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世纪文学课件.ppt
4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十八世纪文学,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18世纪文学的特点,(一)、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状况: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自然科学:电物理学、氢和氧的发现、医学疫苗接种成功等等,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思想观念:大卫休谟的怀疑论,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政治哲学等,第一节 概述一、18世纪文学的特点,(,二,),、启蒙文学,1、,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启蒙”照亮、启迪,(,1,),、性质,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目的,用近代哲学、科学和文艺的思想光辉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思想,扫除封建观念和宗教迷信,恢复理性的权威二)、启蒙文学,(3)、,核心观念“理性”,“理性不再是先于经验、揭示了事物的绝对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现在,人们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后天获得物而不是遗产它不是一座精神宝库,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性的理智力量卡西尔,(3)、核心观念“理性”,“,理性”观念的体现:,1、反对封建专制制度;,2、反对等级观念,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3、主张保护私有财产;,4、主张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
理性”观念的体现:,2、,启蒙文学的特点:,(,1,),、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民主性;,(,2,),、作品的主人公多为普通百姓;,(3),、新的文学形式,:,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正剧等;,(,4,),、讽刺和说理成为常用的创作手法2、启蒙文学的特点:,3,、主要代表作家,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英国,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德国,莱辛、歌德、席勒,3、主要代表作家,二、发展,(一)、英国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大,笛福(1660?173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小说特点:惯用白描,故事以第一人称由主角自行叙述,较少心理描写二、发展(一)、英国文学,鲁滨逊漂流记:,以水手塞尔柯克流落荒岛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描写主人公鲁滨逊因海事落难荒岛,在与世隔绝的28年里克服困难生存下来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此外,小说还刻画了主人公的清教徒心理,其形象也反映了殖民主义者的一些特点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讽刺作家,代表作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另著有各种讽刺文章和诗歌讽刺散文一个小小的建议运用反讽的手法抨击英国当局对爱尔兰人民的残酷压迫,与笛福的对待非国教徒的最简便方法相映成趣斯威夫特(16671745),讽刺诗歌:叙写众生相的城市阵雨、晨曦,针对女性的淑女的梳妆室、美艳小女子准备要就寝透过华美的外表再现人物真相讽刺诗歌:叙写众生相的城市阵雨、晨曦,针对女性的淑,格列佛游记:,匿名出版,区别当时游记的浪漫化倾向,通过游记来讽刺英国及欧洲社会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格列佛游记:,笛福与斯威夫特小说比较:,后者针对前者而作,笛福使鲁滨逊落难荒岛,艰苦创业,表明文明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斯威夫特让格列佛证明文明人的堕落;,笛福写他的人物历尽磨难,终于改邪归正,斯威夫特却让其人物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笛福的小说基本上是新闻报导类的写实主义风格,斯威夫特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离奇古怪世界笛福与斯威夫特小说比较:,理查逊(16891761),主要作品:帕米拉、克拉丽莎,贡献:,首创了书信体形式的小说;,把家庭生活(女性婚姻问题)引入小说;,细致的心理描写,理查逊(16891761),菲尔丁(17071754),主要作品:,莎美拉,、,约瑟夫安德鲁斯传,、,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散文体的滑稽史诗”:反映的生活面广阔,以普通人为描写对象,富有滑稽、幽默、讽刺的成分。
菲尔丁(17071754),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他们面对产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感到自己的生活地位不稳,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伤感的情绪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感伤主义者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在文学上的反,得名: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旅行(1768),主要作家:奥利维,哥尔德斯密斯、“墓园诗派”中的杨格、格雷等人善描写夭折的少女、夕阳、落叶、黄昏、墓地等易打动人心的事物,以期引起人们的同情与伤感感伤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有直接的影响得名: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旅行(1768),哥特式小说:,特点: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偏爱黑暗凄凉的场景,发端:贺拉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代表:拉德克里夫夫人尤道弗的秘密、,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僧人,哥特式小说:,十八世纪文学课件,(二)、法国文学,法国:启蒙运动的诞生地,特点:文学与思想、哲学、科技史密不可分,“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收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了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早期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后期思想家:狄德罗、卢梭,(二)、法国文学,启蒙文学思考的问题:从人和上帝的关系到自然法则、天赋人权,从经济、社会危机到政治制度的改革艺术风格:灵活、轻松,“生活的艺术”启蒙文学思考的问题:从人和上帝的关系到自然法则、天赋人权,从,洛可可风格,建筑:玲珑、细巧、优雅,园林艺术:脱离绝对对称,转向更轻松的田园风光,绘画:表现上流社会轻松愉快的享乐生活、精美典雅的装饰环境,画风纤细、女性化,文学:,1)、形式上出现新的、更适合时人趣味的轻松文体;,2)、内容上着力于表现爱情的魅力,表现人的情感;,3)、修辞和结构上,以将现存世界扩大和缩小、或镜中像的方式表现现实,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洛可可风格建筑:玲珑、细巧、优雅,文学的引申含义:刻意描写与现存概念相悖的事物,在一种反讽的外表下,引入一种革新的理念,以打破现存的秩序和规范,从而表述出对一个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的追求洛可可风格,即为启蒙时代的风格”全景式观照,十八世纪文学课件,孟德斯鸠(16891755),:,波斯人信札(1721),深刻揭露鞭挞封建王权和基督教会统治下的病态社会,论法的精神(1748),政体,分类说:共和、君主、专制,三权分立,说:立法、行政、司法,孟德斯鸠(16891755):,伏尔泰(16941778),“伏尔泰时代”,宗教观:受牛顿与洛克影响,自然神论者,政治观: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制”,哲学通讯奠定其作品主旋律:批判宗教蒙昧主义,宣传科学和理性。
费尔奈教长”,伏尔泰(16941778),主要,创作,戏剧,俄狄浦斯王(1718),扎伊尔 (1732),中国孤儿 (1755),哲理小说,查第格 (1752),老实人 (1759),天真汉 (1767),主要创作,老实人:,老实人,、,邦葛罗斯,、,居内贡小姐,“要紧的还是种我们的园子”,反驳莱布尼兹盲目的乐观主义,以及“一切皆善”,认为人类应当了解现存社会的“恶”,正视现实,争取现世、现实的幸福德勒兹:“老实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莱布尼兹到伏尔泰,这是思想史上一个根本的时刻伏尔泰,这就是启蒙时代,确切地说,就是光明的制度,物质的生活、理性的制度,即使莱布尼兹为新时代做了准备,但启蒙与巴罗克制度是完全不同的:神学之理彻底崩溃了,一变而为纯粹的人类之理”,老实人:,狄德罗(17131784),反宗教思想:“若要我相信上帝,就得让我用手指触摸到他不羁思想:没有先入之见,拒绝任何体系,任天性自由表现真正的普罗米修斯”、“启蒙时代的苏格拉底”,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狄德罗(17131784),宿命论者雅克,以漫游为主线串联起的小故事,三条线索:流浪汉小说、浪漫故事和同宿命论的哲学对话,无章节之分,无完整、连续的情节,不标示时间、地点,没有性格描写,“反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卢梭(17121778),论科学和艺术(174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 (1762),新爱洛伊丝,(1761),爱弥尔 (1762),忏悔录 (1765-1770),卢梭(17121778)论科学和艺术(1749),论科学与艺术:人在自然状态下原本是善良的,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亦即文明腐化了习俗。
在促使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去牟取财富的社会中,人若仍以善待人是危险的,因而也就不得不遵循被腐蚀的习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探讨了恶的根源,分析产生不平等的原因提出“以暴制暴”的原则论科学与艺术:人在自然状态下原本是善良的,是科学和艺术的,社会契约论:提出政治解决方案,即建立一个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政体,以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人民主权”论,社会契约论:提出政治解决方案,即建立一个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爱弥尔:,爱弥尔和“我”,“自然教育”纲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何塑造出自然状态的人人如何避免被腐化,爱弥尔:,新爱洛依丝,书信体小说 163封信,朱丽、圣普乐、德沃尔玛,情感描写、景致描写,“在丰富多彩的景物面前,我不断地回到我的内心,我到处把你带在身边,和你在一起,我所走过的路没有一步不是我们一块儿走的我所看见的景色没有一处不是和你一块儿欣赏的有时候,我坐在你身旁,把周围的风景指给你看,有时候,我躺在你脚下,陶醉于那些更值得多情善感的人流连不舍的景色新爱洛依丝,全新演绎了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爱情、友情、亲情的内涵及价值我爱慕你,是爱慕你及其高尚的胸怀和一贯的温柔之情的表里如一,是爱慕你对他人的种种痛苦的深厚的同情心,是爱慕你由纯洁的心灵产生的纯洁的正确思想和高雅的审美力。
你要尊重这颗温柔的爱心,要允许它一半用于亲人,一半用于恋人;血亲和友谊的权利,不能被爱情的权利所取代全新演绎了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爱情、友情、亲情的内涵及价值克拉朗:,乌托邦的理想乐园,卢梭理想社会的缩影建立了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体系克拉朗:,忏悔录,自辩性质,“人的标本”,“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直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忏悔录,(三)、德国文学,启蒙运动的兴起时期 30年代到60年代,高特舍特和莱辛,“狂飙突进”运动时期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赫尔德、歌德和席勒,“古典文学”时期90年代到19世纪初期,歌德和席勒,(1795-1805),(三)、德国文学,莱辛,海涅论浪漫派:,莱辛是文坛上的阿米尼乌斯(德国古代民族英雄,曾经率军大败罗马人),他把我们的戏剧从民族统治下解放出来他向我们指出,法国戏剧本身是希腊戏剧的摹仿,而那些摹仿法国戏剧的剧本就更空洞无物,索然寡味,荒唐可笑了。
莱辛不仅通过批评文章,还通过自己的文艺创作成为现代德国独创文学的奠基人莱辛海涅论浪漫派:,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拉奥孔:,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拉奥孔群像,西方传统观念:,“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莱辛:,诗所表达的应是连续不断的行动,而造型艺术则应表达“固定的一瞬间”,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汉堡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