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及其启示.docx
15页印度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及其启示 魏李飞 安双宏摘 要:基于重要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印度较早地发起了针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印度对非洲的教育援助立足自身优势,关注非洲现实及文化,通过多样的援助形式、丰富的援助内容,以及政府与企业合力推进,实现了援助双方的合作共赢目前,印度对非教育援助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加强对外教育援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Key:印度;非洲;教育援助;援助形式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崛起随着新经济地位的获得,印度在对外问题的处理上也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就包括从受援国到援助国角色的转变,对外援助已成为印度对外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援助,印度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同时,密切了与他国之间的交流而作为发展中国家集聚和资源丰富的非洲,现已逐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市场,其战略地位日益突显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的战略需求,印度将非洲视为重要援助对象之一,有别于其他国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教育援助成为印度对非洲援助的重心一、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背景教育援助是印度对非洲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国家发展及综合实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因此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意义愈加突显。
在2011年印度对非洲援助中,70%集中在教育及各类职业培训项目上,这些都建立在印度日益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富有成效的IT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培训项目具体涉及信息科技、公共管理等方面[1]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开展,不仅改善了非洲教育的状况,也体现了印度历史及现实的需求一)历史交往的源远流长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印度较早就与非洲建立了联系,两国在语言、文化、人口等方面已历经几个世纪的交流在非洲摆脱殖民统治前,由于双方有着相似的经历,印度在非洲的参与度较高,当时就有很多印度人迁徙到非洲东部等地区如今,在非洲东南部一些国家还生活着许多印度裔公民据印度政府统计,印度约有2500万海外侨胞,其中有10.7%在非洲此外,印度还在不结盟运动及南南合作的号召下,与非洲一起开展反殖民主义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双方的联系此外,印度与东非及南非的英联邦成员国联系也较为紧密近年来,印度开始将目光转向矿产资源丰富的西非例如,2004年进行的非洲-印度技术经济前进运动(The TEAM 9)便是印度与加纳、几内亚、塞内加尔等8个西非国家间的合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印度便开始了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当时主要通过向百废待兴的非洲国家输送优秀的印度教师,以及为非洲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等方式,推动非洲国家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当地居民基本技能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现实发展的战略需求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非洲的教育援助浪潮,印度找准机会迅速加入虽然援助金额不多,但印度政府仍寄希望通过援助非洲的战略获得非洲国家的好感与认可,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在全球化进程中收获更多利益可以说,强大的经济及政治战略意义是印度对非洲援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非洲丰富的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世界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投票权,对于渴望在联合国安理会中谋求更高地位的印度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跟随援非大潮,实现自身的经济及政治战略目标,印度积极开展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基于独特的信息技术产业及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为非洲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二、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内容印度立足于非洲现实,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优势,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通过多项计划并行、多领域共同发展,逐步推进对非洲的教育援助一)两大计划并行印度技术与经济合作计划(India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ITEC),以及由该计划引申出来的英联邦非洲特别援助计划(Special Commonwealth Assistance for Africa Programme,SCAAP)共同构成了印度对外教育援助的主要计划。
两者内容与形式相似,都对亚洲、东欧、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国家提供技术性的援助,主要包括培训、可行性研究与咨询服务类项目、派遣专家、考察学习四部分[2]ITEC相关的培训涉及技术运用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普及教育到水资源管理,每年约有3000多名外国学员从ITEC的技术培训中受益SCAAP自1964年诞生以来,一直为非洲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目前,该计划设有审计与银行金融类、电子信息技术类、管理类、中小企业及农村发展类、环境及可再生能源类等七大类课程不同课程的课时数不同,从两周到两年不等,上课采取小班式教学,授课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为了减轻接受培训人员的经济负担,吸引更多非洲学员,SCAAP还推出配套奖学金政策,为表现优异的培训人员提供奖学金当然,SCAAP对申请者有一定的限制,申请者需是政府、私营或公共部门、半国营企业、高校、商会的职工或官员,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年龄为25~45岁,且身体健康[3]在SACCP项目中,并不是所有的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AU)国家都能获得同等的援助,印度政府会依据其亲密度及战略地位作出取舍,例如毛里求斯、南非、乌干达等有大量印度移民或具有重要经济战略意义的国家,能获得相对较多的援助,而既缺乏自然资源,又缺乏经济影响力的国家则获得较少的援助。
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作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备受世界关注以印度理工学院(IITs)为代表的一批印度高校,也为世界IT市场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在对非洲的教育援助中,印度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计算机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等职业技能类培训在SCAAP项目中,职业技能培训类课程占到72%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信息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驱动力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洲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的专业人才教育及培训为非洲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多领域共同建设为补充为了帮助非洲更好地适应全球化,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外,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中还涉及企业管理、环境保护、农村发展等领域在非洲,企业及部门管理能力偏弱的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印度政府在对非洲教育援助中积极开设管理类课程,为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及企业高管提供培训,转变他们的管理观念,加强管理能力建设;结合世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印度在对非洲教育援助中开设了关于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等课程;针对非洲中小企业逐渐增多,发展面临困境,城乡矛盾日益突显,以及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等现实问题,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设立了相应的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和广泛覆盖,使得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变得更加充实完整,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种能力,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三、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特点基于自身优势项目,关注非洲现实情况,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一)多主体参与印度援外事务主要由印度外交部负责,但实际上外交部很少直接参与援助,而是通过其他的具体管理部门或私立的、非政府的机构进行近年来,像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阿博泰克(APTECH)等教育公司已获批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举办培训中心[4]印度对非洲援助主体开始呈现显著变化,从过去的纯政府间的行为,到如今私营部门加入并快速增长,使得印度援外项目有更多的资金保障,更富灵活性印度政府与企业间有着良好的默契,两者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非洲,印度政府经常为印度企业扮演“引路人”角色,而NIIT和APTECH等私营性教育公司的加入,扩大了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覆盖范围及可承受度政府与民间机构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相得益彰二)援助形式多样化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在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性为了获得更好的援助效果,印度政府积极寻求不同路径来促进对非洲的教育援助1.与他国合作,共同推进对非洲的教育援助作为金砖五国之一,印度与其他金砖四国在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较为频繁。
2013年11月,金砖国家教育部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商定教育合作事宜;2014年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The 6th BRICS Summit)更是将教育合作提高到战略性的地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金砖国家合作建议中,就涉及五国共同设立联合基金及项目来支持非洲教育发展的建议[5]如今,随着金砖国家发展银行提出计划的清晰化,金砖国家已意识到要将对非洲的援助从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教育等其他领域除了发挥本国的优势外,还应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聚集不同国家的优势,共同推动对非洲的教育援助,往往能取得“1+1>2”的效果,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推动非洲教育援助的实施2.奖励优秀学生,鼓励非洲学生到印度求学除在非洲设立培训机构外,印度还鼓励非洲学生走出非洲,前往印度高校学习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印度政府每年都拿出资金,专门作为非洲留学生的奖学金如表1所示,在2012-2013年度,苏丹及卢旺达两个非洲国家在印度的留学生人数分列第七和第八位,两国留学生人数之和占印度留学生总数的7.7%印度政府一直鼓励非洲学生到印度求学,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由于能够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印留学生的职业技能比起在非洲本地接受相关培训的学生会更加出色。
3.依托优势,设立印非虚拟大学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开展的重要形式,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群体正逐渐扩大基于泛非电子学习系统(Pan African E-Learning System)及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ndira Gandh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的成功经验,印度政府计划在非洲建设印非虚拟大学(Indo-Africa Virtual University)该大学建立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纽带加强印非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所开设的课程也将结合非洲实际,涵盖健康科学、职业教育、食品与营养安全等方面该大学的建立也被寄希望于推动非洲高等教育研究,填补非洲在教育研究方面的空白作为重要的行动体现,多样的援助形式为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增添了新的活力,不同的援助路径与方式在提高援助项目覆盖率与效率的同时,增强了针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三)以合作促援助与许多国家的援助方式不同,印度对非洲的援助多采取合作形式,通过合作项目的推进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2008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首届印非高峰论坛便是双方合作的重要体现该论坛被视为恢复双方关系的重要催化剂通过这一机制,印度构建了三条政策路径来加强与非洲的联系:在洲际层次借助非洲联盟,在区域层次借助区域经济共同体(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ies),在单独国家的双边问题处理上,则借助《德里宣言》(Delhi Declaration)与《非印强化合作框架》(Africa India Framework for Enhanced Cooperation)[7]。
印度还在包括教育及技术培训在内的多个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见表2)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援助,更有利于非洲国家激发自身潜力四)与非洲特色相融合结合不同国家的产业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援助培训,与非洲本土特色相结合是印度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又一大特点以埃塞俄比亚为例,结合其较发达的种植业,印度在援助时重点发展制糖业与运输贮藏技术(见图1),在保证埃塞俄比亚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除了直接的财政援助,印度还提供技术等其他非财政性的援助,为埃塞俄比亚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援助,为其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技能训练印度的教授及专家也进入埃塞俄比亚的教育部门,通过对其师生在不同领域研究能力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