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观察.docx
7页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天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sICAM-1、sVCAM-1、hs-CR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半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半年后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化表评定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丹参川芎嗪;不稳定型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内科急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诱发血小板聚集是其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和川芎嗪,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我们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平均年龄(74±7)岁。
其诊断参照2007年ESC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所有入选患者均为此次住院期间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者排除标准:具有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禁忌证;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严重的全身疾病;有治疗相关药物过敏史或禁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GRACE风险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参照2007年ESC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及卫生部临床路径要求应用相关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ivdrip,每日1次,连续6天1.3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hs-CRP等,取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可溶性黏附因子(sICAM-1,CD54),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CD106)(试剂盒为美国Coulter公司产品),应用北京普利生BY—NJ2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出血、过敏)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入院)发生率于第6个月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化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
1.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2结果2.1治疗前后sICAM-1、sVCAM-1、hs-CRP比较,治疗前两组sICAM-1、sVCAM-1、hs-CR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周后同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sICAM-1、sVCAM-1、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t=4.79;2.76;3.63)2.4治疗后6个月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随访比较过去4周内,由于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所致下列各项受限程度: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与4周前比较,作最大强度的活动时,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过去4周内,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的平均发作次数: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过去4周内,因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服用硝基药物(如硝酸甘油)平均次数:治疗组轻于对照组(P<0.05);因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遵守医嘱服药带来的烦恼: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5);对治疗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的各种措施的满意程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7);对医生就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的解释满意程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1);总的来说,对目前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的治疗满意程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6);因胸痛、胸部紧榨感和心绞痛影响生活乐趣的程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心脏病发作和突然死亡的担心程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1)。
2.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无明显差异,未见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3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病理生理基础炎症反应是其重要促发因素,而细胞粘附因子是反应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Hs-CRP是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目前已经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之一,研究发现sICAM-1、sVCAM-1可以预测心绞痛高危人群、评价疗效和预后[1-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的作用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还可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加缺血区域血液灌注、减轻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提高心肌细胞组织耐缺氧能力等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4-5]此外,川芎嗪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能抑制血栓素的活性和生物合成,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线粒体耗氧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不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6]李静等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7]。
研究发现,治疗组sICAM-1、sVCAM-1、hs-CRP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减轻斑块的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原因之一由于所有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强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1周后治疗组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从而可以更大程度预防心绞痛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对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随访发现,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西雅图不稳定型心绞痛量化表也可以看出,治疗组半年后的心绞痛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早期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减轻不稳定斑块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等功能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安全,并未增加出血风险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李越凡,尹刚,史春雷.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sICAM-1sVCAM-1、MMP-9、Ps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6,12(10):980-982[2]陈作元,田建会,张荃方,等.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40(3):69-70[4]刘云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0):137-138[5]高长越,周华东,邓娟,等.川芎嗪对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3):135-136[6]于彤政,赵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25-2326[7]李静,刘勤社,吉海旺,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8):1061-106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