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北师大研究生考试《古文字与文言文阅读》试卷及答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456126
  • 上传时间:2017-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4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文字与文言文阅读/唐宋诗词研究考试试卷古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1×10=10 分) 1. 《诗经》的“六义”是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2.司马迁称《史记》的写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 3.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慷慨而多 气也这几句话评论的对象是 建安文学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是 《拟行路难》18 首 5.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6.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司空图 7.宋初西昆体的主要代表诗人有三位,他们是 杨亿、刘筠、钱惟演 8.宋代被誉为“集大成”的词人是 周邦彦 9.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评论的是 关汉卿 10. “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评论的是 《三国演义》 。

      二、解释名词术语(5×4=20 分) 1.赋、比兴 答: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2.永明体 答:“永明体”亦称“新体诗” ,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3.变文 答: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伍子胥变文》等4.桐城派 答: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部分地区) ,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三、简答题(10×2=20 分) 1.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内容与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答: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无题诗,其中著名的有《无题》 、 《锦瑟》等他的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多抒写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有的则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体验,有的则抒写怀才不遇的失意他的无题诗朦胧缅邈、旨意隐秘,善于摄入仙道形象,使无题诗蕴蓄着一层仙道情韵艺术上表现为一种深情缅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2. 《儒林外史》一书的讽刺特点答:《儒林外史》一书的讽刺特点是“戚而能谐” 、 “婉而多讽” 古文字与文言文阅读”考试题(共 50 分)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小篆—— 小篆又叫篆书,本来也是战国文字的一种,但是它被延用到秦汉时代。

      2、隶书—— 隶书出现于战国晚期的秦国,秦汉时期延用下来,汉代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主要书体3、形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 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4、战国文字五系说—— 将战国文字按照地域与国别的不同分为齐国题铭” 、 “燕国题铭” 、“三晋题铭” 、 “楚国题铭” 、 “秦国题铭” ,五个部分进行分类和研究的学说 5、右文说——训诂学上一种主张从声符推求字义的学说宋人王圣美首倡这种学说认为,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由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类范围因为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侧,所以人们称这一学说为右文说右文说偏失研究方向,内容颇多舛误,但对于形声字起源研究,有一定研究价值二、说一说“隶变”发生的时代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意义 (10 分)答:秦代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三、从记载文字的材料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哪些种类?(10 分)答:二十世纪初叶,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一篇文章中将战国文字分为两部分:西土文字与东土文字后来, 唐兰先生表达了相同的主张,将战国文字分为秦文字和六国文字战国文字二分法使人们对战国文字的认识得到深化,直到今天仍有它的应用价值五十年代末, 李学勤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将战国文字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以一个国家代表这种划分方法后来被学术界接受并改进,形成“战国文字五系说”:秦系、楚系、齐系、晋系、燕系比起“二分法”来, “五系说”对战国文字的分析更为精密科学 “五系说”的提出,不仅为战国文字的考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战国时期文化分布的认识四、 “六书”中的“造字之法”和“用字之法”是怎样提出来的?(10 分)答:“六书”中的每一种以八个字为定义,并举二字为例,精炼、工整,但有些方面表述并不是很明确后代学者关于“六书”有很多的解释,其中争论最多的是“转注” ,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学者们达成了共识从宋元到清代,文字学家们对“六书”进行研究,逐渐认识到, “六书”中前四书的运用产生新的字形,被称为“造字法” ,后二书的运用不产生新的字形,被称为“用字之法” ,这就是所谓的“四体二用”说。

      五、形声字有两个怎样的不同来源?(10 分)答:形声字从结构上来看都是一形一声,仔细考察起来,却有两个不同的来源 (1) 同音假借字附加形旁形成的形声字 这里说的假借,是指在早期的文字使用中,语言中有了这个词,而文字中没有这个字,就借用同音的字来写这个词,这就是“六书”中的假借假借在古代的某个时期十分盛行但假借虽然解决了有词无字的问题,用得多了,却容易造成表达上的混淆例如: (2) 记录同源词的字附加形旁形成的形声字 词汇在语言中不断地使用,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便造成了词义的引申,一个词的词义不断引申,发展,便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同一词兼有的词义太多,在表达时不能确指哪一词义,也存在不清晰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人们也采取了在原有的字上附加形旁分化的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