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脚手架设计计算书通用版.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79759730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1.0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脚手架设计计算书1 基本设计规定1.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 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承 载力计算;(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2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 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应取 1.41.3 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 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1.4 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 55mm 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1.5 50m 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本规范第 6.1.1 条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本规范表 5.1.7 注、第 6 章构造规定时, 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 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6 采用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表5.1.65.1.7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表5.1.7项 目承戴力役计谨120直曲扣氷 蹈封D件 血滑}S.OO40. DD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 • m5.1.8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8中规定的容许值受弯构件的挠度 表5.1.8曲14类%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1.9 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9中规定的容许值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表5.1.9构件类别容袱细比[打立ff210B0播向粹邕甑擇中的压杆3S0E杆350注:计算入时,立杆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5.3.3)式计算但k 值取1.00,本表中其它杆件的计算长度l按l二卩1=1.271计算00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2.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o二M/WWf (5.2.1)式中M——弯矩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计算;W——截面模量,应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2.2 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M=1.2M +1.4YM (5.2.2)Gk Qk式中M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GkM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Qk2.3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vW [v] (5.2.3)式中v 挠度;[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5.1.8采用2.4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1;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 a计算跨度1可按图5.2.4采用;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外0伸长度a=500时,其计算外伸长度a可取300mm1(a)双排脚手架;(b )单排脚手架1 —横向水平杆;2 —纵向水平杆;3—立杆图5.2.4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2.5 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 下式规定:RWRc式中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7采用c3 立杆计算3.1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X—— 比丄込匕rg HK,冏拎本坤•范常 弭」零的砖T■域’・一一豊五回结半隈 底除本垃苕附翟片表H乘用:A 实产EKfHF面面科 度歿珠ECJ5币fl■亲:B rft B StHiZ -- 算立扌F段Ettt苛戟说计直乜呛零电,報菇集旳 ◎帚:弍A乐7-一iR村能拉压;缶谡—倩、应按卓坷范去"斤采01・.3. 2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1.2 (N +N ) +1.4YN (5.3.2 — 1)G1k G2k Qk组合风荷载时N=1.2 (N +N ) +0.85X1.4SN (5.3.2 — 2)G1k G2k Qk式中 N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G1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G2k工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Qk一纵距(跨)内离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3. 3立杆计算长度l应按下式计算:0l=kuh (5.3.3)0式中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卩一一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 5.3.3采用;h——立杆步距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卩表5.3.3冀别立™&(m)二步三跨三歩三跨L051.5DL301.5515S1.6D[.SO郸滦创51.805. 3. 4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 ,可按下式计算: wM=0.85X1.4M =0.85X1.43 l h2/10 (5.3.4)w wk k a式中 M ——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wkw――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4.2.3 )式计算;wl——立杆纵距a3.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2)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 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产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 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3) 双管立杆变截面处主立杆上部单根立杆的稳定性,应按 本规范公式5.3.1-1或5.3.1-2进行计算。

      3.6 当立杆采用单管时,敞开式、全封闭、半封闭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小者但当符合本规范第4.3.2s条规定时,可仅计算(5.3.6-1)式:3. 7当按本规范第5.3.6条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H等于或大于s26m时,可按下式调整且不宜超过50m;[H]=H /(1+0. 001H ) (5.3.7)ss式中[H]――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m)3. 8高度超过50m的脚手架,可采用双管立杆、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必须另行专门设计4 连墙件计算4.1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 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J 18 ) 、 《钢结构设计规范》 ( GBJ 17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等的规定计算1)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N +N (5.4.1)1 lw o式中N——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l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4.2 lw条的规定计算;N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kN ) , o单排架取3,双排架取52) 扣件连墙件的连接扣件应按本规范5.2.5条的规定验算 抗滑承载力。

      3) 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大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4.2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 =1.4・w • A (5.4.2)lw k w式中A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w积5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Wf (5.5.1)g式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A——基础底面积;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公式5.5.2计算g5.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f =k •f (5.5.2)g c gk式中 k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 . 5 . 3c条的规定采用;f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础设 gk计规范》(GBJ 7)附录五的规定采用5. 3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c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混凝土应取1.05.4 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6 模板支架计算6.1 参与模板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及其荷载标准值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的有关规定。

      6.2 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公式(5.3.1-1)、(5.3.1 -2),(5.3.4)计算,其中轴向力设计值和计算长度的计算应符 合下列规定:(1)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N=1.2SN +1.4SN (5.6.2-1)Gk Qk组合风荷载时N=1.2SN +0.85X1.4SN (5.6.2 — 2)Gk Qk式中ZN ——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Gk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工N——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 Qk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2)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 ,应按下式计算:ol=h+2a (5.6.2)o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a 模板支架产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6.3 模板支架立杆的压缩变形值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