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皇位继承制度论文懿旨确立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9680230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皇位继承制度论文懿旨确立论文:浅析清末懿旨确立嗣君制度摘要:清朝一个跨越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封建王朝在 建立清朝之前的继承制度不同于汉族,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 的继承制度并且皇位继承制度也在进行变化主要论述清 末时期,慈禧逐步掌握政治权利的期间,继承制度的变化关键词:皇位继承制度;清末;慈禧;懿旨确立“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贤传”① 历代汉王朝基本上都延续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清朝的皇位 继承制度经历过:汗位推选、嫡长子继承、秘密建储、懿旨 确立储君晚清时期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皇权受到了列强的 制衡,地方势力日强,人民大起义,皇权不断地衰微一、过程1. 光绪继统同治十三年同治病逝,没有子嗣东西皇太后召开会议 立嗣,会议包括王公贵族和满汉大臣,以懿旨的形式确立四 岁的载海为皇帝参加会议的翁同穌日记记载“……谕曰 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 教育,现在一语既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即慈禧慈安两宫 皇太后)同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曰某(即载涵)……”② 可见帝位是以慈禧的选择为标准载海是慈禧的亲侄儿, 这种破坏祖宗家制引起不满,但没有对立载涪造成影响,可见慈禧的权力相当集中。

      ③2. 戊己废立光绪二十五年,荣禄向慈禧建议,“择宗室近支子建为 大阿哥,为上嗣,兼桃穆宗,育之宫中,徐承大统”④慈 禧以光绪帝的名义正式颁诏立嗣让15岁的溥儁入宫念书, 但溥儁与慈禧无血缘关系,年纪也非年幼,可其父载漪担任 御前大臣等要职立嗣上谕一出,则遭遇了众多的异议各 国公使,拟决议出而干预此事”,⑤其原因是''中国政府的 国内政策,是要恢复到四十年前排斥外国人的时代”,恐其 新政府将会损害其在华利益⑥乡绅阶级势力壮大,也表示 反对三方面的反对,致使戊己立储失败社会在逐步转型, 皇权则不断地走向灭亡3. 溥仪继位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逝世在光绪去世前一天,慈禧 决定立醇亲王载洋之子,年仅3岁的溥仪“著在宫内教养, 并在上书房读书",醇亲王为摄政王光绪去世当天,懿旨 宣布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 兼承大行皇帝之桃”⑦血缘上来说慈禧与溥仪没有直接的 血缘关系,但慈禧是溥仪的姨奶待到慈禧病重之时则下达 懿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 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⑧慈禧临终 前将最高权力托付给摄政王载洼和她的亲侄女隆裕太后但 皇权的没落是无可挽回的。

      二、懿旨继承制下的权力传承1. 复杂性晚清皇权受到众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慈禧并不是皇权 的名正言顺的拥有者,需要在立嗣时考虑保全其最高的决策 权同治和光绪病危时,慈禧过场一样地召开大臣会议,是 受了汗位推选制度的影响人选的确立是慈禧专断行为,无 疑体现了秘密建储制度当中,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原则 但在戊己废立中,慈禧采取的明定储君,就和秘密建储制度 相违背可见具有相当的复杂性2. 分离性懿旨确立的储君皇权和皇位分离,实现慈禧掌握皇权目 的所以在懿旨确立的皇帝人选,无法获得皇权以往清朝 的皇嗣选择是为了保证最高权力交接,王朝的长治久安,选 择是以贤能为最主要标准懿旨确立是与皇权的独占性相违 背的,是对皇权的分割和破坏总之,清朝继承制度变化体现了皇权崩溃过程,由集中 转化为削弱,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懿旨确立皇位继承者的形 式,必然会导致皇位和皇权的分离,血缘关系和年龄因素则 成为选择皇帝的最主要原因,个人权力欲代替了权力传承的 责任注释:① 班固.《汉书》卷77《盖宽饶传》引《韩氏易传》・ 北京:中华书局,1977-11.② 陈义杰.《翁同穌日记》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86-1987.③ 濮兰德,白克浩司•慈禧外传•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01: 85.④ T军毓鼎.《崇陵传信录》载《清代野史》第4辑.四川: 巴蜀书社,1987-12: 8.⑤⑥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 三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5: 473、474、475、517.⑦⑧《清宣统政纪实录》卷1.台北:华联出版社,1964. 参考文献:[1] 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9.[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贾如银•试论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社会纵横,2004 (6) :1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