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用气象信息,构筑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研究利用气象信息,构筑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 【摘 要】新疆是一个各类自然苦难发生频繁的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苦难主要发生区,这对于我区畜牧业的进展是极为不利的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进展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畜牧业防灾减灾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有效的利用气象信息服务来做好牧区防灾减灾工作已刻不容缓文章对气象信息在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自然苦难对畜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气象信息为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供给服务举行了有效探讨,提出了畜牧业生产中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气象信息;利用;畜牧业;自然苦难;防灾减灾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开阔的自然草原,悠久的牧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优势,使新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各类自然苦难发生频繁的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苦难主要发生区全区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市),占总数的68%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进展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使草原生态养护、动物疫病防控、牧业防灾减灾和畜牧业生产保供应、保安好、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管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防灾减灾意识,重视研究利用气象信息,加强防灾减灾才能创办,对抗拒各类畜牧业自然苦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好和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进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1 气象信息在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畜牧业的进展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成分的联系从新疆畜牧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来看,草食家畜养殖的生产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照旧取决于天气,受气候影响的制约因素很大气候环境是草食家畜生产的重要外界条件,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及变化特点抉择着该区域牧草植被生长与恢复以及载畜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牲畜品种和产品质量水平动物疫病的流行也往往与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有关同时,气候条件也是引发草原火灾、蝗虫鼠害等苦难的条件 新疆地域开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自然苦难频繁宏大农牧区夏季干旱火热,冬季持续酷寒,冬春季酷寒多风雪,对长期处于靠天养畜状况的牧区草原畜牧业造成的影响较大,是草原畜牧业气象苦难的主要发生区新疆畜牧业自然苦难主要是雪灾、干旱、低温、火灾、虫鼠害、毒害草等,这些是引起草原生态破坏、畜群掉膘、感染疫病遭遇损失的重要理由更加以冬、春季节寒潮风雪苦难对畜牧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据历史资料记录,截至上世纪90年头,新疆牧业生产先后遭到8次较大的自然苦难,分别是1954年、1960年、1963年、1966年、1969年、1974年、1977年和1985年,均造成上百万头牲畜死亡。
其中仅1966年的风雪苦难就使全疆牲畜死亡363.32万头,占当年年初牲畜存栏数的13.5%196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雪灾损失牲畜近8O万头(只),占当年牲畜存栏的40%,畜牧业生产几年都难以恢复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生产根基和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新疆牧区防灾减灾体系创办对比滞后,抗拒中强度持续性苦难才能极其薄弱,其突出表现在为应对牧业重大自然苦难的应急机制不完善;牧业苦难监测预警评估体系不健全;草原牧区防灾根基设施创办滞后因此,在畜牧业生产管理实践中,研究气象条件与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包括研究气象条件对畜禽生育、引种、疾病防治、放牧和舍饲、牧草生长以及畜禽产品的品质和草原火险虫鼠害发生等的影响,是农业气象研究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筑畜牧业重大自然苦难防控体系创办和制订畜牧业进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2 自然苦难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2.1 雪灾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雪灾是新疆畜牧业冬春季最主要、影响最广、破坏力最大的气象苦难更加是冬春季节,假设展现频繁的降雪天气过程,加之雪后强降温,其危害极其严重一是由于积雪掩埋草场,家畜无法采食,得不到草料补充,造成膘情下降,抗争才能降低。
其次,假设降雪多、积雪深、时间长,会给冬春季转场带来困难,影响保胎保膘,造成母畜流产,老弱病残畜伤亡,畜牧业生产根基遭到破坏三是大雪往往封路、封山,给交通运输、邮政通讯,抗灾救助造成影响如2022年入冬以后,受多重苦难持续叠加影响,新疆北疆区域牧业普遍受灾,牲畜放牧困难,草料消耗急速,道路多数中断,瘦弱畜急剧增加,重点地区牲畜死亡急速增加,棚圈大量倒塌,严重要挟到牧民正常生产生活全区共有9个地州31个县(市)52万牧业人口受灾,占全区牧业人口的45%,占当地牧业人口的75%,受灾草场面积达8000000hm2,占灾区冬草场总面积的92.3%,受灾牲畜661万头(只),占当地牧区牲畜总头数的70%以上据统计,2022年,全区因灾死伤牲畜10.1万余头(只),牧业直接经济损失12400余万元由此可见,雪灾具有苦难影响面广、灾情进展急速的特点 2.2 干旱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一是影响牧草返青、牧草产量及牧草品质干旱时,自然牧草的正常返青时间普遍推迟,导致青草期缩短严重干旱发生时,牧草生长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牧草品质及产量二是影响畜产品质量,严重时会危及家畜的生存干旱缺水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家畜的能量转化受到抑制,危及逐水草而居的自然放牧群众和家畜的生存,概括表现为干旱年份的畜产品产量和质量远不如常年。
三是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进程展现连年干旱不仅会加剧草场退化和草原沙漠化进程,还会对人工草场创办和自然草场的革新不利,从而影响草场载畜量、牧草产量和牧草品质 2.3 气候条件对草原虫鼠害苦难发生的影响 草原虫鼠害苦难的大面积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合其生长发育繁殖的气象气候条件草原上害鼠的发生使植被布局发生变化,笼罩度降低,牧草产量与质量下降,载畜量裁减,造成沙土流失新疆每年因鼠害危害发生面积在4666667hm2左右新疆草原上以蝗虫为主的草原害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等特点,每年虫害危害发生面积在2000000hm2左右虫害发生除直接造成牧草损失外,有些害虫还是传播牧草病害的媒介2022年,由于受奇怪气候和草地生态恶化等因素影响,新疆蝗虫鼠害呈中度偏重发生,涉及60多个县(市),其中,蝗虫害危害面积2064667hm2,严重危害961333hm2万亩;草原鼠害危害面积5167333hm2,严重危害2345333hm2,发生面积涉及70%的县(市) 2.4 气候条件对草原火灾发生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和林草相依的生物性特点,新疆是发生草原火灾对比严重的区域,在自然草原中易发区占1/3。
草原火灾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而且给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以及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成预料的损失 2.5 气候条件对草原毒害草发生的影响 气象因素条件与生产方式是造成毒害草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理由2022年,新疆草原毒害草发生面积6710000hm2,严重危害1997333hm2其中,牧草病害发生110667hm2,严重危害50000hm2,直接经济损失达87.7万元 3 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畜牧业生产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条例》公布施行以来,自治区畜牧厅把实施《条例》作为开展畜牧业抗灾保畜、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好、养护与创办新疆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进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我们按照自治区《新疆气象苦难应急联络员会议制度》要求,积极与自治区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指导畜牧业抗灾救灾、开展草原火险、蝗虫鼠害气候条件趋势的预料分析和部署牧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气象科技在促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进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1 加强协作,信息沟通 多年来,自治区畜牧厅特别提防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信息沟通,加强与自治区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监测预警合作工作。
如在草原防火方面,早在1997年就与自治区气候中心签订了《遥感技术专项服务合同书》,2022年与自治区气象台签订了《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工程》合作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自治区气象台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制作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逐日预报,并举行实时服务自治区气候中心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采纳处理地球观测卫星资料,对全疆及邻近地区草原火情举行遥感监测,供给展现火点的经纬度及火情遥感专题图,供给每年春秋两季的草原火情趋势预料及年度总结等,在对全区草原火险气候条件、天气等级趋势预料分析及动态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气象信息,合理安置生产 我们充分利用自治区气象部门《气象早报》、《十每日气预报》、《新疆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等信息资料,为各地开展畜牧业生产筹划安置,分析气象条件与畜禽疾病防控流行、气象条件与牧草生长变化、气象条件与加强饲养管理要求等方面,定期举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天气变化趋势分析和预警工作,巩固抗拒气候苦难风险的才能 3.3 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指导畜牧业防灾救灾工作 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主动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信息互通与业务合作一是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对可能展现的苦难性天气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措施,利用播送等媒介,确保信息能够实时通知到农牧户。
二是加强对牧区牧民的宣传教导工作,使干部群众抑制麻痹幸运心理,充分熟悉气象信息在防灾救灾和指导安置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措施,搞好防灾救灾物资贮备三是要求各地制定抗灾保畜预案工作同时,还要严格监视检查制度,把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进展 3.4 巩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畜牧业防灾体系创办 3.4.1 加强对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求各级畜牧部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关口前移、“防”字当头,千方百计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紧密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切实加强领导,提防与气象部门协作合作;加大工作力度,一旦展现牧业灾情,实时有序地启动抗灾保畜预案;要着力做好可能展现的倒春寒、强风雪、强降温、干旱等苦难性天气过程的应对防范,提前做好可能展现的动物疫病、火灾以及可能展现的草原蝗虫鼠害的防范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各环节的工作 3.4.2 加快新疆牧业防灾根基设施创办 多年来,在各级地方党政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区初步建立了全区苦难预报传输系统,牧区苦难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但是,由于新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自然苦难发生频繁,全疆共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占县市总数的68%。
为加强新疆牧业防灾根基设施创办,自治区畜牧厅编制了《新疆牧业易灾县防灾体系创办规划》,通过在自然苦难易灾区域新建草料储蓄库、牲畜棚圈、饮水点及牧业救助站等防灾设施,不断提高牧业防灾减灾才能 3.4.3 切实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恶劣的天气苦难大都会引起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因此,灾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特别艰辛在发生重大自然苦难后,各地要做好疫苗、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调运、储蓄、发放工作,全力消释免疫死角,提高畜群免疫养护力,降低发病风险同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严防疫情跨区域传播分散,确保畜牧业健康进展 3.4.4 扎实开展气象监测预报 利用气象信息,加强草原监测与生物苦难防治工作,开展牧草颠峰期生产才能监测、冬季放牧场牧草储量监测,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监测等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工作同时,实时发布自然草原牧草长势、蝗虫鼠害发生处境预报,为草畜平衡、合理安置牧草储蓄及牲畜出栏供给决策技术支撑另外,通过完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防治与生物防治并举的手段,实时指导灾后抗灾自救工作,进一步明确畜牧业防灾体系创办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全区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才能创办 4 建议 4.1 提高畜牧业自然苦难预警预料才能创办 4.1.1 加快牧业自然苦难监测预警平台工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