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docx
2页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 .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 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国民教育方针这一教育方针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健全 之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最终目的),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引导体育 和智育,对清政府的封建教育宗旨进行彻底的清算,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 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作用这也是近代第一个实行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宗旨,他完全否定了清末 “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封建教育宗旨,包含德、智、体、美四 育,体现了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的思想2 .颁布学制(壬子一癸丑学制)(1)壬子一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1912年,民国教育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颁布了 “壬子学制”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程,形成了一个新的 学制系统,统称为“壬子一癸丑学制”①从纵向上看: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校(4年),专门设立女子中学;大学预科3年(附设于大学,不独立设立),本科3-4年小学之下有蒙养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②从横向上看,除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
2)壬子一癸丑学制的特点①壬子一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该学制批判 了清政府的“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取消了 “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②取消毕业生奖励和科举中的保人制度;③缩短了受教育的年限,利于普及教育,使教育向贫民化发展;④提倡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初等教育开创男女同校的先例;⑤在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 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⑥但该学制也存在中学修业年限太短,而灵活性不够,偏重于普通教育, 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的缺陷3 .颁布课程标准在颁布学制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 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作了具体的规定,其特点如下:①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课,突出了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 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②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 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贫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