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的概念(1).doc
4页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本章重点: 1.财政概念 包括: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财政的一般特征、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概念 2.财政的职能 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本节主要内容: 一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例题·单选题】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国家的出现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发展 答案:B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如此。
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由国家来组织进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具体包含了三层含义: 1.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 2.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 3.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例题·单选题】 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的主体是( ) A.企业 B.个人 C.国家 D.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是财政分配活动的决定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 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但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就现实的财政分配情况看,在财政收入中,既包括剩余产品价格部分,又包括职工劳动报酬部分,还包括折旧基金部分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 第四,其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社会公共需要包括的范围广泛,可以分为性质不同的层次: 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普及教育、基础科研、生态保护、卫生防疫、保健等 2准社会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等 3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电信、民航、铁路、公路、煤气、电力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等三公共财政理论 财政:西方通常称为公共财政、公共部门经济、公共经济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来说,公共产品具有如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或者社会集团享用典型事例如“国防” 2.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者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典型事例如“灯塔”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者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者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免费搭车者”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总结: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自然延伸: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公共产品举例:国防、灯塔、环保、防疫、公安 【例题·多选题】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E.外部效应性 答案:BC 解析:在公共产品的四个特征中,其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是自然延伸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