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来的世界经济.ppt
65页2008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年以来的世界经济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年以来的世界经济一、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一、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二、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二、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当代世界经济特点三、当代世界经济特点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五、世界经济走势展望五、世界经济走势展望一、一、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概述年以来世界经济概述v2008 年 9 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先是造成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大地震,然后迅速席卷全球2009 年末,希腊债务危机爆发,2010 年和 2011 年,爱尔兰和葡萄牙、西班牙及意大利也先后陷入债务危机,并逐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 v本轮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力极强,不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严重拖累不仅金融领域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遭受重创2008 年四季度到 2009 年上半年,发达国家进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v2009 年下半年起,在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作用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很快被欧洲债务危机所阻断2012 年 8、9 月份以来,美国和金砖国家等局部地区出现向好迹象,但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v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多轮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激增,央行资产负债急剧膨胀,国际流动性数度泛滥,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危机还远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仍步履维艰二、各区域发展状况二、各区域发展状况v1、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v2、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v3、日本经济、日本经济v4、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1、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2008 年 9 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先是造成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大地震,然后迅速席卷全球相关定义相关定义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v在美国,申请长期贷款买房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次级贷款者 v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次级贷款者提供的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v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v1、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v2、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调,普通民众收入不增反降 v3、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v4、金融创新产品的滥用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内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内的影响v美国1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房价下降了4.1% ,美国“两房”累计亏损140亿美元,股价缩水90%v美国股市剧烈动荡,08年10月,纳斯达克跌幅达到43%,道琼斯指数跌幅达39%v危机席卷了整个华尔街,雷曼兄弟、美林证券、AIC、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头陷入巨额亏损,大批银行倒闭v危机从金融市场蔓延至实体经济。
消费方面由于受到信贷紧缩及财富大幅度缩水,美国消费者“捂紧口袋”消费倾向下滑严重2008年9月份美国消费支出增速为-2.4%失业率方面美国2008年9月份已高达6.1%,2010年上升至9.7%,汽车销量同期下降14%、石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v1、金融危机快速、全面扩散,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所剩无几v2、政府救助的规模不断突破v3、全球合作拯救危机v4、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v5、全球经济快速下滑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财政部等美国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眼花缭乱的应对措施,包括传统的政策手段、创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经济刺激方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出台《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等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接管美国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将由美国国会新创建的机构联邦住房金融署负责管理这两家机构接着为了进一步遏制危机政府又出台了其他一系列措施包括注资、收购优先股、债券担保等具体救助措施 美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措施美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措施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v200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本次复苏具有三个特点:v1政府驱动型复苏,经济内生动力不足;v2间歇性复苏,时好时坏不稳定;v3失业率没有复苏。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人正在向多储蓄、少花钱、少借贷进行过度123Title in hereTitle in hereTitle in here美国经济现在仍然着面临失业率高居难下、房地产价格下跌严重、债务繁重的是三大问题本次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人的信心美国经济恢复到繁荣阶段将是一段漫长的道路美国美国经济三大三大问题面面临2、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v早在2008年10月华尔街金融风暴初期,北欧的冰岛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而后中东欧债务危机爆发,鉴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小,国际救助比较及时,其主权债务问题未酿成较大全球性金融动荡 v2009年12月,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凸显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 v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则落井下石,连连下调希腊等债务国的信用评级至此债务危机蔓延全欧,由此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v外部原因外部原因1、金融危机中债务杠杆式政府债务负担更重2、评级机构不再受西方国家约束,正确调整评级v内部因素内部因素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造成高额的财政负担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5 非对称的经济结构与统一的货币政策的矛盾。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v1、对全球贸易带来冲击v2、银行金融风险的上升,并由此引发对实体经济的大面积流动性紧缩v3、抑制全球消费需求的复苏,影响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环境,减少出口数量,造成经济衰退欧债危机的全球性治理欧债危机的全球性治理v已有进展已有进展一、全球五大央行之间达成协议,由欧洲央行与美国、英国、日本及瑞士等国央行携手合作,向欧元区银行提供 3 个月期的美元贷款,确保市场美元供应充足,缓解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二、在进一步严格执行和监管欧盟各成员国的预算计划方面签署了相关协议 ;三、美国与欧盟在解决欧债危机问题上将深化合作v现有阻力现有阻力 从欧盟内部来看,欧洲债务救助的政治阻力在加大 :北欧的一些富裕国家对升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而欧洲危机国家的财政整顿又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塞浦路斯否决欧盟塞浦路斯否决欧盟存款税救助条件存款税救助条件进一步行动进一步行动v从长期来看,危机的救助不仅取决于外部援助,更取决于危机国家自身的努力方向与努力程度彻底解决问题依赖欧元区内部治理v1.加强自身财政制度改革包括不再延长目前经济刺激的财政政策持续时间、进行抑制养老和医疗支出增长的改革、增加财政收入等v2.推进欧元区进一步融合。
既然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体制缺陷,那么其治理也应从体制改革着手只有建立起欧元区共同的债务担保机制,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悲观预期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3、日本经济、日本经济v日本从上世纪 90 年代后进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阶段,一直保持低速增长进入本世纪,在外需带动下经济增长有所恢复,但增速依然低于其他国家v2008 年第二季度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经济进入衰退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上看,外向型的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整体变化较敏感,特别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强烈影响所以未来美国经济,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不从停滞中走出来,日本经济也复苏无望 v从短期看,尽管由于国内需求急剧下降,企业已经努力削减产量,但工业产能依然过大,企业面临很大的库存积压问题所以未来几年日本企业将面临持续的库存调整,经济不可能复苏 v由于日本政府在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反复使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非常沉重,缺乏进一步扩大公共支出的空间,所以这一次应对经济危机的刺激性政策力度较小,不利于经济的早日复苏总的看来,日本经济受到老龄化和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必须等世界经济大环境改善后才可能出现复苏v2012年底安倍晋三上台之后,推出有名的“安倍经济学”,致力于挽救日渐颓势的日本经济。
其中,通过发货币和举借国债刺激经济发展是其核心举措v2013年3月18日,美元兑日元汇率收盘价报95.36,较去年同期贬值11.92日元,贬值14.3%v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拉动日本投资、带动消费、促进出口,从而刺激日本经济发展日本实行货币宽松之后,汇率、失业率下降,GDP上升,这些都正朝着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状况发展v但是长期来看,日本经济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企业内部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国内消费不足,老龄化问题凸显,财政负担过重,这些因素互相作用拖累了日本经济日本实行量化宽松增加货币发行量,只能缓解当前存在的通货紧缩问题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复苏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4、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v定义:定义:v关于新兴经济体,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也称“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埃及等“新钻”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v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后发效益”的基础上,以丰裕资源或要素作为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以出口驱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许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带来了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v2008年至2009年,相对于发达国家遭受债务危机经济衰退的表现,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俗中国GDP同比增速为9%,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分别为5.6%、5.3%、5.1%和3.1%,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据IMF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越南、伊朗、土耳其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2008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上,中国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0年前只有一家入围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如今已分别有5家上榜v2011 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全年经济增长率为 6. 2%,较上年放缓 1. 3 个百分点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非 ( 金砖国家) 忙于应付本币走强、通货膨胀、赤字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及上年v2011年,巴西经济增长 2. 7%,增幅不到上年的一半v印度 2011—2012财年 ( 截至 3 月份) 经济增长率为 6. 9%,为过去三年最低v南非经济实际增长水平降至 3. 1%,低于政府作出的4% 的增速预期。
v中国 9. 2% 的经济增长,低于上年 1. 2 个百分点v俄罗斯经济增长 4. 3%,与上年持平v中东、北非地区剧烈的政局变动严重影响了该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活动造成增长放缓,该地区经济增长率为 3. 5%v进入 2012 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能力正面临考验,外部需求下降,以及地缘政治紧张抬高油价并加剧输入性通胀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在下降 v但新兴经济体依然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只是整体运行速度有所放慢多数新兴经济体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维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v中国尽管增速放缓,出口稍有减少,但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前景乐观;v巴西 2011 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v2012 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平均为 5. 7%, 新兴经济体仍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新兴经济体仍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及解决办法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及解决办法v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需要克服;v二是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v三是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v新兴经济体之间应加强内部合作及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多变贸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推进金融合作,积极有效推进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
三、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三、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v1、高新技术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高新技术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 掌握高新技术,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有着失业率、债务、房地产价格三大难题,但仍能长期霸占世界头号强过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具有领先优势v2.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v第一、全球化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扩大,国际金融资产市场进一步发展v第二、国际金融风险加大v第三、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渗透 世界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出现使全球性的监督控制活动集中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少数一些世界性都市这些城市的金融机构聚集了全球的金融人才,使用着最先进快捷的信息工具, 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掌握着世界繁荣的命脉,迫使其他国家关注它们的发展和运作 有专家评论说,金融市场逐渐成了支配地位的国际力量,比任何军队和政治力量都强大它们给富国,特别是其中的富人带来了巨额财富v3.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联盟都是区域集团化的成功例子,而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代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v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v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依靠高科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仍受资源的限制,发展粗放型经济,科技实力相对较弱.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使世界贫富差距日益增大v贸易的不平衡由大范围的各类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到小范围的各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v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空前紧密,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方面,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较快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世界需要中国;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大,中国也离不开世界 v2008-2010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75. 1%,超过美、欧、日三大经济体。
v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制成品生产国和重要的消费市场世界经济需要中国世界经济需要中国v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地v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补充v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为世界经济持续、平衡、稳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中国参加的二十国集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中国参加的二十国集团( G20) 已取代七国集团已取代七国集团( G7) 在全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最重要角色球经济治理中的最重要角色v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离不开世界v从实物交易看: 中国大体处于制成品生产环节,但大量能源、原材料、生产设备、半成品依赖外部市场供应,生产的制成品也大量出口到外部市场; 从金融交易看: 既吸收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也有大量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还有相当大的国内净储蓄投资于发达国家国债市场v今后一段时间内,外需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v中国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依赖性不断提高v外国直接投资( FDI) 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人民币汇率走势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v我国经济取得了大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支持,世界经济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经济的参与。
未来我国应该牢牢把握国际环境,掌握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仍大于挑战的世情,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 五、世界经济走势展望五、世界经济走势展望v尽管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一些国际组织也预测 2013 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微好于 2012 年,但总体上看,中近期世界经济走势依然复杂曲折,仍存在不少困难,未来 3 到5 年或更长时间内,将在波动中低速增长,既不可能太坏,也很难恢复到危机前 5. 1% 的年均增长速度主要原因主要原因v1. 严重的经济衰退恢复起来需要时日v2.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及理论科技创新需要时日v3. 化解人口老龄化与高福利政策之间的矛盾需要时日v4. 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下降制约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与效用v5.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全球经济政策的协同性LOGO谢谢!谢谢!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