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礼仪试题及答案-7页.pdf
7页仅供学习参考商务礼仪试题一选择题1. 对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 B. 激将法: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C.平等法:“如何与你联系? C. 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2. 片使用中的三不准是指 ABD A.名片不得随意涂改 B. 名片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C.不用特殊材质负制做名片 D. 名片不印多个联系方式3. 双方通,应由谁挂断 AC A.主叫先挂; B. 被叫先挂; C. 尊者先挂; D. 不做要求,谁先讲完谁先挂,最好同时挂4. 当您的同事不在,您代他接听时,应该 B A.先问清对方是谁; B. 先告诉对方他找的人不在;C.先问对方有什么事; D. 先记录下对方的重要内容, 待同事回来后告诉他处理5. 商用名片讲究三个三,以下属于这三个三内容的有 ABD A.商用名片负责制时要有企业标识、企业全称、部门; B 商用名片要提供本人称谓: 、行政职务、学术头衔;C.商用名片的交换三原那么是交换索取,双手送上,注视接受D.商用名片通常只能提供三种联络方式. 联络方式:企业所在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办公。
邮箱、要酌情给,等私人联系方式不要印;6. 对于汽车上座描述正确的有ABCD A. 社交场合:主人开车,副驾驶座为上座;B.商务场合:专职司机,后排右座为上根据国内交通规那么而定 ,副驾驶座为随员座; C.双排座轿车有的VIP上座为司机后面那个座位; D. 在有专职司机驾车时,副驾驶座为末座7. 以下关于语言礼仪正确的有ABCD A.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循“六不问原那么; B. 语言要正规标准; C. 商务语言的特点:“少说多听; D. 双方初次见面无话可说时, 可以“聊天谈天气8. 关于握手的礼仪,描述正确的有: BCDEF A. 先伸手者为地位低者; B. 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握手C.忌用左手,握手时不能戴墨镜; D. 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E.不要戴帽子,不要戴手套握手; F. 下级与上级握手,应该在下级伸手之后再仅供学习参考伸手:9. 关于商务礼仪中对着装的说明正确的有ABD A.社交场合可着时装、礼服、中山装、单色旗袍、民族服装等服装;B.通常情况下,男士不用领带夹,但穿制服可使用;C.女性在商务交往场合不能穿皮裙; 正确答案为:不能穿黑色皮裙,通常最好不要穿破裙D. 高级场合:男性看表,女性看包。
普通商务场合:男性看腰,女性看头10. 商务着装根本标准 ABD A.符合身份; B. 善于搭配; C. 遵守惯例 D. 区分场合,因场合不同而着装不同11. 男性的“三个三是指BCD A.全身不能多过三种品牌; B. 鞋子、腰带、公文包三处保持一个颜色,黑色最正确C. 全身颜色不得多于三种颜色色系 ;D. 左袖商标拆掉;不穿尼龙袜,不穿白色袜;领带质地选择真丝和毛的,除非制服配套否那么不用一拉得,颜色一般采用深色,短袖衬衫打领带只能是制服短袖衬衫,夹克不能打领带12.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有 BDE A.先介绍再递名片; B. 先递名片再做介绍; C. 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5 分钟. 初次见面介绍不宜超过2 分钟 E. 先介绍自己,再让对方介绍 F. 先让对方做完自我介绍,自己再做介绍13. 以下对礼品的描述正确的有A A.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时尚性、习俗性等;B.礼品的特性有:纪念性、宣传性、价值性、独特性、时尚性、美观性等C. 选择礼品的根本原那么:人、物、时、地;D.通常不要给性常送玫瑰,特别是不要送1 朵红玫瑰14. 商务礼仪的 3A原那么是 ACD A.理解对方 B. 注视对方 C. 重视对方 D. 了解对方 E. 接受对方 F. 赞美对方15. 以下哪项不属于“热情三到的内容: CA.口到B.眼到C.耳到D.意到16.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应注意使用称照应该AA就高不就低B就低不就高C适中仅供学习参考D以上都不对17.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关键一点就是没有C A入乡随俗B以对方为中心C摆正位置D以上都不对18. 礼仪的根本是什么? CA.形象B.交流C.尊重D.自信19. 社交场合一般由谁来当介绍人BA.男主人B.女主人C.客人D.以上都不是20国际交往中的介绍人包括哪些DA. 专业对口人员B. 公关礼宾人员C. 在场职务最高者D.以上都是21. 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D A. 掌心向上表示谦恭尊敬,掌心向下表示训斥B. 不在女性面前夸奖其他女性C. 女性佩戴首饰:符合身份,以少为佳D. 高级场合:男性看腰,女性看头2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 女性不能采用跷二郎腿的姿势就坐B. 如果下属不听你的话,就要严厉地斥责他,以让他有所畏惧C. 社交场合不问身体健康与否问题D.商务场合女性适宜穿黑色皮裙23. 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商务场合男士鞋子以黑为佳B.商务场合男士须着西装,但最好不是黑色。
C.男士穿夹克佩领带很显示稳重形象D.男士腰间东西越多越好仅供学习参考24. 女士跷二郎腿的坐姿是 C A、不符合标准,因为会显得草率而轻浮 B、男士可以,女士不可以C、只要注意上边的小腿往回收,脚尖向下,女士也可以采用25. 作为商务人员, 你的着装也是时刻受人关注的,作为男士, 应该 B A、穿黑色西装,以显示成熟,稳重 B、合理穿着西装,但最好不要是黑色C、穿西装并一定要配白袜子,以显示整洁 D 、穿休闲服即可,以显时尚26. . 以下哪些属于尊重他人五要点DA. 尊重上级B尊重同事C尊重下级D.以上都包括27. 以下哪个不是交际交往中宜选的话题BA. 风格高雅的话题B. 哲学、历史话题C. 对方擅长的话题D. 时尚流行的话题28. 西服穿着的三大禁忌包括D A. 袖口上的商标没有拆B. 在正式场合穿着夹克打领带C. 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袜子出现问题D.以上都包括29. 商务交往中,有哪些个人隐私不适合问DA.收入B.年龄C.婚否D.以上都包括30. 以下哪些内容是国际礼仪所强调的DA.标准性B.对象性C.技巧性D.以上都包括31. 涉外礼仪有什么根本要求有哪些?CA尊重为本B善于表达C.以上都包括仅供学习参考D.以上都不对32. 服饰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点DA.色彩B.款式C.面料D.大小33. 酒会礼节包括以下哪些ABCD A.要以恰当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陌生人。
B.要欣然接受陌生人参加自己的谈话圈中C.聊天时要照顾到在场的所有人,不要冷落个别D.不要大声喧哗34. 酒会上的小点心可以怎样吃(D) A只可用手B只可用牙签C不可用手也不可用牙签D可用手也可用牙签35. 下面哪此说法是正确的AB A主人或效劳员为你斟酒时,你无需端起杯子B不想喝,可以说:“不用了,谢谢!C用手捂盖子住杯口D把杯子倒扣36. 职场着装六忌包括一下哪些A.过分杂乱B.过分暴露C.过分短小D.过分鲜艳37. 以下哪一项不是穿西装必要的 C A一定要打领带 B.一定要穿皮鞋 C.一定要配领带夹38. 在男女之间的握手中,伸手的先后顺序也十分重要,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 A A.女方应先伸手去握,这样显得自己的落落大方,也不会让男方觉得难堪B.男方应先伸手去握,这样会显得自己绅士风度,也防止女方不好意思去握C.男女双方谁先伸手都可以仅供学习参考39. 名片是现代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有关它的礼仪当然不可无视,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为显示自己的身份,应尽可能多的把自己的头衔都印在名片上B.为方便对方联系,名片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私人联系方式C.在用餐时,要利用好时机多发名片,以加强联系D.接过名片时要马上看并读出来,再放到桌角以方便随时看40. 下面有关礼仪论述符合标准的是 C 。
A.求职什么时间打都可以 B. 电子商务并不需要注重写作能力C.宴会时一定要等主人宣布开饭后再动手吃饭 D.当别人夸奖自己时越谦虚越好二. 列举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 女性在商务交往场合应着裙装,应注意“五不准是:1黑色皮裙不穿,尤其在对外商务交往中;2正式高级场合不光腿;3残破的袜子不穿随身带备用袜;4鞋袜不配套,不能穿便装鞋,穿双包鞋前不露脚趾后不露脚跟;5裙袜之间无空白,否那么被称为“三节腿2. 职场着装六忌是:1过分杂乱;2过分鲜艳;3过分暴露;4过分透视;5过分短小;6过分紧身3. 自我介绍的四个要点1先递名片再介绍;2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3内容要全面;4单位名称较长,第一次介绍的时候使用全称,第二次才可以改简称4. 自我介绍一般的内容的四个要素单位、部门、职务、仅供学习参考5. 索取名片四种常规方法:1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2激将法:递送同时讲 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 ;3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 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4平等法: 如何与你联系?6. 个人形象六要素:1仪表重点是头部和手部:鼻毛不要过长、无异味、无异物;男性头发不要长于 7 厘米,做到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表情三点要求:自然;友善;良性互动关注两点:举止文明,如不当众整理服饰;举止标准最关键问题是选择搭配到位:符合身份,和谐美感涉及三点:压低音量;慎选内容;礼貌用语的使用6待人接物为综合性要素,有三点根本领项:诚信为本;遵纪守法;遵时守约7. 商务接待例谈判:从礼仪角度看,最关键三个问题1谈判者的着装;2谈判策略如先报价还是后报价、高报价还是低报价;3会务安排如坐次8. Accept 接受对方宽以待人,如效劳行业讲 客人永远是对的 例交谈时的三不准:1不要打断别人;2不要轻易补充对方;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9. 国际交往中自尊自爱包括那几个方面?1尊重自己;2尊重自己的职业;3尊重自己的单位10. 国际交往中的理念要求有哪些?1尊重为本;2善于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