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微生物实验报告.doc
4页食品微生物 实验报告正常值: 阴性,即无致病菌生长临床意义: 当真菌进犯人体后,医生将按它们对人体的进犯部位来划分,因此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主要会引起皮肤粘膜等 浅表感染;深部真菌那么可进犯全身器官和组织,如严重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致死性疾患引起这些疾病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热带念珠菌等异常结果: 真菌检查方法常采用直接检查(包括不染色直接涂片镜检、负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和真菌培养异常结果如下: 1.涂片找到真菌菌丝和孢子2.检出新型隐球菌,可见于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或肺部感染,也可进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淋巴结及肠道等处,由肺经血行播散时可进犯所有脏器组织不管发生哪类隐球菌感染,最后中枢神经系统终将受染3.检出真菌(包括深部真菌和浅部真菌)深部真菌指进犯表皮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原真菌、条件致病真菌,包括隐球菌属、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暗色孢科真菌、曲霉菌、毛霉菌浅部真菌指寄生或腐生在表皮、毛发、甲板等部位的真菌所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称为癣,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需要检查的人群: 有疑似真菌感染病症的患者黄曲霉毒素如何检查?检测黄曲霉M1的方法一般就是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这两种方法。
前一种方法主要使用到高效液相,后一种使用的是酶标仪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费用高试用繁琐,所以如今市场上检测黄曲霉M1主要还是用的后一种方法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及掌握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测定方法〔2〕理解大肠杆菌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意义实验意义:〔1〕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2〕大肠杆菌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实验原理:大肠菌群〔coliforms〕: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利用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予以别离制作三种不同梯度的培养液管和培养皿,分别为10-1,10-2,10-3稀释原液进展科学的计数统计,通过查表MPN分析^p 得出结论粪大肠杆菌还具有耐热的性质,故其鉴定培养基置于恒温水浴中再检测其阳性与否实验根本过程:提取待测样品,分别制作成三个不同稀释倍数样品培养皿〔一个对照培养皿〕,三支不同梯度稀释的样品试管液在培养后观察各组实验效果,分析^p 得出结论再进一步进展各种验证,以确定结论实验数据记录与实验讨论:我们是第六小组,负责测试牛奶中的大肠杆菌数值在第一轮的三组稀释培养试管中,数值如下:不同稀释倍数 10 100 1000 对照组 培养所记菌落数 5 0 0 7根据上数据查检索表可得每ml菌落总数约为 5_10-1=50cfu_ml-1一般水水中菌落总数与水清洁程度的关系水的类别菌落总数(cfu/ml)最清洁水10~100清洁水100~1000不太清洁水1000~10000不清洁水10000~100000极不清洁水>10000050 cfu/ml属于 10~100 是最干净水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菌落总数甚至比样品1还多。
推测可能原因是在制作对照组培养皿是被污染,操作不当等各种原因导致〔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1ml水中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个〔≤100cfu/ml〕〕根据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实验可得实验稀释标号 10-1 10-2 10-3实验结果 — — —结果显示三支试管 均为阴性无任何产气,产酸现象故认为样品中大肠杆菌结果为阴性MPN 100ml〔g〕300 符合第一项标准菌落总数小于1_10 cfu/ml由于实验结果测得样品中大肠杆菌阴性,故后续实验我们使用第七组的阳性样品继续检测由此验证样品牛奶〔伊利牌〕完全合格后续试验使用第七组屠宰场井水首先抽样阳性试验样本细菌至伊红美蓝培养基划线培养由于大肠杆菌产酸与伊红美蓝发生化学反映呈现出金属光泽的蓝黑色在取菌落至乳糖胆盐培养皿中,继续培养验证另一方面去样制作革兰氏染色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理应看到染色为红色我试验时不知何故看到染成紫色不过染色时间与真正实验有所出入,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控制,可能造成效果的偏向吧观察效果图最后再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试验乳糖胆盐培养液中,发酵倒管 有气泡产生那么为阳性;无气泡那么为阴性试管液为蓝色那么为阴性;黄色那么为阳性,以此判断。
亦进一步将样品参加EC肉汤培养于44度恒温水浴锅中,假设实验结果为阳性,那么为粪大肠杆菌阳性结果假设为阴性,那么为粪大肠杆菌阴性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