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T-运输包装用拉伸缠绕膜.pdf
13页B B/T 0 0 2 4-2 0 0 4前言 本标准采用美国标准 A S T M D 4 6 4 9 拉伸缠绕膜选择与使用指南但本标准与 A S T M D 4 6 4 9 标准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去除了一些要求和检验项目,包括:摩擦系数、光泽度、表面张力、电绝缘特性、易燃性等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州佳通第一塑料有限公司、南亚塑胶工业(重庆)有限公司、上海大智企业集团、华意新型塑料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江阴龙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华、邵忱、杨薇、李文祥、李志见、黄敬良、王川彬、林渊志、郭健、王丽蕊、谢明升、涂浓昌、刘明B B/T 0 0 2 4-2 0 0 4运输包装用拉伸缠绕膜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运输包装用拉伸缠绕膜(以下简称缠绕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烯烃塑料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用于非直接接触食品,运输包装用的拉伸缠绕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T 1 0 3 7-1 9 8 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 G B/T 2 0 3 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 B/T 2 4 1 0-1 9 8 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 B/T 2 8 2 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 Q 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 B/T 2 9 1 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 B/T 4 1 2 2 包装术语 G B/T 6 6 7 2-2 0 0 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 G B/T 1 3 0 2 2-1 9 9 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 B/T 2 0 3 5 和G B/T 4 1 2 2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粘性缠绕膜在拉伸或未拉伸状态下,两层膜之间的粘着性3.2弹性恢复缠绕膜在拉伸一定比例后保持该状态一定时间,释放后所恢复尺寸与原始尺寸的比值,以百分数来表示。
3.3永久变形缠绕膜在拉伸一定比例后,所增长长度与原始长度的比值,以百分数来表示3.4F力值缠绕膜在预定伸长率下的最大拉伸力3.5拉力保持缠绕膜在拉伸一定比例后,保持该状态一定时间的拉伸力与 F力值之比为拉力保持,以百分数来表示B B/T 0 0 2 4-2 0 0 43.6抗刺穿用来表示缠绕膜抵抗针刺穿的能力用刺穿过程中膜破裂时的力值和穿过时位移来表示4 产品分类按照拉伸缠绕膜的缠绕方式,可分为手用缠绕膜和机用缠绕膜;缠绕膜的生产加工方式,可分为流延缠绕膜和吹塑缠绕膜;增粘的途径,可分为单面粘缠绕膜、双面粘缠绕膜、迁移性增粘缠绕膜和非迁移性增粘缠绕膜;层区分,可分为单层缠绕膜和多层共挤缠绕膜;颜色区分,可分为透明缠绕膜、彩色缠绕膜和不透明缠绕膜5 要求5.飞 尺寸及规格 缠绕膜标准宽度为5 0 0 m m,厚度一般从0.0 1 5 m m-0.0 5 0 m m不等过2 5 k g,手用膜不超过5 k g卷芯内 径、卷芯长度应满足相应规格的需要需要协商确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表 1 尺寸及质量偏差每卷膜的质量,机用膜不超具体规格由供需双方根据项目技术要求宽度偏差士6 mm厚度偏差任一测量点的厚度不允许超过标称厚度的士1 5%;平均测量厚度不允许超过标称厚度的士1 0%,卷芯长度偏差士3 mm卷芯内径偏差土2 mm膜卷质量偏差单卷膜质量偏差不允许超过标称质量的士5%;5 卷膜的平均质量不允许超过标称质量的土2%,52 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 2 外观要求项目一等品合格品机用手用机用手用断头不允许不允许允许有 1 个气泡、穿孔、破裂不允许不允许僵块不允许不允许鱼眼八个/m )X0.6 mm 0.3 mm-0.6 mm分散度/个/(1 0 c m X 1 0 c m)不允许 G5 镇2不允许 毛8 镇5平整度薄膜表面基本平整,允许有轻微的活摺,膜卷端面平整薄膜表面基本平整,允许有轻微的活褶,允许有少量膜边超出端面,但不得影响使用5.3 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技术要求见表 3 aB B/T 0 0 2 4-2 0 0 4表 3 物理机械性能项目技术要求机用手用拉断力/N纵向 9.07.0横向妻 5.03.5-8.0断裂伸长率/(%)纵 向妻 3 5 0妻3 0 0横向妻5 0 04 0 0粘性/N未拉伸妻2.5妻2.5拉伸1 0 0)2.0)2.0流延膜永久变形/(%)5 54 58 0拉力保持八%)7 0妻7 5F力值/N4.0)3.0吹塑膜永久变形/(%)镇4 0弹性恢复/(%)6 0拉力保持/(%)妻7 0F力值/N)5.0抗刺穿破裂力/N1 2.0妻1 0.0延伸量/m m6 0 5 5单位面积质量偏差/(%)士1 5透光率/(%)妻9 0雾度/(%)簇2.0水蒸汽透过量/(g/M 2 4 h)簇1 8注 1:透光率和雾度试验仅限于膜厚度在 0.0 3 0 m m以下和透明无色的产品。
注2:永久变形、弹性恢复、拉力保持和F 力值试验技术指标是指手用5 0 线,机用1 0 0%.6 试验方法6.1 样品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样品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 B/T 2 9 1 8 规定进行,在标准环境状态下样品预处理时间为4 h以上试验环境条件温度为2 3 士1 0C,相对湿度 5 0%士5%06.2 尺寸及规格6.2.1 宽度 将薄膜展开,铺于平整、光滑、清洁的桌面上等距离测量 1 0 次,修约至 1 m m,取平均值6.2.2 厚度 按 G B/T 6 6 7 2 的规定进行沿长度方向裁取 1 0 0 m m的整幅试样,放置3 0 m i n 后测2 0 个点,读数准确至0 0 1 m m,取算术平均值6.2.3 卷芯内径 用通用量具测量卷芯内径,读数准确至 1 m m,测量 3 个点后取算术平均值B B/T 0 0 2 4-2 0 0 46.2.4 卷芯长度 用量具测量卷芯长度,读数准确至 1 m m.6.2.5 膜卷质量 用台秤称量,计算结果修约至1 k g6.3 外观检测 外观要求中的气泡、穿孔、破裂及平整度要求,面积为 1 m“的试样,在自然光线下目 测。
杂质、“鱼眼”和“僵块”的大小用 1 0 倍刻度放大镜进行检测,以最大长度计算,分散度用 1 0 c m x1 0 c m 的框板检查6.4 物理机械性能6.4.1 拉断力和断裂伸长率 按G B/T 1 3 0 2 2-1 9 9 1 规定采用W型试样,宽度为1 5 m m试验样品应在解卷1 m后开始裁取,沿样品长度或宽度方向大约等间隔均匀裁取不准用手接触试样表面,不准在试样上做标识,每一试样的内外两面均用一般书写纸进行分隔保护并在分隔纸上标识试样的内外面及纵横向试验时,拉力试验机钳口 距离 5 0 m m,标距 5 0 m m,试验速度2 5 0 m m/m i n 士2 5 m m/m i n纵、横向各成一组,每组试样不少于 5 个,取平均值,精确到0.1 N,6.4.2 粘性 按照附录 A的规定进行试验6.4.3 弹性恢复、永久变形和拉力保持 按照附录B的规定进行试验6.4.4 抗刺穿 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试验6.4.5 单位面积质量 按照附录D的规定进行试验6.4.6 透光率和雾度 按 G B/T 2 4 1 0 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样品应在解卷 1 m后开始裁取,沿样品长度或宽度方向大约等间隔均匀裁取。
不准用手接触试样表面,不准在试样上做标识,每一试样的内外两面均用一般书写纸进行分隔保护并在分隔纸上标示试样的内外面试验时,由外面向内面进行,测试3 个试验样品,取算术平均值透光率精确到整数位,雾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6.4.7 水蒸汽透过量 按 G B/T 1 0 3 7-1 9 8 8 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条件温度为2 3 士6 0C,相对湿度 9 0%士2%0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7.1.1 出厂检验:按 5.1,5.2 条要求对产品规格尺寸、外观进行检验7.1.2 型式检验: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的鉴定;b)当结构、工艺、材料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质量监督机构或顾客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型式检验按本标准第 5 章规定试验项目 进行检验4B B/T 0 0 2 4-2 0 0 47.2 抽样7.2.1 检验批 以采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相同结构生产的缠绕膜为一检验批,最大批量不超过 1 0 0 0 卷7.2.2 抽样方案7.2.2.1 出厂检验 按 G B/T 2 8 2 8.1 规定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S-3,合格质量水平 A Q I,=4.0,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7.2.2.2 型式检验 按照第 5 章的要求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 卷进行膜卷质量检验,然后在从中随机抽取 1 卷进行第 5 章规定的其他项目检验出现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7.3 判定规则7.3.1 合格项判定 尺寸、规格和外观检验结果按 5.1,5.2 进行单项判定,若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样品尺寸、规格和外观单项合格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分别按 5.3 中表3 各项规定进行单项判定,单项符合表 3 中相应规定,则判定该样品单项合格7.3.2 合格批判定7.3.2.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合格批判定见表4,表 4批量/卷样本量/卷合格判定数/卷不合格判定数/卷簇1 5 05011 5 1 一5 0 08125 0 1-1 0 0 01 3127.3.2.2 型式检验 样本按 5.1,5.2,5.3 进行检验,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尺寸、规格和外观出现不合格项,而物理机械性能全部合格,则加倍抽取样本进行尺寸、规格和外观检验,样本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型式检验不合格8 标志、运输、贮存81 标志 膜卷或包装上应有标签,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别、生产日 期、规格、制造商。
每批产品应附产品合格证并标有批号、检验机构、检验员印章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 B/T 1 9 1 的规定8.2 包装 外包装应使用瓦楞纸板箱,或者平板托盘8.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尘、防潮、防晒,在装卸过程中要轻起、轻放,勿受重压并摆放整齐,防止机械碰伤8.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的库房内,不能与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和其他有害物质接触距热源不少于 1 m保质期一年B B/T 0 0 2 4-2 0 0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粘性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粘性试验所使用的装置,应按照本标准定制试验装置原理如图A.1 所示令1 一一底盘;2 一 试验斜面;3 固定装置;4 压辊;5 固定旋钮;6 滑轮;7 滑轮支架;8 连接部件图 A.1 粘性试验装置示意图单位为毫米图 A.2 试验斜面示惫图B B/T 0 0 2 4-2 0 0 4 在试验斜面上应有三条标线,如图A.2 所示,分别指示斜面的中线,以及斜面中间的2 5 m m宽度位置在试验斜面上还应有指示试样不同拉伸率的刻度线刻度线距斜面顶边的距离分别为m m,5 0 m m,7 5 m m和1 0 0 m m,分别对应的试样拉伸率为:未拉伸、拉伸5 0%、拉伸1 0 0%和拉伸2 0 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