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pdf
6页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首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论文强军兴核服务社会 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中核4 0 4 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晓丹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即原核工业四O 四厂,是根据国家发展核武器的需要,于1 9 5 8年定点建设的特大型核工业联合企业四的创建和发展,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为核科技、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共和国成立6 0 周年以来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不断地创造着非凡的奇迹,而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核部件研发基地的四O 四,更是在这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五十年的风雨砥砺,四O 四走过了艰苦创业、保军转民、调整改革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现如今已迈上了创新发展新阶段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四四五十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奋斗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创业史五十年的历炼,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也使我们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一、艰苦创业铸就两弹伟业艰苦创业时期,四四第一代创业者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在大漠戈壁上,为国家核事业的迅速崛起,为振国威壮军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一) 艰苦创业建基地1 9 5 7 年1 月,由文功元、周秩负责的8 0 0 联合企业( 即四O 四) 建厂筹备处在北京正式成立1 9 5 8 年5 月邓小平同志批准了厂址选择报告从1 9 5 8 年1 0 月到1 9 6 4 年初,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人员,由于企业的特殊性质,所调人员几经严格的政审关,必须历史清楚,政治思想可靠,工作表现好,技术素质高来自全国2 8 个省、市、自治区的数万人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满怀着革命的豪情,扛着简单的行李,奔赴戈壁,开始经历着他们人生中最为艰苦和难忘的岁月在建设工地,第一批创业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在戈壁滩上搭起第一顶帐篷,缺少帐篷,便挖地窝子,住干打垒当时戈壁的风要比现在大得多,刮得勤,有时侯刮起十二级狂风,常常把帐篷、车辆整个掀翻、刮跑曾有两位女同志连人带帐篷被刮丢,出动一百多人才找到由于地处偏远,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吃水要用汽车往返5 0 多公里从玉】9 0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门镇拉来,定量分给职工,一盆水,要先洗脸,再洗衣服,最后用来和煤缺水严重时,只得把供空压机用的冷却水分给大家,每人一勺真是滴水贵如油从三月初的风沙严寒到七月底的盛夏酷暑,他们要不分昼夜地奋战在茫茫戈壁上。
帐篷掀翻了,支起来,用水困难,咬紧牙关坚持着,创业者们像大漠戈壁上坚忍不拔的红柳,刮不跑,旱不死,牢牢地在戈壁上扎下了根为了确保物资运输,干部、工人一道徒步去火车站搬砖运瓦;施工队伍迎风沙,冒烈日破土动工;技术人员不讲任何条件,因陋就简,爬在床板和木箱上精心设计当时,工地的施工条件也十分简陋,机械设备缺乏,车辆少,工地上的大部分物资材料,全靠人拉肩扛运到施工点,1 6 公里长的专用铁路,就是这样用一根根枕木、一根根铁轨花了四个月时间抢建起来的只用两个月,通往厂区的第一条公路建成;时隔半年,第一条水线开始通水战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同志们以最大的热情,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在核基地上 二j 自力更生克难关核工业初建时期,为尽快解决原子弹的核装料,当时有两条技术路线同时在建设,一条是高浓铀路线;另一条是反应堆一后处理路线( 即钚线) 但在1 9 5 9 年以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停止援助,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的天灾人祸,基地困难万分厂党委一面向北京告急并赴新疆求援,发出“大搞代食品,节约用粮“ 的号召,一面想尽办法度难关,保人员、保基地经请示上级,将建在四0 四的全部工程分为一线( 即铀线) 和二线( 即钚线) ,明确提出突击一线,抓紧二线的方针。
部党组为核部件加工生产线的工程作了总体规划,成立了由袁成隆、刘淇生副部长负责的领导小组,要求四0 四采取设计、科研、生产、建设“四结合”的办法,两个月内完成工艺施工设计1 9 6 3 年,四0 四进入核部件研制的决战阶段厂党委广泛开展“拿出产品是最大的政治”的教育活动,全厂总动员,大战“八、九、十“ 三个月党委注重发挥政治优势,动员全体职工出满勤,要求大家“在试车前后,不拿出合格产品不请假,不探亲”,领导干部、党团员带头起模范作用四第一任总工程师姜圣阶,这位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在抢建工程当中,吃住在工地,坐阵指挥,夜以继日,三个月的“大会战”,从没休息过一个星期日在最关键的时刻,产品内部发现“气泡“ 现象,而时间迫在眉睫,各工序都已相继突破,唯独“气泡”这只“拦路虎”还没打掉,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拿不出产品,将严重影响第一颗原子弹的按期爆炸张同星与攻关组的同志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过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工艺,攻克了“气泡“ ,造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来自上海的高级技工原公浦,凭着娴熟的车工技术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完成了加工第一颗原子弹关键部件的最后工序,被人誉为“原三刀“ 。
三) 大力协同树丰碑四四不但在建厂时从东北、上海等老工业基地抽调了~大批懂技术有经验的人员,而且在1 9 5 7 年筹备建厂伊始就选派千余名大学生、技术工人、复转军人赴东北、上海、北京、洛阳等地实习锻炼,或与科研院所共同搞攻关搞研究这些同志返厂后都成为】9 】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各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一线工程的建设,先后得到了全国4 0 8 个厂矿、院校、科研单位的大力协同:原子能院、清华大学、北京九所等帮助我厂过技术关;大连五二三厂等帮助制造各种非标设备;上海化工厂等为我厂研制新材料;国防科委等为我厂协调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全国一盘棋,为四四大开绿灯仅用一年多时间将一线工程全部建成,一次试车成功,拿出了原子弹的核部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为使中国成为一个核武器国家,无数默默无闻的单位和人员做出了重大贡献和无私奉献1 9 6 4 年1 0 月1 6 日,全国亿万人民企盼的时刻终于来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它像一声惊雷震动了全世界,在祖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一线工程建成,铀弹爆炸成功以后,四0 四再接再厉,集中力量,开始二线工程建设针对反应堆后处理是一项规模大、设备多、时间紧迫、系统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四O 四集中优势力量,依靠群众打总体战,实行了设计、施工、生产三结合;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设计、制造、使用单位三结合的三个“三结合“ ,加强了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加快了工程进度。
承担制造任务的全国各有关单位,都以能为我国核事业出力而感到无比自豪,承担加工任务的有关单位,一听说是为核工业的厂子加工的,二话不说,先放下自已的工作,抢先为四O 四加工在整个二线工程建设当中,当时得到了全国8 8 个单位的大力支持正当反应堆工程进行试车的关键时刻,1 9 6 6 年3 月,邓小平总书记及李富春、薄一波、蔡畅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二机部副部长刘西尧的陪同下,来到四0 四厂视察,给抢建工程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1 9 6 7 年6 月1 7 日,由四四提供核部件的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实现了毛主席关于“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指示要求这是我国走自力更生、大力协同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 奋勇登攀新高峰二线建设是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要求极高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临近接尾和全面试车之际,“史无前例”的“文革动乱“ 波及到工地,中央军委对四四厂生产建设极为关注,针对我厂出现的派性武斗等政治事件,多次发来特急电报指出:“四0 四厂的安全生产是关系到我国国防建设的大事,全体职工都有保证工厂稳定生产和绝对安全的责任“ 并两次派调查组来平息风波在周总理和中央军委的直接过问下,全厂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广大职工忍受着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吃住在现场,做到生产不停,队伍不乱,为试车投产创造了条件。
1 9 6 6 年1 2 月,反应堆工程按着党中央和二机部的要求如期完成反应堆建成后,后处理工程建设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边设计边试验边施工,来自高校、研究院、设计院的同志与厂里的同志一道在工地现场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最终运用了自主研制的、当时国际先进的后处理工艺流程取代了前苏联方案并顺利建成了中试厂和大厂,及时拿出了合格产品至此,具备了钚部件的研制条件在钚部件的研制过程中,九院院长邓稼先等工程技术人员多次来四四,共商研制】9 2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计划通过艰苦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加工完成了第一个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钚部件随着钚部件热试验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上,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登上了新台阶钚部件研制成功不久,根据国家安排,四O 四又率先开展了新一代核部件的研制工作,并成功用于原理性热试验,使我国的核武器发展又前进了一大步从1 9 6 0 年开始核部件研制以来,四O 四先后为我国核试验提供了大量核部件,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军民融合再创事业辉煌 核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科技实力,广泛带动和促进了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四为核而建、以核为主、靠核发展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四四依托自身优势,在保证军品生产、科研的前提下,逐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民用产品,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发展之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外部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实力不断壮大 一) 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四四这块为两弹成功爆炸作出历史性贡献的核基地,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大型联合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四四坚持“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方针,牢固树立“强军兴核,服务社会“ 的核心价值观,以强军确保基地的地位,以壮大民品项目增强企业经济实力,由注重产品发展向注重产业发展和拓展产业链转变,积极推进资源重组整合,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五十年来,在“两弹”的研发生产中,形成和保持了系统配套的军工设施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四O 四还积极发展相关核民用项目,围绕企业长项( 核专业等) 、企业资源( 风力、土地等) 、主业上下游、生产、生活两个基地来做好民品积极开发利用风电资源、利用资质优势承揽工程项目、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核设备制造业,加大生产线改造力度,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建设一批精益、敏捷、现代化的生产线近年来,在总装备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有关部委的亲切关怀下,关系到四。
四生存与发展的生活基地搬迁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铀转化工程、上游取水工程、中试工程等相继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即将开展热试运行;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千吨/年铀转化生产线,大幅度地提高了铀转化产能利用率;完成了中放废液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工程、中低放固体废物转型站工程,逐步实现产业化,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核能发展、核然料循环以至整个核工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O 四在核燃料生产、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置、同位素制品、核辐射技术应用、核仪器仪表及压力容器制造等诸多领域不断探索研发,形成了“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 二) 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作为我国综合性的科研生产基地,四四更加注重核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五十年19 3强军兴核服务社会建设新型高科技核基地来,四四始终坚持核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发展原则,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利用企业在核科研设施、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攻克生产技术难关,提高和完善工艺技术,开创性地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重要的核科技研究成果,为提高核武器装备和核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结合核工业生产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四O 四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着手解决了多项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家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