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教学课件ppt作者 杜吉泽 李维香第三编-6、7章.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2415828
  • 上传时间:2019-07-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2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辩证法,,,第三编 技术观 ——改造自然,第六章 技术的本质与结构,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构成要素与技术体系,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活动与技术成 二、技术的本质界定 三、技术含义的历史变化 四、技术的定义 五、技术的本质特征,5,一、技术活动与技术成果,动物的本能活动本能是一种不需要经验和后天学习过程即可获得的天赋品质或本领 人的目的性活动目的与手段是人类自觉的对象性活动中前后相连的两个因素 技术成果人的目的活动就是围绕目的的实现而展开的手段建构与运作过程6,二、技术的本质界定,从技术与人的关系出发这是一种联系人性来理解技术的方式按照这种理论、技术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文明就是能够在体外完成一些仅凭他的自身器官所不能完成的任务7,从技术与生产、经济的关系出发 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中,技术是一种企业乃至于地区与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它可以改变竞争优势与产业结构,是竞争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种力量在这里,技术或者被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或者被理解为体现在工艺制造程序和产品设计上的专有知识与信息 8,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这是一种依据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定义技术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极,一极是自主技术论或技术决定论,把技术视作社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点看来,技术一方面超越社会,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超越道德与人类抉择的竞技场;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底、基础与前提,以及人们未来生活的最终决定者另一极是社会决定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把技术视作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一种社会建构9,从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这种方式认为,技术是一种认知形式或程序活动因此,应该把技术同人类的另一些知识形态如科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技术尽管与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技术活动本身却具有不同于科学的结构一种代表性的看法是纯粹科学是指向知识的理论结构,应用科学是指向实践的理论结构10,从哲学的层面出发海德格尔(M.Heidegger)认为,对技术的本质的询问需要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回答技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手段或所谓的人类活动,而是一种展现(事物的出场与呈现),一种与自然(如树的成长)而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床的制作)在现时代,整个自然,甚至包括人自己,都成了技术的原材料11,三、技术含义的历史变化,在西文中,“技术”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techne),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

      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 技术一词也从“techne”转化为technology其后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技术在一定的意义上意指所谓的工艺学,甚至出现了后来的所谓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说法12,技术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技术概念的含义是随着技术现象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由于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众多的不同形式,这也使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适用于一切具体情况的定义13,四、技术的定义,1、技术包含的几个层面的内容高亮华观点) 2、在日常语言或一般的用法中技术的指称 3、马克思技术本质论述14,1、技术包含的几个层面的内容,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干预人之自立于天地间,不是消极地适应变化无常的自然界,而是发明和创造了技术,并凭借技术去干预自然、改变和控制自然,索取自然界的资源,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面积极地适应自然 技术涉及物质装置这些物质装置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物质手段,它们既包括像扳手一样的简单工具,也包括像汽车船舶一样的复杂系统,甚至还包括向输油管道系统与电网一样的巨大网络15,技术涉及技艺无论是烹制一块蛋糕的配方,还是操作一台计算机或熔炉的规程,都居于技术的范畴。

      在这个意义上,技术也可以指称那些从事某一工作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 技术涉及知识发明家和工程师在设计和发展新的技术装置时,必然要求助于人类已有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成果今天,技术同科学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的发现常常成为技术发明的先导,而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已愈来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16,技术涉及目的技术活动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技术在这种超越生存的意义上对人的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能是有害的,尤其是当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这种能力的时候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像环境问题、大众文化问题、城市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技术是一种可操作性的体系这意味着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人类正是借助技术这种手段去干预自然,去改变与控制自然17,2、在日常语言中技术的指称,技术知识、规则与诀窍这不仅包括按照预定的功能与规格建造技术硬件的知识,也包括怎样设计行政过程与规划组织来完成特定功能,以及影响人类行为指向的知识 工程或其他的技术实践甚至包括对应用技术知识特定的职业态度、规范与假定 由这种技术实践所生产或制造出来的物质工具、装置与人造物 由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的技术状况或特点 18,五、技术的本质特征,1、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3、技术的有益性与有害性 4、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19,技术的自然属性首先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存在的其次技术的自然属性还体现在任何技术都具有自然性 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1、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0,2、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技术的工具性指的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体系,可以作为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对技术的工具性的强调,导致一种技术中性论的观点 把技术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并进而认为技术与伦理、政治无涉的技术中性论虽然符合直观,并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但却并不全面,技术更具有价值负载性的特性技术是但不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它是负载价值的21,3、技术的有益性与有害性,技术的有益性,带来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思想这就是技术是克服自然强加在人类身上的限制的关键,并引领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技术可能带来问题,但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将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的有害性带来一种技术悲观主义的思想,这就是技术破坏自然环境、摧毁人类自由、腐蚀社会秩序。

      技术发展似乎并不是自动地把人类导向一个幸福的天堂,相反却可能是在把人类推入一个阴霾的地狱22,4、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技术的自主性是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与自主的系统有其内在的动力与自我发育、自我增长的特点 技术的社会建构性是指技术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产物的确,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技术总是居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的,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第二节 技术的构成要素与技术体系,一、技术的构成要素 二、技术体系及其结构 三、 技术的结构 四、技术体系的三种结构,25,一、技术的构成要素,技术的要素客体要素、主体要素以及工艺要素) 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相关性与独立性、互补性与主导性、自稳性与变异性),26,二、技术体系及其结构,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技术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方式,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技术体系一般特征 (社会目的性、功能整体性、环境制约性、构成层次性、发展连锁性 ) 27,三、技术的结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指一种技术得以出现并在生产过程中得以运用,是以另一种技术的存在为前提,否则该技术便不能成为现实的技术。

      相互渗透关系相互渗透关系是指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促使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之间相互渗透 连锁关系技术之间的连锁关系是指当一种技术形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技术产生连锁反应,推动整个技术体系向前发展28,四、技术体系的三种结构,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模式就是从单相技术结构(经验型技术结构)向双相技术结构(经验型技术结构和实体型技术结构)和三相技术结构(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和知识型技术结构)逐步强化的过程29,思考题: 1、论述技术是什么? 2、技术的特征有哪些? 3、论述技术的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第七章 技术革命与社会 第一节 技术革命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 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节 技术革命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 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二、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32,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又成蒸汽动力技术革命,其重大意义在于人类开始将传统的依赖于各种自然力的生产过程变为以来人工动力,即以蒸汽机动力取代了人力、处理、风力和水力蒸汽动力技术革命在改造自然程度之深和创造物质财富之具,甚至超过了对火的利用。

      33,二、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科学革命两者的时间间隔远小于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这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渐紧密第二次技术革命主要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核心成果,即电磁理论密切相关34,三、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的现代科学革命不论是上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是极其深刻的,它的影响遍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知识基础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二、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 三、技术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36,一、 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1、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 2、技术推动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 3、技术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37,1、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第一,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技术构成生产过程的组合因素,科技进步促进和实现对生产科学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技术影响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技术进步改善经济系统运行环境及运行状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8,2、技术推动人类劳动方式的变革,现代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现代技术使人们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 现代技术使人类劳动场所和劳动时间发生巨大变化39,3、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史以来,人类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受技术所制约的因此,一定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与那个时代技术水平相适应的40,二、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1、技术推动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 2、技术推动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 3、技术推动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互交流整合41,1、技术推动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技术不仅丰富发展人类的知识,它们还都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其进步为人类继续扩展和深化自己的知识——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提供新的起点和手段人类知识的提高与教育有密切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也是知识、经验、方法的传授过程教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也推动着人类知识的提高42,2、技术推动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技术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哲学作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丝毫不能离开科学,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个时代的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哲学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43,3、技术推动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互交流整合,技术对其它文化的传播有先导功能 技术为文化的传播提供手段;尤其是现代技术带来的新兴通信工具的应用,更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使得人类文化的传播利通融加快了步伐 技术影响其它文化促进文化更新44,三、技术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1、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 2、技术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 3、技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