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S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课程标准.doc
6页《CI设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 《CI设计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市场调研、文案策划、设计、制作工作流程的训练,提升学生CI设计文案策划及视觉部分的设计表现能力先修课程为文字设计、版式设计1.2 设计思路该课程以撰写CI设计策划书和CI视觉传达设计表现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的依据以市场调研、文案策划、设计、制作工作流程为该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以某CI设计策划与表现项目任务为载体,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编排课程的内容顺序建议课程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学时数为56学时,3.5学分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把握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CI的设计与表现工作,能完成CI宣传策划书的撰写工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CI设计项目进行专业的测评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l 能够开展CI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工作;l 能够根据CI设计目标需求制订CI宣传策划书;l 能够运用设计技巧完成CI的创意与表现工作2.2 知识目标l 了解标志设计构成元素与构成法则;l 了解CI设计的基本原理;l 了解CI设计的策划方法;l 熟悉CI设计的创意表现;l 掌握CI设计的设计流程;l 掌握CI设计的创意与制作规律。
2.3 素质目标l 提升学生对CI设计的鉴赏能力;l 培养学生对CI设计的测评能力;l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l 树立学生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3. 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学习内容教学要求参考课时模 块教学单元/项目能力要求知识要求1基础模块标志的 初步认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标志的含义;●标志的意义认识与分析能力●了解标志的含义;●认识标志的意义;●标志的角色功能15优秀标志设计作品赏析●用所学知识直观感受与分析标志设计的美感●标志的图形认识;●标志的色彩认识;●标志的形式美认识标志的图形元素与构成法则●能抓住重点,了解标志构成元素;●能够认识标志的构成法则●标志的图形元素;●标志的的结构;●标志的形式2创意设计模块CI设计基础●认识CI的基础部分设计流程;●认识CI的应用部分设计流程●建立品牌;●基础部分;●成为CI中心的CI;●应用部分;●CIS体系;●何时启用CI设计26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能够了解与掌握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能够根据市场应用撰写CI设计策划书●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开发阶段;●设计修正定型阶段;●编制CI设计策划书阶段标志与CI设计训练●能够进行CICI基础部分、CI应用部分的设计训练;●能够对CI设计作品的优劣做出评判。
●CI基础部分认识;●CI应用部分认识;●CI设计作品赏析3实训模块标志与 CI设计开发实例训练●能够结合项目和客户要求,进行标志与CI设计训练●理解与运用标志与CI设计相关知识11标志与 城市形象设计开发实例训练●能够结合项目和客户要求,进行标志与城市形象设计开发实例训练●理解与运用标志与城市形象设计相关知识标志与 活动形象设计开发实例训练●能够结合项目和客户要求,进行标志与活动形象设计开发实例训练●理解与运用标志与与活动形象设计相关知识4评价模块学生CI 设计作业演示●能够用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做成PPT;●演示,并加以说明●CI设计功能定位准确、视觉效果好、市场应用性强4作业观摩与评价●同学之间就CI设计作业进行相互评定;●CI设计作业进行评定●CI设计角色功能定位准确、创意方法、视觉效果、应用价值等实现情况评价4.实施建议4.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4.1.1教材选用及编写建议选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同时也可以由一线教师与行业专家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基本要求为:1、教材依据本课程内容标准编写教材,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2、教材以体现训练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目标达成,为课程设计主体思想3、教材内容注重能力培养,并体现任务驱动,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灵活多样设计任务,创立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研、思考和创意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表现能力,为学生出完整的CI设计方案提供帮助4、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强调实用和够用原则,以方便教学5、教材应图文并茂,引用图片清晰精美,文字语言深入浅出6、教材内容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案例设计注意典型性、时代性与可操作性4.1.2参考资料选用1、《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作者:过宏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82、《CI设计新模板》作者:陈青,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34.2教学建议4.2.1教学条件和环境1、为了加深学生对CI设计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充分利用校内工作室以及校外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等真实的工作环境,采用工作情境设置与案例分析教学法2、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使教学与实训紧密联系,保持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教师成员可以引进行业专家为特聘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国内各大影视广告网站,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4.2.2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1、实行任务导入、项目工作的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以启发式、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开发性和灵活性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项目时,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4、教学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CI创意与制作的方法4.3 学业评价基本思路:“CI设计”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因此在遵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实践性、应用性、传达性能力,现对该课程的学业评价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本专业课程采取集中授课,按平时成绩、模块训练成果考核、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1、平时成绩20%。
2、模块训练成果考核30%3、期末考评50%平时成绩模块训练成果评分标准如下所示:平时成绩及模块训练成果评分标准(50分)序号内容分数1调研模块5分2创意设计模块15分3制作表现模块5分4评价模块5分5书写认真,格式规范、表述严谨3分6对课程中教授的知识点和相关技能认识情况3分7通过自己的CI设计作品总结创意与制作要点4分8平时表现及学习态度10分期末考评评分标准如下所示:期末考评评分标准(共50分)序号内容分数1CI设计基本认知水平5分2CI设计创意方法的运用10分3CI设计创意与制作的原创性15分4CI设计创意与制作的市场应用价值15分5大学生综合素质精神面貌5分4、考核成果资料:(1)模块训练成果通过数码相机采集成电子图像刻录成光盘,按班级、学年保存2)期末考评内容包括文字报告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作品刻录成光盘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性质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本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它主要包括:1、主辅教材、教学PPT、案例分析2、校内实训室3、校外实习基地4、社会资源(企业公司兼职教师、客座专家等智力资源)4.5其它说明4.5.1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媒体广告设计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