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充市地质地貌精编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43108893
  • 上传时间:2023-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充(华蓥山)——自然地理综合报告一,南充市概况地理位置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 地处嘉陵江中游 介于北纬 30 ° 35'~31 ° 51' ,东经 105 ° 27'~106 ° 28' 之间南北跨度 165 公里,东西跨度 143 公里东邻达州,南连广安,西南最大工业城市重庆,西与遂宁、绵阳接壤,北与广元、巴中交界,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南充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四川内陆的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四位一体的交通网公路1996 年通车里程 4620公里,通公路乡镇达100% ,通公路村达80% 达成铁路横穿境内民用机场天天通航嘉陵江北上广元可通航100 吨级驳船、 160 马力机动船,南下重庆可通航300 吨级驳船、300 马力机动船冬至温润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尤以蚕茧、柑桔、生猪等驰名全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面积人口幅员面积12494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0 余平方公里; 南充市总人口730 万 (居全省第二位 ) ,人口密度 564人/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近60 万1南充市辖顺庆、高坪、嘉陵三个区和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五个县以及阆中市,487 个乡镇, 5746 个村, 48029 个社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自然气候南充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四川盆地底部共同的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冬暖、 春早、 夏长、 秋雨、 云雾多, 霜雪少 春季大约 80~85 天,夏季则长达 115~125 天,秋季短至 65~75 天,冬季为 85~110天,全年有霜期甚短,一般在60天左右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阴天多年全市各地平均气温差别不大均温16--18( 摄氏温度计 ) ,常年 1--2月最冷,均温1--4 摄氏度,南充以南地区冰雪少见,以北地区极端最低温-3---5 摄氏度,山区有短暂积雪3 月开春,气温回升,夏季长达四个月以上盛夏7-8 月,均温26--28 摄氏度,酷热高达 40 摄氏度, 9 月立秋之后,气温急降,日温变化8--9摄氏度 10--12月,每日有半天是大雾天气冬季气候温和,最冷为一月份,多年月均气温不低于4 ゜ C,个别年份的极端低温低于零下2 ゜ C;最热为七八月份,多年月均气温27 ゜ C 以上,个别年份的极端高温在40 ゜C 以上。

      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南充多秋雨天气,云量大、 日照少, 加之冬季多雾,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为 27%~35%,是全省日照较少的地区从三月份起,日照数不断增多,盛夏日照时数达190 ~230 小时,日照率为48%~57%南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1100--1500毫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980~1150毫米,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其中元月至九月降雨和地表径流占全年径流总量的60% 受季风影响,夏季降雨较多,约占全年的45% ,冬季较少,约占5% ,春季稍多,约占25% ,秋季与春季大致相当,约占25% 地形地貌南充市地形以浅丘为主,全市地势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由北向南缓倾,海拔高度256~889 米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带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北部低山区大致范围是阆中市的北部、南部县的西北部、仪陇县大部分、营山县境、仪陇河以东区域和蓬安县的北部海拔一般为500~800 米北部低山区以嘉陵江为界,江西为剑门山支脉,江东属大巴山余脉东西两部分的地貌差异较大川中丘陵区,紫红色砂,泥岩相间,岩层近于水平,构成低矮的圆形和方形台阶状丘陵。

      丘顶海拔400 --500m ,相对高差 50 --100米仪陇北部地区由红色砂,泥岩相间构成台阶状孤包山,山脉无一定走向嘉陵江流经本区丘陵地时,河谷开阔,阶地发育河流切割山地时,形成峡谷如嘉陵江下游素有 著称的沥鼻峡,温圹峡,观音峡小山峡资源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除山区偶见零星荒坡外,大部分地方为耕地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粮食品种丰富多样,以水稻、小麦为主次为玉米、豆类、禽类,是我省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蚕桑、水果、茶叶、等境内重点资源有土地、动植物、水、天然气、石油和盐卤等史学界早有定论,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文化,更没有三国人物,三国文化源头二,地层除泥盆系,第三系外,从寒武系至第四系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古生界分布局限其中,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在华蓥山复式背斜部出露 二叠系在华蓥山中段, 南段出露齐全中生界广布川东地区侏罗系分布广泛,白垩系仅出露于仪陇北半部新生界第四界主要沿长江、嘉陵江、涪江等主要河谷断续分布,面积狭小南充地层划分及组段特征 :三叠系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统四个组:下统飞仙观组,嘉陵江组;中统雷口坡组;上统须家河组2下统嘉陵江组 ,为一套浅海碳酸盐沉积,仅局部地区有泥岩, 为区内的主要含盐层位。

      据岩性岩相特征分为四段: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一、三段为碳岩,二、四段为白云岩厚 483— 644米岩性岩相稳定一段:灰色、青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含牙形石等厚 195— 289米以下为伏紫红色泥,页岩结束,大套石灰岩为界灰岩层理发育,呈层清晰、层面平直,单层厚 10 厘米左右常见斑纹状、条纹状、层理状,缝合线发育,偶见角砾状构造二段:灰色,浅灰色至厚层状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灰色烟溶角砾岩、灰岩下部夹一数米厚较稳定的紫色、灰绿色页岩含菊石等厚 71— 108 米以白云岩为底,与一段界限清楚白云岩表面具刀砍状溶蚀沟灰岩局部含泥质重, 具花斑状、 条带状构造 岩溶角砾岩以白云角砾岩为主,次为灰岩,粒径 5— 50 厘米,呈菱角状,杂乱堆积三段:灰色、黄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夹含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中上部,含硅质,时见燧石呈结核状、薄层状、扁豆体含瓣緦、菊石等厚 103— 205 米岩石具花斑状、条带状构造,时夹数十厘米至 1 米厚的假鲕状条带或薄层灰岩顶界下约 30— 40 米处,一层含燧石结核或硅质条带灰岩(厚至 15 米),为该段一辅助标志层四段:褐灰色、黄灰色、灰色厚至块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与岩溶角砾岩呈不等厚互层。

      中上部夹数至 20 余米石灰岩厚 34— 152 米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层理不十分发育,单层厚数十厘米至 1 米,层理平直,风化面具刀砍状溶蚀沟鲕状灰岩、表面针孔状构造岩溶角砾岩似由菱角状、次菱角状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杂乱堆积而成经钻孔证实,该角砾岩为膏盐层嘉陵江组产多种矿产二,四段普遍产石膏,地表为膏溶角砾岩, 地下 30— 40 米即见原生矿体地伏四段含盐岩十余层,总厚数十米侏罗系是四川“红色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一套较为单一的紫红色砂岩,泥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各组段岩性独具一格,顶底界线分明,层次清楚,纵横向变化较小底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连续沉积, 局部呈不明显的整合接触该系也为重要含矿层系, 主要有下部的煤, 铁,粘土,硅石及中部彭润土等在川东区分布最广,南充主要属侏罗系自下而上分为下统珍珠冲组,下—中统自流井组,中统新田沟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上统遂宁组,蓬莱镇组新田沟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广泛出露于南充上统遂宁组,蓬莱镇组在南充北部,仪陇地区常见新田沟组 据岩性岩相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性段:一段(下杂色段) :紫红色夹黄绿色,灰绿色泥岩及石英粉砂岩厚8— 52 米。

      泥岩呈层性差,普遍含粉砂质及钙质, 且分布不均呈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结核体粉砂岩夹层多为中厚层状,单层产出者较多层面较平直,普遍含泥质较重底部一般为黄色,黄褐色含岩屑细粒石英砂岩,底常见以灰岩砾石为主的砾岩透镜体,或含灰岩砾石的砾状砂岩二段(黑色段) :深灰色页岩夹石英粉砂岩,细砂岩,偶夹介壳灰岩透镜体区域上厚度变化较大,由南而北,物质变粗,厚度增大,砂岩中长石,岩屑含量亦随之大量增加三段(绿色段)黄绿色砂质泥岩夹同色粉砂岩,长石细砂岩,厚7— 94 米由南向北岩石色调更为深暗,含化石亦丰富四段(上杂色段) :黄绿色为主,夹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厚0— 159 米泥岩中普遍含粉砂质,自西南向东北含砂越重下沙溪庙组 为一强氧化环境下的河湖相碎屑岩沉积,以紫红色,暗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同色粉砂岩,灰紫色,黄褐色岩屑长石砂岩岩石种类单调,岩性岩相与厚度均较稳定泥岩一般含砂质及黄绿色钙质结核或条状岩石色调以暗紫红色为主,但常见黄绿色条带,及不规则的花斑,纵向上自下而上, 区域上由北向南有递减趋势砂岩一般呈大扁豆体,凸镜体, 夹层厚2—5 米,层面呈波状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亦夹长石石英砂岩。

      下沙溪庙组以区域性标志层—关口砂岩底为界该砂岩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为特征,厚 0—47 米,一般厚 10 米左右多呈黄色,黄褐色,巨厚层状,一般为细3粒,局部为中粗粒结构,多呈链状透镜体,扁豆体延伸底部常见泥砾,局部含石英砾石,具巨大斜交层理,与下伏层界面不平上沙溪庙组 由多个砂岩—泥岩不等厚正向沉积韵律层组成, 厚 936— 2169 米底以叶肢介页岩层顶为界泥岩呈紫红色,暗紫红色,层理性差,以富含粉砂质,钙质为特征,尤以上部含钙质结核普遍,局部岩层富集,呈砾状灰岩砂岩具有黄灰,灰紫,灰色,青灰色等多种色调下部多为黄灰色,青灰色;中部多为灰色;上部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