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汇报.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52134564
  • 上传时间:2023-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汇报 有关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汇报  西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董福科  一、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情况  西丰县在辽宁省东北部,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林业关键县之一全县34万人口,18个乡镇,总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67万亩,林业用地251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6%,林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全县共有三大水系,187条河流,较大河流64条、847.7公里长,有护堤407公里,石筑坝2530座,护岸林620公里,有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量为1300万立方米  西丰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丰富的地方不过多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略生态环境建设,致使全县生态环境不停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山场砂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逐年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河道出现干枯断流,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停降低,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到202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达51%,和解放早期相比下降近30%,水土流失面积到2021年为1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3%,和解放早期相比增加了74.1万亩,增加57%,水土流失量2021年520.1万吨。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家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县经济连续、健康发展仅94、95年大水和2021、2021年连续特大干旱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4亿元;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部分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不能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十分困难,如再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我县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和全方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将难以实现2021年初,中共西丰县委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在县十二届党代会上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将生态建设摆到了西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而拉开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  二、关键方法  1、做出决定,编制计划和完善政策方法县委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后,县人大常委会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起草了《有关加强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分五个部分、16条,对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础标准、关键任务和工作关键及关键方法全部进行了明确界定和具体论述,并于03年12月12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经过了这个《决定》,对全方面推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起到主要指导作用。

      县政府认真落实落实《决定》精神,用一年多时间,认真组织编制了《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计划》,于今年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经过,并在全县组织实施,深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此同时,县政府从2021年就开始着手制订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各项政策方法,前后制订下发了《西丰县封山育林的通告》、《有关做好全县“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印发》和采伐迹地更新、加强整理林木经营加工点及五小矿点等相关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十多个文件,并编制和完成了《西丰县20212021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人大常委会还从有利于全县生态建设和保护出发,审议经过了《西丰县河道管理措施》,提议修改《西丰县柞蚕场管理措施》,这些政策和方法的制订和不停完善,为加紧西丰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起到主要推进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确保  2、加强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形成气氛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县政府于2021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农经委、水利、畜牧、财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为组员单位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林业局对组员单位进行了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各乡镇也对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建立了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乡镇和各村之间全部签署了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状,县委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到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目标考评责任制当中,实施一票否决县人大加大了监督力度,每十二个月最少开展一次检验或视察活动,而且每十二个月的人代会全部要听取审议县政府有关生态建设工作的汇报,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社会气氛,县委、人大和政府主动组织广泛宣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和重大意义成立了由宣传部、文明办、广播局、教委、林业、农业、畜牧、环境保护、共青团等部门参与的宣传组织,在西丰有线电视台创办了专栏;县乡政府每十二个月全部印发了大量的相关封山林禁牧、禁止开荒种植等保护生态的宣传通告;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座谈会,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增同志在有线电视台做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题讲话,极大激发和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加强生态建设的士气和热情,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和认真清理各类开荒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转变机制、落实各项林业发展政策、清理开荒种植,全县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主动性逐年高涨,造林数量和质量连年攀升。

      三年来,全县植树造林达成18万亩,成活率平均达85%以上,其中退耕还林达12.7万亩,在册耕地就占5万亩几年来,以恢复和治理为目标,克服以罚代治现象,全县共清理小开荒、假果园种植8万多亩,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全县个体造林发展迅猛,造林大户层出不穷,振兴镇农民薛邦国承包河岸造林400多亩,西丰镇居民王景峰承包房木和乐善两条河岸造林40万株三年来,全县个体造林为15.4万亩,占全县三年总造林面积的86%,涌现出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732个,这些造林大户将万亩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4、严格限制森林采伐,认真清理各类林木加工点面对西丰森林现实状况,县委、县政府制订方法,严格削减计划采伐限额,并主动取消特批指标全县“十五”期间年均林木采伐限额5.5万立方米,和“九五”期间年均林木计划限额7.4万立方米相比,年均降低1.9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年均采伐8.36万立方米相比,年均降低了2.86万立方米,降低34.2%;而前三年实际林木采伐为13.8万立方米,年均4.6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采伐年均限额降低3.76万立方米,降低45%,和“九五”相比每十二个月仅此一项相当于净增加森林蓄积量近4万立方米。

      为从生产加工步骤和流通领域降低森林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在全县范围内,用两年多时间认真开展了“两清一打”工作,将原有145家木材经营加工点削减剩到58家,并重新核发了《木材经营许可证》,规范了经营行为;全县共关闭了以消耗天然林为主的7家炭厂和1家地板生产企业;取缔了非生产性“五小矿点”及乱采乱控现象,使全县剩下的木材加工生产企业能够规范、遵法经营同时,开展严厉打击乱砍盗伐林木的专题斗争,全县三年共查处各类破坏和盗伐林木事件1752起,包括林木1940立方米,有力打击了破坏森林现象泛滥  5、实施封山禁牧,狠抓蚕场生态建设实施封山禁牧是保护森林和地表植被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全县全部山地实施长久封育,整年禁牧,并大力推行牛羊的舍饲圈养,不准牛羊上山,禁止打柴、剥树皮、挖树根、开荒种植农作物、开砂、采石、挖砂、取土等破坏森林植被行为对现有森林进行分类经营,全县共划定公益林56461.2公顷,全县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聘用监管员80人,护林员527人,并明确职责、签署管护协议,落实了责任;为有效实施整年禁牧、实施牛羊舍饲圈养,主动组织和引导农民推行喂养方法转变和饮料改革三年来,建畜牧小区个,种植牧草3.5万亩,建青贮窖1000多个,秸秆贮运9000万千克,推广多种饲料机械3000多台套,现在,全县牛羊基础实现舍饲圈养。

      针对西丰柞蚕场比重较大,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0%多,且稀疏、砂化、退化蚕场占有相当百分比的实际情况,将蚕场生态建设列为关键之一,近三年来从完善承包协议、延长蚕场承包期、推行中刈化管理、对稀疏进行蚕场柞树补植、严重退化、砂化蚕场实施封育等多方面加强柞蚕场生态建设全县共投入32万元补助蚕农400户,植柞蚕场6.7万亩;封育柞蚕场19万亩,停蚕育林3万亩,3000多份蚕场承包协议进行了完善,柞蚕场生态功效提升  6、加紧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绿色产业开发步伐农村能源建设是处理林柴矛盾,降低林木消耗主要方法,全县建成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100户,被动式太阳能房4000平方米,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灶2021铺,中型沼气池2座仅柏榆乡鹿鸣村生态园的50个集中连片“四位一体”大棚每十二个月所提供的沼气能源可节约烧柴150多吨,全县每十二个月可节约枝柴6942吨,相当于降低林木消耗近9000万立方米,获益200多万元同时,加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生产,不但有利于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还可大大降低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共完成全县土地环评261万亩;取得绿色标识7项,生产面积8.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项,8.9万亩,正在审无公害农产品6项,41.8万亩,到时西丰将有38万亩玉米是无公害生长。

        7、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很主要问题是,怎样提升可利用水的利用率、提升蓄水和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预防或降低水土流失2021年实施了“引宝入丰”工程,投资2800多万元,将宝兴水库水源引入西丰县城,并建净水场,使县城日供水能力比原来提升1万多吨;2021年正式开始进行诚信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估计1.6亿元,将建成总库容量达329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52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现在,该工程建设已进入移民动迁和坝基修筑阶段,建成后的诚信水库可保护耕地20万亩,可提升西丰城区寇河段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标准到2021年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263.5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2%;营造河道护岸林620公里,修橡胶坝2座,建城镇绿化加紧,全县建绿色通道479公里,县城建起大型公园三处,县城建绿地33.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5.4平方米,中心镇植树46万株  三、初步成效  经过调查比较看,三年来,经过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肯干,认真落实落实县委“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和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不但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主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开始逐步得到恢复,而且还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大家的生活环境质量。

      一是地表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全县有林面积从2021年的208万亩,增加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1.6%提升到53.6%,提升了2%;因为封山禁牧、牛羊舍饲圈养地表植被得到恢复,水涵养能力增强,草木丰盛,野生动植物增加二是水土流失降低,水土保持能力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30%;土壤侵蚀量每十二个月308.31万吨,比三年前降低58%,土壤侵蚀基数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5000吨,比三年前下降30%三是大气质量显著改进,河流水质深入提升2021年底,全县工业废气总排放量比“九五”期末降低200万吨,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天气255天;河水化学需氧量比“九五”期末年降低234吨,断面水质达成国家Ⅲ类标准,比“九五”期末提升了二个等级四是绿色产业发展增效全县仅德兴艾清河牌甜瓜每十二个月就可多增加收入100万元,全县几年来绿色产业开发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五是经过生态环境改进、水增加和开发利用,部分关停的用水量大的企业也开始开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县保护地发展达成了20210亩,比三年前增加了8000亩,仅此每十二个月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西丰生态环境建设即使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改进人居环境的作用开始显现,不过总体看还只是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主要问题没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