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基准.docx
4页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基准一、目的为了有效的对客户及工场的反馈问题进行管控,确保不良问题的可追溯性、 对策有效性,防止再发,特制定该作业基准二、范围 适用于品质保证部及各单位对客户反馈、自工程反馈的质量问题管理三、 管理要求31 工作步骤3.11 接收到客户或工程内反馈问题后,担当人依据反馈信息录入《质量问 题一元化管理表》并初步判定责任单位、明确回复时间.32确认责任回复(8D及其它证明材料),依据两原三现(原理、原则、 现场、现实、现物)确认问题的分析的深度和对策的合理性,以避免再发 3对于批量、再发等重点不良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在质量例会、工场 QRQC 等会议上进行通报.31.4 根据公司质量考核细则,重大不良事故对责任者纳入考核并通报3.2 填写说明3.21 情报信息:包括制件名称及编号、车型、不良问题描述、案发地点、 反馈人、反馈日期、不良图示、不良件数、排查结果、是否再发、要求回复日 期、重要度(A、B、C类)、责任单位以上信息均需由各担当进行调查确认, 使用较准确性的语句描述问题点,统计出流入主机厂、物流中转及全工序的 PPM,于接收到反馈信息1小时内加入到《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中,并发 布 OA 进行共享。
3.2.2信息来源:调查客户反馈及真实原因后,划分出责任予各相关部门进 行解析对策3 报告回复:由各担当对报告进行追踪,要求报告按时回复,并将 报告添加到《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中进行共享如到期未回复,担当将回 复情况一栏底版打成红色,并追踪相关责任人,如有必要,可按照《质量考核奖 惩细则》对责任人进行考核.32.4报告确认:担当人对报告进行审阅,报告需包括签字版、附件完整、 原因分析合理、对策切实有效可行,必要时到现场确认;如发现原因分析不合 理,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进行重新检讨,并在报告确认栏目中进行标注如报告 完好且原因分析合理、对策切实可行,则在报告确认栏填写“报告回复已确认 OIK”,同时在最终确认结果一栏中填写OIK5 对策监查:报告回复后,在对策实施当日由担当人到现场进行监 查,如发现对策不合理,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重新对对策进行制订,并在报 告确认栏中备注出“对策无效,需重新制订”后续将重新进行对策监查,直至 OIK最终将异常备注销除,判定OIK 6 追踪验证:由品质保证部问题担当追踪确认,对策持续实施有效且 无不良再发,A类不良追踪6周,B类不良追踪4周,C类不良追踪2周;如发 现对策实施当中出现异常或仍有不良件产生,由各担当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 重新检讨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在报告确认一栏中备注对策无效,后续继续对再 制订对策进行监查及结果验证,直至无不良再发,判定该问题结案。
3.3 其它说明3.3 1后工程反馈不良:客户无论以、邮件、QIC单、QRQC单、速报 等任何形式进行反馈的不良问题点,均需纳入《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3.3.2供应商产生不良:各工场对供应商发送速报的不良问题点,需纳入《质 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3.3自工程产生不良:各工场生产过程中造成的重大不良,需纳入《质 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四、回顾反省月度分析:每月度 5 号之前,由各担当对上月的《质量问题一元化管理表》 中的各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需对各责任单位的不良频次、不良问题点的分类 4M分类进行汇总分析,以上结果均由柱状排列图进行文件输出,并制订出月度提 升计划及对策,由各担当对对策实施进行监查每月月度质量例会资料上需对 分析结果、不良问题结案率、月度PPM汇总进行体现,重大批量及再发问题,需 做出专项课题报告.年度分析:由各担当对该年度每月的分析结果、提升计划及对策监查进行 汇总,分析并制订出来年的改善方向及提升计划,由各单位针对该计划进行对 策拟定及实施五、相关文件1) 速报、QIC单、QRQC单等传递性资料2) 8D 报告3) 质量问题通知单4)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5) 外部反馈一元表跟踪监查单6) 月度质量例会资料7) 质量考核奖惩细则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