 介绍了结晶器正弦振动同步控制模型的建模方式,确定合适的振幅、振频和负滑脱时间、负滑脱率,以达到提高铸坯表面质量、改善结晶器内润滑的振动效果,并对日钢小方坯振动参数进行了优化作者简介:张银强(1984-),男(汉族),安徽砀山人,助理工程师,本科,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邮编276806,Tel:13562365604,从事炼钢与连铸的生产工艺与产品开发研究关键词 小方坯;结晶器;正弦振动;理论分析Analysis on sinuous oscillation parameters of billet continuous casting ZHANG Yinqiang , YANG Zhixiong , CHEN Yong(NO.1 Steel-making Plant of Rizhao Iron&Steel Co.Ltd.)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the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sinuous oscillation parameters,such as the stoke,frequency, negative strip time,negative strip etc.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billet advanced and the lubrication of the powder flux was improved. Design on the mould oscillation parameters of the billet continuous casting in Rizhao Steel-making plant.Key words: bloom ;mould; sinuous oscillation ; analysis1 前言随着连铸技术的的发展,以高拉速、高质量和高作业率为目标的高效连铸技术,逐渐成为当代连铸的主要发展方向。
要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必须不断完善设备、工艺参数以及过程控制技术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现有3台小方坯连铸机,投产四年多以来,铸坯产量和质量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随着一些高标准新品种的开发,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也逐渐暴露,如高溢漏率、高事故率、铸坯表面缺陷较多等本文主要从提高铸坯表面质量方面,对现有结晶器振动参数进行理论分析2 工艺现状日钢第一炼钢厂3台小方坯连铸机均为六机六流,浇铸断面主要为160mm×160mm和150mm×150mm,采用快换式定径水口或塞棒控制、浸入式水口保护浇铸、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保护渣和事故摆槽等浇注方式目前,主要生产的钢种有H08A、Q195、Q215B、Q235B、HRB400、30MnSi、ML35、45#等,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弧形半径:8m流间距:1200mm工作拉速:1.8~3.2m/min结晶器:窄水缝导流水套式结晶器,水缝3.5mm,长度900mm,材质为磷脱氧铜振动装置:半板簧四连杆振动方式:正弦振动振幅:±4.8mm、±4.2mm、±3.4mm、±2.4mm振动曲线: 87.5 v≤1.0m/min f= 87.5×v 1.0m/min
图1 结晶器振动曲线3 铸坯表面质量现状与分析3.1铸坯表面质量现状 在现有振动模式下,铸坯表面振痕经常出现不完整和弯曲现象,且钩形振痕比例较多(如图2)通过对铸坯振痕金相组织的分析发现:振钩下晶粒较其他部位粗大,磷、硫成分偏析也较其他部位严重,易造成振痕谷部分布大量的微观裂纹在外力(如结晶器铜管内的摩擦力、拉坯力等)作用下,这些裂纹将进 图2 铸坯振痕一步扩展谷部裂纹在高温下产生,裂纹内表被氧化,形成氧化铁夹渣(如图3)轧制过程中若裂纹不能焊合,就会出现起皮、结疤,严重时出现掉块甚至断裂现象[1]凹陷型振痕由于深度比较浅,一般不会影响到轧材的质量图3 30MnSi盘圆中间料横向,4%硝酸酒精腐蚀 500×3.2 原因分析 关于浸入式水口保护渣浇注条件下振痕的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弯月面凝固模型”在负滑脱期间,结晶器向下运动的速度大于铸坯运动速度,弯月面坯壳在保护渣内压力冲击或渣圈的作用下,离开结晶器壁向内弯曲。
当正滑动期间保护渣的负压又把弯月面坯壳部分地拉回到结晶器壁,形成凹陷型振痕如果弯月面坯壳刚度较大,坯壳的顶部不能向结晶器壁弯曲,钢液在其上溢流,从而形成皮下钩形振痕[2]当铸坯与结晶器铜板间润滑不良时将发生粘结,弯月面凝固加剧,坯壳厚度、强度增加,造成钢水溢流,形成铸坯表面上的搭结,即钩形振痕在铸坯运行与结晶器振动速度差较大时,会造成结晶器与铸坯间的机械作用力过大,这也易导致钢水在弯月面上溢出,同样形成钩形振痕因此,优化结晶器振动参数、促进结晶器与铸坯间的润滑,是杜绝钩形振痕、提高坯铸坯表面质量的关键4 结晶器振动参数理论分析4.1参数计算 正弦振动的基本参数计算公式如下[3]: 负滑脱率 负滑脱时间 正滑脱时间 式中 A—结晶器振动的振幅,mm;f—结晶器振动的频率,次/min;Vm—结晶器振动的平均速度,m/min;V—拉坯速度,m/min;计算结果见表1表1 振动参数计算拉速V (m/min)振频f (次/min)负滑脱时间Tn(S)正滑脱时间Tp(S)负滑脱率NS1.61400.160.27-68.0%1.81580.140.242.01750.130.212.21930.120.192.42100.110.182.62280.100.162.82450.090.153.02630.090.143.22630.080.13-57.8% 负滑脱时间与负滑脱率的等值曲线见图4。
图4 负滑脱时间等值曲线(A=4.8mm)4.2理论分析 (1)负滑脱率取值范围较宽经验表明:对于采用保护浇注的小方坯,负滑脱率在-5%~-80%内时对铸坯质量并无明显影响,负滑脱时间应控制在0.08~0.13秒 [4]对于f=a×v式正弦振动同步控制模型,负滑脱率为常数现日钢小方坯正弦振动负滑脱率为-68%,满足工艺要求 (2)确定适宜的振动参数,关键是确定负滑脱时间结晶器摩擦阻力是负滑脱时间的增函数,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也随负滑脱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现日钢小方坯正弦振动负滑脱时间主要集中在0.08~0.16秒,波动范围较大,特别是低拉速(< 2.0 m/min)时负滑脱时间较长,振痕较深,易形成钩形振痕,对铸坯表面质量非常不利 (3)对于f=a×v式正弦振动同步控制模型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负滑脱时间和正滑脱时间都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加,而保护渣的消耗量又随正滑脱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因此不能同时满足铸坯表面质量及保护渣润滑两个方面的要求。
4.3振动参数的优化结晶器振动参数分为基本参数(振幅、振频)和工艺参数(负滑脱时间、负滑脱率等)。
在同等生产条件下,基本参数的取值决定了工艺参数的大小,而工艺参数是否合适直接决定了结晶器的振动效果,从而影响铸坯表面质量本文即从振幅和振频两方面对振动参数进行分析优化4.3.1振幅的确定 在相同振频时,降低振幅,负滑脱时间减小,正滑脱时间增加,有利于减小铸坯表面振痕深度和改善润滑,同时结晶器内的钢水液面波动小但过小的振幅对坯壳的压合效果不利,所以振幅取值宜低但不能过低负滑脱时间曲线见图5(设Z=2A/V) 图5 负滑脱时间曲线 由负滑脱时间曲线可以看出:NS=2.4%时,负滑脱时间处于峰值,将负滑脱时间曲线分成两个区域当NS>2.4%时,负滑脱时间随频率的增加而急剧上升,频率的微小变化即造成负滑脱时间变化很大,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实践中不能采用; 当NS<2.4%时,负滑脱时间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特别是当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