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x
4页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文、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难点:朗读时的白文断句以及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教会学生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认识了两孩子,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慧,领会到了语言的优美。
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来认识另一个孩子──元方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一名学生上台书写课题,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什么意思教师利用课件,解读孩子会出现问题的“期”字:出示“期”字由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给出这个字偏旁的演变和批注学生总结“期”字的意思,得出题目正确的解释教师进一步追问:请学生们根据题目猜一猜文章会写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猜测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解题,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二)多方式朗读,感知内容带领学生多方式读文,理解内容,与最初对内容的猜测找异同点1.教师向学生展示课件《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白文(竖版)学生根据理解朗读断句,展示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讨论断句,各组展示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2.教师展示《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标点版(竖版)课件给学生学生自读,对照自己的断句,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根据词语的解释、句段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集体朗读之后挑战课文的繁体版进行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各组比读设计意图】根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概括故事教师设题: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提示:人物和事件。
)一句话: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4.明确题目作用将概括的内容与猜想内容比较,明确这篇文章真正主要写的是元方教师提问:题目和元方有什么关系呢?(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设计意图】理清人物的主次关系,明确题目的作用三)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1.整体感知元方性格《咏雪》中的孩子咏雪有智慧,善于表达,语言优美,所以被选入《世说新语》的《言语》门那么,本文中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不喜欢元方?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元方的特点元方特点:讲信明礼的、聪明的、不卑不亢,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良好家教)2.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教师提问:元方也像《咏雪》中两个孩子一样机智聪明,也是善于说话,但作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编入《言语》呢?本文重点是在说元方的语言精彩吗?教师课件给出本文的出处《方正》,解释什么是“方正”1)读文章,提取表现人物方正的句子学生读文章,找出描写元方语言、动作中表现方正的语句,填表格中,进行分析表述依据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这句语言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元方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他有良好的家教;对于有错在身,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还怒骂别人的友人,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别人,同时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可见他的“方正”之气。
依据元方语言中“家君”一词,作为谦辞的使用,体现元方的明礼进而引导学生找出友人的一个用词“尊君”,结合课后习题理解古代汉语中大量的谦辞和敬辞的使用设计意图】了解古代汉语中的“敬辞”与“谦辞”引导学生用表格中的两个字,概括元方方正的表现,学生能够提取“信”“礼”两个字,指明正是因为他讲信明礼,所以才将本文选入《方正》门2)运用朗读表演,表现方正如何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的元方的方正呢?请同学们用脚本批注的方法,从人物的表情、心理、语气、语速等方面,分析元方和友人的两次对话,之后学生个人展示,分角色小组展示,换角色演读展示,通过语气、节奏、重音等将人物的方正特点朗读出来举例:父亲的友人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一点儿错没有,于是怒目圆瞪、声调高昂、义愤填膺指责别人不失信,傲慢无礼对于自己不守时,避而不谈,把矛头都指向陈太丘,狂躁气愤地骂了陈太丘举例:元方很气愤,心想这人太缺德了,但是它没有急躁,而是冷静机智的回击父亲的友人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批注,最后,通过对话演读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3)探究动作,评析元方是如何做到方正的教师提问:既然元方为人很方正,那么对于“友人惭,下车引之”的举动,“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
学生能够言之有理的陈述自己的见解“失礼”“不失礼”均可四)把握主题,领会编者意图教师提出问题:《世说新语》中有众多篇目,编者为什么要选出自《言语》的《咏雪》和出自《方正》的《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让我们学习呢?这两篇文让我们有什么收获启示?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有年少聪明、智慧的孩子,有的孩子擅长优美的语言,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有的孩子正直、讲信明礼,有很好的道德修养编者希望我们新一代少年聪明智慧,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这是编者对我们的期待教师送给同学们的话:与诚信为伴,做品行正直的人!同礼节为友,传祖国文明精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六)布置作业1.背诵文章2.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3.阅读《世说新语》中《乘船》《孔融让梨》《望梅止渴》等小故事设计意图】强化积累,拓展阅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