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_史记_疑难词语解诂.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7478744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3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9年第2期47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2期(总第83期)《史记》 疑难词语解诂杨 琳(南开大学 文学院, 天津 300071)豆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云 : “躁者有馀病, 即饮以消石一齐, 出血, 血如豆比五六枚 ” 这里的 “血如豆比五六枚” 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迄无共识 日本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 在 “豆” 下断句, 引冈白驹之说曰 : “比, 比年之比 ” “比年” 在古汉语中既有连年之义, 又有最近几年的意思, 冈白驹当指连续之义, 盖谓连出五六滴血1978 年, 徐复先生在为编纂 《汉语大词典》 而举行的会议上提出 “豆比” 即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中所说的 “豆逼” , 是小豆的异名[1] 《汉语大词典》据此说立有 “豆比” 一词 二十多年后, 徐复先生在给 《蒋礼鸿集》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写的序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补证 序中说 : “七十年代末, 余与蒋君参加 《汉语大词典》 黄山会议, 会中余作 《通假字质疑》 报告, 共举八事 蒋君谓余曰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血如豆比五六枚’ ,自来解者多误, 此说足破疑滞矣……二十年后, 余检 《广韵》 入声二十四职 : ‘皀’ 与 ‘逼’ 同为彼侧切。

      可称一脉相承, 无遗蕴矣 ” 方有国先生认为 《颜氏家训》 中所说的 “豆逼” 是个方言词,未可与 《史记》 中的 “豆比” 相牵附, 而且汉代典籍中 “豆比” 一词也找不到第二例, 所以 《史记》 中的 “豆比” 不是词 方先生认为 “比五六枚” 应该连读, “比” 是将近的意思[2]“豆比” 非 “豆逼” , 方文所辨甚是 然方文释 “比” 为将近, 也未见确据 “比” 之近义是指亲近或靠近, 是动词, 将近义则是副词, 《汉语大字典》 、 《汉语大词典》 等辞书中没有这样的义项,方文也没有举出例证, 故方文所释仍属可疑我们认为 “比” 应该是 “类” 的意思 《玉篇》 : “比, 类也 ” 《后汉书•杨震传附杨赐》 : “ 《中孚经》 曰 : ‘蜺之比, 无德以色亲 ’ ” 李贤注 : “比, 类也 ” “蜺之比” 即蜺之类的动物 “如……比” 是古汉语的一种表示比喻的句式, 意思是 “像……一样 (之类) ” 例如 《史记•樊哙列传》 “赐上间爵” 集解 : “孟康曰 :不在二十爵中, 如执圭、 执帛比也 ” 意为上间爵跟执圭爵、 执帛爵一样, 都不在秦制规定的二十级爵位之中。

      《世说新语•排调》 :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 曰 : ‘王敦、桓温, 磊砢之流, 既不可复得, 且小如意, 亦好豫人家事, 酷非所须 正如真长、 子敬比最佳 ’ ” 末一句的意思是就像真长、 子敬之类的人最好 又 《假谲篇》: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 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 甚有姿慧, 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 答云 : ‘佳婿难得, 但如峤比云何?’ ” “但如峤比云何” 是说就像我温峤一样的人怎么样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一旦临小利害, 仅如毛发比, 反眼若不相识 ” “仅如毛发比” 是说仅仅像毛发一样的小利害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辽主问曰 : ‘闻中朝有党进者, 真骁将, 如进之比凡几人?’ ” 《史记》 中的 “血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48如豆比五六枚” 应理解为 “像豆子一样的血五六滴” , 如此则文从字顺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云 : “二世元年七月,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屯大泽乡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 “次当行” 之意三家注无说, 盖以为其意明了, 无庸辞费。

      然今人理解则颇有歧异 王利器主编 《史记注译》 (三秦出版社 1988) 云 : “皆次当行 (háng) , 都被编入被罚守边的队伍 次, 编次 行, 队伍 ” 张大可 《史记全本新注》 (三秦出版社 1990): “次当行, 按户籍编次在征发之列 ” 此解 “次” 为动词编次,“行” 为行伍、 队伍,“当” 字则没有着落 王伯祥 《史记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注云 : “次, 编次 当行, 当在征发之列 次当行, 被编入適戍的队伍 ”此解 “当” 为应当,“行” 为队伍, 那么 “当行” 就是 “应当的队伍” , 意不可通 《中华活页文选》 (合订本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注 : “皆次当行, 按照编次, 都轮到应征出发 次, 编次 行, 出发 ” 此解 “次” 为名词编次, “当” 似解为应征 《古代散文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3 年版):“皆次当行, 按照征发的编排次序, 都应当前往 次, 编次 ” 此解 “当” 为应当, “行” 为前往词义训释如果就事论事, 往往是非难明 其实在古代汉语中, “次 + 当 + 动词” 是一个常见的句式 如 《汉书•孙宝传》 : “帝舅红阳侯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 颇有民所假少府陂泽, 略皆开发, 上书愿以入县官。

      有诏郡平田予直, 钱有贵一万万以上 宝闻之, 遣丞相史按验, 发其奸, 劾奏立、 尚怀奸罔上, 狡猾不道 尚下狱死 立虽不坐, 后兄大司马卫将军商薨,次当代商, 上度 (越过) 立而用其弟曲阳侯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 又 《谷永传》: “平阿侯谭年次当继大将军凤辅政 ” 又 《匈奴传下》: “乌珠留单于在时, 左贤王数死, 以为其号不祥, 更易命左贤王曰 ‘护于’ 护于之尊最贵, 次当为单于 ” 又 《元后传》: “商薨, 吊赠如大将军故事, 谥曰景成侯, 子况嗣侯 红阳侯立次当辅政, 有罪过, 语在 《孙宝传》 , 上乃废立, 而用光禄勋曲阳侯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岁余益封千七百户 ”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以兄弟言之, 右谷蠡王次当立 ;以子言之, 我前单于长子, 我当立 ” 这些例句中的 “次当 ×” 都是按次序应当做某事的意思 也可以说成 “以 (于) 次当 ×” 如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初, 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 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 单于欲传其子, 遂杀知牙师 ” 又 《耿弇列传》: “国字叔虑,……父况卒, 国于次当嗣, 上疏以先侯爱少子霸, 固自陈让, 有诏许焉。

      ” 显而易见, “次” 都是按次序的意思 所以 “次当行” 的 “次” 理解为动词编次不合文例, 是错误的当行” 的说法也有其例可资比照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为郎数岁, 会唐蒙使略夜郎、 西僰中, 发巴蜀吏卒千人, 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 用兴法诛其渠帅, 巴蜀民大惊恐 上闻之, 乃使相如责唐蒙, 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檄曰 : ‘……今闻其乃发军兴制, 惊惧子弟, 忧患长老, 郡又擅为转粟运输, 皆非陛下之意也 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 亦非人臣之节也 ’ ” 这里的 “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 是针对 “发巴蜀吏卒千人, 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 而言的, 是说那些被征发的应当前往服役的吏卒有些人逃亡了, 有些人自相残害 又 《外戚世家•窦太后》 : “窦太后, 赵之清河观津人也 吕太后时, 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 各五人, 窦姬与在行中 窦姬家在清河, 欲如赵近家, 请其主遣宦者吏 : ‘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 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 诏可, 当行 ” 这是说窦姬应当去代地 《陈涉世家》 中的 “当行” 与上面这两个例句中的 “当行” 没什么区别, 即应当前往之意。

      那么 “次当行” 的 “次” 具体指什么次序呢?《汉书•晁错传》 载晁错上疏云 : “臣闻秦时北攻胡貉, 筑塞河上 南攻杨粤, 置戍卒焉……杨粤之地, 少阴多阳, 其人疏理, 鸟兽希毛, 其性能署 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 戍者死于边, 输者偾于道 秦民见行, 如往弃市, 因以谪发之, 名曰2009年第2期49谪戍 先发吏有谪及赘壻、 贾人, 后以尝有市籍者, 又后以大父母、 父母尝有市籍者, 后入闾, 取其左 发之不顺, 行者深怨, 有背畔之心 ” “秦民见行” 及 “行者” 之行跟 “次当行” 之行是一个意思, 指前去服兵役 从这段话我们知道, 秦王朝征发兵役遵循着由低贱到尊贵的顺序 先征发有罪的官吏、 奴仆及商人 ;如果这些人不足, 就征发以前曾经是商人户籍 (现在已经不是了) 的人 ;本人为 “尝有市籍者” 不足, 再征发父母、 祖父母 “尝有市籍者” ;再不足就轮上闾左服兵役了 闾指闾里, 是居民区 左指贫贱之家 秦汉时期尊右卑左, 故称富贵人家为 “右姓” 、 “豪右” 、“右族” , 与此相对之贫贱人家则为左 不少人把 “闾左” 理解为闾里左边住的人家, 这是讲不通的 因为闾里是自然形成的村落, 未必有明确的左右分区。

      岑仲勉先生谈到 “闾左” 之名时说 :“余尝旅行内地, 见夫穷乡僻壤, 依山作宅, 常无里门之置 黄河沿岸, 或且穴居, 古人未必远胜于今人也 即有里门, 而七歪八落, 各倚一方, 从何得别闾左闾右乎?秦之谪发, 志在守御, 要当择其丁壮, 次及老弱 若不问其年龄强弱, 唯举居里闾之左者先发之, 秦虽不道, 兵备实强, 断无如是失算也 然则闾左当犹闾阎之谓 ”[3]闾左谓闾里之左姓, 闾里之贫贱人家 古代一般将百姓分为四种, 称为 “四民” 《汉书•食货志上》 : “士农工商, 四民有业 学以居位曰士, 辟土殖谷曰农, 作巧成器曰工, 通财鬻货曰商 ” 其中商的地位最低, 秦王朝谪发的主要就是商人及其子孙 比商人地位高一点的就是工匠和农民 从 《陈涉世家》 的记载我们知道, 陈胜属于 “闾左”之人, 而陈胜 “尝与人佣耕” , 可知其身份是农民 农业是立国之本, 所以不能将农民都征发去戍边, 只好从中找那些有 “前科” 的人, 这种人政府可以以谪罚的方式征发去戍边, 故谓之 “谪戍” 若是正常的兵役, 用不着谪戍的方式《史记•大宛列传》 载西汉征发兵役有所谓 “七科適 (谪) ” ,张守节正义引三国魏张晏曰 : “吏有罪一, 亡命二, 赘壻三, 贾人四, 故有市籍五, 父母有市籍六, 大父母有市籍七, 凡七科。

      ” 跟秦王朝的谪发顺序基本上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是汉承秦制总之,“次当行” 的确切含义是 “按照征发的次序应当去服兵役” , 其他的解释都是不合适的与皆《史记•陈涉世家》:“数日, 号令召三老、 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这里的 “与” 字不好理解《汉语大词典》 在 “与” 的 “使” 义下举此为例, 文意未谐 《古代汉语》 教材 (修订本,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 注为 : “通 ‘举’ , 全 ” 这样一来 “与皆” 就是同义连文 “举皆” 连文在宋代文献中确有其例 如宋吕本中 《春秋集解》 卷二十五 : “二十有四年, 春王二月丙戌, 仲孙貜卒, 婼至自晋《左氏传》:晋士弥牟逆叔孙于箕, 叔孙受礼而归 吕氏曰 :婼不言叔孙, 前见也 刘原父以谓二传不言叔孙而公羊独言叔孙, 似是圣人本意, 因遂以为可褒而褒之, 世儒说经之凿, 举皆类此 ” 《朱子语类》 卷五十二 《孟子二》: “又问后面说集义所生, 这个养气底规模如何下手, 都由酬酢应接, 举皆合义 ” 但在南北朝以前的典籍中未见有连文现象, 所以把 《史记》 中的 “与皆”理解为 “举皆” 不符合训诂应遵循的共时性原则 韩兆琦 《史记选注集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注为 “ ‘与’ 字疑衍文” 。

      衍文说固然省事, 但缺乏依据 《史记•高祖本纪》 中还有一个“与皆” 并用的例句 : “还攻胡阳, 遇番君别将梅鋗, 与皆降析、 郦 ” 日本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秘阁本、 古钞本 ‘皆’ 作 ‘偕’ ”《汉书•高帝纪》 即作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大洲和大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地图的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海陆变迁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气候(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土地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水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交通运输+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多样的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农业第一课时导学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