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在做的工作.docx

400页
  • 卖家[上传人]:尘土
  • 文档编号:60319795
  • 上传时间:2018-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24KB
  • / 40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在做的工作目 录前 言一、招人讨厌的哲学二、征服者三、护教先锋四、神的天下五、异教徒们六、神们自己七、天国王朝八、信仰与反叛九、奇怪的论调十、从怀疑开始十一、理性主义十二、形而上学十三、二元论十四、唯我论和目的论十五、寒冬夜行人十六、二虎相争十七、特立独行十八、旷世天才十九、机械论二十、决定论二十一、通往怀疑之路二十二、哲学怪兽二十三、还忘了一件事二十四、他!救世主二十五、康德的现实意义二十六、那个年轻人二十七、傲慢与偏见二十八、悲观主义二十九、评价叔本华三十、阴影中的危险三十一、瞧!这个人三十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十三、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三十四、科学君,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三十五、伟大的进化论三十六、进化论的影响三十七、辩证唯物主义三十八、英国段正淳三十九、生活在别处四十、逻辑实证主义四十一、实用主义四十二、科学说:我不信先验理性四十三、科学说:人的认识能力有局限四十四、科学说:我自己也不靠谱!四十五、实用主义的科学意味着什么四十六、非理性四十七、主观真理四十八、中国哲学四十九、暂时的结论前 言哲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在古希腊时代,哲学连物理都包括在内现代哲学的研究范围虽然缩小了,但也包括伦理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分支学科。

      但是——这些问题我们通通都不关心这本书里也不会写这本书很自我,我们只关心两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宗教能回答这些问题,但它的答案我们不信我们要用理性的方法,也就是哲学的方法去探索答案结果如何,咱们走着瞧吧一、招人讨厌的哲学1787年,一群美国人在费城的一个房间里日夜不停地争吵他们要做一件造福千秋万代的事情——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一部宪法应该说,他们的工作非常成功因为到今天两百多年以来,这部宪法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美国的制度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但可能很多人想不到,这部宪法还有一个奇特的副作用——它能彻底改变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看法关键是它的陪审团制度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从英国继承而来,历史也不短了,但要让咱们看来实在是古怪至极首先“陪审团”是一个误导人的翻译,英文原词没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约是“临时裁决委员会”在法庭上陪审团是负责裁决的主角法官才是陪衬,只能做做解释法律、引导庭审之类的服务工作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美国陪审团的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对他们的学历水平、法律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个小学水平、没学过法律的人,也能有权决定犯人是不是有罪所以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该不该破产的命运可能就掌握在一个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只喜欢喝啤酒看脱衣舞的蓝领工人的身上。

      咱们这里肯定会有不少人觉得,这不是乱弹琴嘛!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制度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保证每个案件的裁断都符合大众的道德观这能避免法律人士凭着专业优势玩弄法律条文,也能用来对抗失去民心的恶法所以至今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这事儿对哲学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另一个历史事件就像我们的圣贤是孔子一样,西方人也有自己的圣贤,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句话: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圣贤的牺牲当然是伟大的、悲壮的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这事广为后人传颂,不少艺术家都创作了绘画、戏剧来歌颂他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判死刑的注意,这个雅典陪审团不是贵族陪审团,不是宗教陪审团,是真正的人民陪审团在成员要求上,除了性别必须是男性以外,其他条件和美国今天的陪审团一样:都由普通老百姓抽签组成,不论职业,不论学历,不论官阶,只要是成年的雅典公民就行不难理解,理论上陪审团成员越多,断案就越客观出于成本考虑,今天美国的陪审团只有12个人审判苏格拉底的人民陪审团有多少人呢?500人多少人判苏格拉底死刑呢?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苏格拉底的案件常常被人当作“民主暴政”的例子。

      说明多数人的民主在错误的引导下也会作出邪恶的判决但要注意,法庭给了苏格拉底充分辩护的机会按照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录,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一一驳斥了所有控罪,发言雄辩有力,用词通俗易懂别说是当时的希腊人,就算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重读这份文献都会让人忍不住认同苏格拉底那么,人民陪审团坚持判苏格拉底有罪只能说明一件事:人民真的想让他死苏格拉底到底哪里得罪人了呢?按照后人的记录,苏格拉底这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问问题当然,他不是一般的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胀比如说,他问人家什么是正义,人家给了他一个答案后他不满意,他就不停地追问人家直到把人家问崩溃了他才收手咱们今天夸苏格拉底,说他这叫思想“助产术”,能帮助别人思考听着是挺不错,但问题是你考虑了被问的人的感受了吗?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人本来你在马路上走得好好的,苏格拉底突然从角落里蹦出来,抓住你问:“你说,什么叫正义?”你还以为这哥们是真的不懂呢你好心啊,你就耐心给他讲,正义是怎么怎么回事没想到,他话锋一转,突然抓住你话里的一个漏洞反问你:“你这样说不对吧?”不管你怎么回答,聪明的他总能不断地追问下去问来问去你肯定就崩溃了。

      但就算你想逃跑也没用按照惯例,他非得问到你满脸羞愧地承认自己啥也不知道,才能心满意足地放过你要是就你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假如身边还带着女朋友,带着奴隶和仆人,你说你还要不要面子了?说白了,苏格拉底没事就到马路上打击人玩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实际上,苏格拉底的追问方式已经包括了哲学思考的全部要素如果苏格拉底追问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那他就和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没什么区别了但是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这个当时雅典最有智慧的人,却以为自己最无知,乃至于他觉得自己的回答无足轻重,必须通过向其他人问问题的方式来求知这条“越聪明越谦虚”的规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方明明很聪明,还偏偏非常谦虚,那不是越发可气吗?当时有好事的人去神庙里占卜,问雅典在世的最聪明的人是谁神灵坚定地回答:就是苏格拉底,没别人了!要放在一般人身上,正常的反应是低调神灵这么夸你,你就应该谦虚两句:不不不,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永远是人民的小学生群众肯定夸你又聪明又谦和,皆大欢喜苏格拉底不,苏格拉底很无辜地说,我不觉得我聪明啊。

      然后他就到处找人辩论,美其名曰看看谁比我聪明问题是谁能辩得过他啊,聊两句就都崩溃了苏格拉底每次把人灭了之后,就恍然大悟说:哦,你没我聪明呀然后接着去找下一个人灭你说这种谦虚法,但凡有点自尊心的人,谁受得了?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在最后的审判中,雅典陪审团其实审判了苏格拉底两次第一次投票结果是280票对220票判有罪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审判里,还有不少人认同苏格拉底而且那时死刑还有商量根据雅典法律,苏格拉底可以拿罚款抵掏钱换条命,这好事儿谁不答应啊苏格拉底不缺钱,他虽然自己穷,但是他的学生和朋友有钱,而且他们都主动要为老师出钱出力但是苏格拉底本着知识分子的古板,以自己没钱为由,给陪审团出了一个非常低的赎罪价格而且他嘴上还不吃亏,在审判没出结果之前,还跟陪审团嘴硬说,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上天派来启发你们智力的,你们还想罚我?你们太幼稚!凭我给雅典的贡献,你们不但不应该罚我,还应该养我一辈子陪审团一听,好家伙,这太嚣张了这不是还没答应饶你呢吗?于是陪审团立刻重新投票这次投票结果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苏格拉底有罪,死刑,不能拿罚款抵后面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苏格拉底本来有机会跑,看守都让他的学生给贿赂好了,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继续硬到底——你们不就是想弄死我吗?爷就在这儿,爷让你们弄!然后他就被弄死了。

      这么看来,苏格拉底身上拥有好几条讨人厌的地方:首先总说人不乐意听的其次他还总占理,然后把你说服了吧他还在那儿狂谦虚最后还是一硬骨头简直把知识分子讨人厌的毛病都占全了要说雅典人民也够仁义了,本着劳动人民的憨实劲儿,没喊两句“砸烂苏格拉底的狗头”再一脚给踹进太平湖里就不错了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关键在于苏格拉底那永远质问的劲头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前言里说了,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哲学问题只有两个: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但关键是,这些问题宗教都已经回答了呀只要臣服于宗教信条,每个人不就可以立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获得人生幸福了吗?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遍地都是神庙,只要随便找个神仙信一信,困惑的时候找神职人员聊会儿天,一切人生问题不都轻松解决了吗?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讨厌分子们在干什么?他们在破坏这一切!他们坚持说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认为自己无知,不肯拿出答案这等于把劳动人民从宗教的温柔乡中一把拖到了现实的冷地里,任老百姓在旷野中哭天嚎地,他们还撒手不管了!所以哲学既讨厌又无用要不是雅典人民本着物尽其用的节省精神,生生给哲学找出一用处来,哲学还真就没理由被保留下去了。

      雅典人民找出一个什么用处呢?长面子奢侈是什么?贵而无用就叫奢侈而哲学这玩意超级无用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听说你是学哲学的,都狂羡慕人家想:这人家里得多富裕才敢往哲学身上糟践钱啊因此雅典人也以哲学为荣哲学家们只要关起门来讲课著书,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到处出来讨人厌,那雅典人民还是很欢迎的这就好像今天有个学哲学的朋友,如果他逮谁跟谁聊专业,人家聊电影他非跟人家说康德,别人肯定都觉得他是神经病、装逼犯,都不理他了相反,如果他把对哲学的思考压抑在心里,表面上就跟普通人一样饮食男女,偶尔再开开黄色玩笑,大伙就能跟他坦然相处了没准还会以认识他为荣,到处跟人说:“瞧,我这哥们儿是学哲学的!”就像他知道哲学是怎么回事一样雅典人民对于哲学的态度,可以从柏拉图的生活变化上反映出来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时候,柏拉图才二十几岁听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柏拉图又生气又失望,心说雅典人竟然是这么一群无知又残忍的暴民于是他离开了雅典,满世界旅游去了十几年后,周游够了的柏拉图发现雅典人民对哲学其实不是很排斥他又回到雅典,在雅典附近开了一所学校,叫柏拉图学院柏拉图一直在学院里关起门上课,雅典人民也就接受了但接下来的变化谁也没想到。

      二、征服者我们的课本讲学术史的时候,大都把学术的发展写成理所当然历史上每代学者都付出一份努力,把前人的成果加高一点点只要假以时日,科学终能有所成就但这是胡说尤其是哲学哲学的发展非但不是一马平川,反而在好几个世纪里都处于命悬一线的危险境地一不留神,哲学前辈们的努力就会从地球上绝迹为啥呢?说来有点搞笑,关键原因不过是那薄薄的纸古希腊人主要使用石板和从埃及进口的莎草纸写字,稍晚一点有了羊皮纸和牛皮纸总之这些纸张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不容易保存而且因为羊皮纸牛皮纸很贵,一些人为了省钱,会把他认为不重要的书上的字刮掉,再重新用,这进一步加重了对书籍的破坏偏偏古希腊又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书籍只能留下有限的几份拷贝在蔡伦出手拯救这世界之前,只要一把大火、一场战乱,可能一部名著就会从此泯灭更何况,哲学还是各学说中最无用的一种实用的技术想留下来很容易政权更迭,医生铁匠工程师都不会失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