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ocx
5页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尹洪艳在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 的科学素质明确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教育思想在新教材的使用中,采取怎样的实施策略去体现新教 材全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 些体会:一、 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带着一种良好的心境去汲取知识的甘露创设良好 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 教师角度看,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过硬的基本功,良好 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外,在教学中还应当改变居 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教师应更多的将自身定位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服务 者,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往与交流,,以心换心,以一颗坦诚 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和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 的境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自身的价值教师要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变“支配者”为“组织者”, 变“操纵者”、“主宰者”为 “激发者”和“指导者”。
学生由被动地 接纳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 同完成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通的,所有精力都被用 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上新型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课堂的民主氛围,奠定了学生想学好这门 课的愿望,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产生一种极大的向“师”力, 学生信赖教师,尊重教师,愿意完成教师所交给的学习任务,更想学 好他所爱戴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支持和爱抚这些积极的情感,对教育的成功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 二、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 地学习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 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一方面,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热 胀冷缩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有一个学生举例说:夏天白天长,冬 天白天短;另一位学生说:人在夏天身体高,在冬天身体低对这类 问题我没有责怪学生无知,更没有认为是出怪相而批评学生。
我从人 体生理特点、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解答,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联系实践 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思想,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一些熟悉的物理 现象创设学习的情境,制造好奇或悬念,把学生引入到一种熟悉而又 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这样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让学生 感受到学习的愉快 例如:在进行音调、响度、音色的教学时,从 生活中大量的例子引入,如:苍蝇与牛的比较,学生既熟悉又亲切, 一下子情绪高涨起来设计实验创造反差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迷”中有所“悟”, 在“悟”中有所“通”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 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竹子生根”说 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这些实验与现象往往与学生猜 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还可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其图文声像并茂,将抽象的知 识具体化,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增大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 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科学探究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 的科学素质其总目标中提到“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 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 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 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和科学精神”教材中涉及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中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中,教师要突出对科学探 究方法的引导,引导过程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要 把握好扶与放的尺度在初始阶段,很可能教师要做得多些,比如有 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无法形成假设、搜集不来资料、不能对数据资料 进行处理,这些都要教师进行引导;对学生容易忽略的过程和步骤, 喜欢出错的问题,开始要多提醒扶助,引导学生模仿领悟,逐步熟悉 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然后教师越做越少,最终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说的“导之以法”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愿动手、想动手爱因斯坦曾 经说过,学校过多的发展了学生的好胜心,而没有注重发展学生的好 奇心,好胜心就是争强好胜,是超过别人,关注的是结果;好奇心是 探究的欲望,关注的是内容与过程本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好奇心是我们每个人的原始本能,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对身边的 所有事物都好奇,老喜欢问这问那,就正是这种原始本能的表现探 究学习正是维护了人的好奇的原始本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 中具体的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以学生感兴趣、有热情,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起点,做到目的明确,难度适当,对学生的活 动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指导,并对学生做出的成果进行肯定的评 估,使学生体念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感、荣誉感科学探究永无止境,教师要不断的激励学生勇于深入探究,避免 有的学生停留于浅层,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发学生思 考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启发学生,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某 些信息等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 时,学生普遍的结论和观点是小车的速度会变快,这时,我提醒学生 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变慢,没有其它的情况吗?”学生马上领悟: 还有可能变慢或者做匀速运动我进一步引导:“小车速度的变化情 况与什么因素相关呢?”把学生引入新一轮的猜想与探究之中久而 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把问题弄清楚绝不罢休的探究精神。
总之,新教材从理念、目标、形式到内容以及教法、学法都和旧 教材有显著的不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用 心的琢磨,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方能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