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pdf
12页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总 结 报 告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目目 录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1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2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 3 (一)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 3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具特色 .................................................... 3 (三)课程内容改革突出职业特色 .................................................... 3 (四)教学模式改革凸显岗位特色 .................................................... 4 (五)评价模式改革更具职业特色 .................................................... 4 (六)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 5 (七)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双赢 ........................................................ 5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5 (一)传承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 .................................................... 5 (二)共育中俄职业技能人才 ........................................................ 6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 6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6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 7 六、建设成果六、建设成果 ........................................................................ 8 (一)总体情况 .................................................................... 8 (二)典型案例 .................................................................... 8 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8 1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国家中国家中等等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示范学学校校 项目建设总结报告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学校建于 1996 年,隶属黑河市教育局,占地 21.76 万平方米,建筑 9.6 万平方米,开设 14 个专业,有专任教师 246 人,学历教育在校生 5225 人。
我校自 2012 年 6 月立项建设以来, 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扎实开展建设工作,建设目标全部达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对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学校以护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俄语 3 个重点专业和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 2 个特色项目为主要建设内容,带动 6 个专业群,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结构合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各项建设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 目前, 5 个建设项目、 90 个子项目的 561 个任务点实际完成 587 个, 完成率 104.6% 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的办学实力整体提升: 一是改善了基本办学条件,新建了 9740 平方米的护理实训楼和 4 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 个数字校园管理中心,校内实训室由 58 个增加到 101 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 1760 万元增至 3029 万元; 二是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以“目标牵动、方案带动、评估推动”为管理核心,形成了目标管理体系,健全了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规章制度总数由 240 个增至 276 个,2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并辑印成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 三是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参加我校牵头职教集团的企业由 20 家增至 72 家,校外实训基地由 60 个增至 132 个,合作企业两年接收顶岗实习学生 10991 人月; 四是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聘请俄罗斯外教 6 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68 人,“双师型”教师比例由 88.1%增至 94.8%; 五是提高了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共建共享课程由 5 门增至29 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由 63 门增加到 93 门,教师公开出版教材由 6 本增至 29 本; 六是提升了信息化建设水平,多媒体教室由 35 个增至 51 个, “三通二平”开通,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总量由 10TB 增至 16.1TB,网络课程由 7 门增至 34 门; 七是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规模,合作专业由 3 个增至 8 个,合作培训学生由 40人增加到 319 人; 八是提升了办学效益,两年输送合格毕业生 3311 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由 96.7%增至 98%,职业培训总规模 26355 人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 1..建全建全机构机构,明确任务,明确任务 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组,主管教育副市长任组长,下设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专家指导组、质量监控组和 5 个项目建设组,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严格把关 主要办学指标变化图主要办学指标变化图5.84.569.67118.810.6103.630.40.13.02910.13.47610.213.29.486.82.92.3216.13.41083.195.31.968 1.19 0.51.764.50.79.82.917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设 备 总 值 ( 千 万 )校 内 实 训 室 ( 十 个 )校 内 实 训 工 位 ( 千 个 )校 外 顶 岗 实 习 基 地 ( 十 个 )校 外 实 训 基 地 ( 十 个 )毕 业 生 初 次 就 业 率 ( 百 分 之 十 )毕 业 生 初 次 平 均 月 薪 ( 百 元 )双 师 型 教 师 比 例 ( 百 分 之 十 )行 业 企 业 兼 职 教 师 数 ( 十 人 )国 家 共 建 共 享 计 划 课 程 数 ( 十 个 )公 开 出 版 教 材 ( 十 本 )公 开 发 表 期 刊 论 文 ( 百 篇 )数 字 教 学 资 源 总 量 ( T B )网 络 课 程 门 数 ( 十 门 )信 息 化 教 学 课 程 比 例 ( 百 分 之 十 )国 际 合 作 的 专 业 数 ( 个 )国 际 合 作 培 养 的 学 生 ( 百 人 )国 家 技 能 大 赛 和 文 明 风 采 获 奖 ( 十 个 )基线水平现有水平3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2 2..完善制度,建立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机制 制定了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 20 个规章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序建设;采用了顶层设计、项目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到人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做到了责权清晰、管理规范、科学建设、全员参与,保证了建设进度和质量。
3 3..加强交流,共享资源加强交流,共享资源 委托华东师大培训示范校骨干力量 64 人;派 17 人赴德国、俄罗斯进修,组织 110人次参加国家和省专题培训;到 6 所一批示范校学习,聘请专家到校讲座、指导;开辟专题网站,发布建设动态,建立大事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4 4..强化监管,强化监管,保障有力保障有力 定期对各项目组进行目标考核,采取月报、季报等方式实行过程监控;年终采取自查自评、交叉审核、集中评议的方式验收,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审计,形成项目监管常态机制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3 个重点专业, 共 46 个子项目、 353 个建设任务, 实际完成 379 个, 完成率 107.4%预算投入 1460 万元,实际投入 1460.76 万元,支出 1455.28 万元,使用率 99.68% (一)面向区域,契合产业,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学校紧密结合我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了医护、信息技术、旅贸商、艺术、农林、机电六个专业群 14 个专业,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具特色 护理专业与 61 家医院合作,建立了“校医合作 三证融通 双语并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语言等级证、毕业证、养老护理员技能证和执业护士资格证三类证书,培养具有俄、汉双语沟通能力的护理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 13 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企互融 多岗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网络操作、网络维护、网络搭建、网站开发等多个岗位技能人才;商务俄语专业与 14 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工学交替 多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不同岗位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 3 个重点专业两年输送合格毕业生 1724 人, 平均初次就业率 98.4%, 30 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 (三)对接工作,任务驱动,课程内容改革突出职业特色 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 ,专业教师与行企专家、技术员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构建项目,使项目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形成融态度、知识、技能与素质为一体的项目课程、任务课程体系4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护理专业由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递延为基本素养培养、专业基本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临床实习、护考培训和对俄护理与临床护理 2 个专门化方向培养“七模块”课程体系,开设了《实用俄语》和《护理俄语》特色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了网络基础、网络构建、网络维护和网站开发“四项目群”课程体系;商务俄语专业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