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节日+.ppt
23页快乐的节日,春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新年、圣诞节、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元宵节、清明节,我知道的节日:,春节,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祭灶,扫尘,贴春联、门神,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夜,年夜饭,祭祖, 守岁,迎春,红包,新年赠橘,新年放爆竹,拜年,接财神,回娘家,初六送穷,春节的风俗,,,为何叫“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 有了:“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 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 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 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
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民谣,中秋节原是丰收的家人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家人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 神话有关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中秋节的习俗,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了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决议,通过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决定 1949年中国正式规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少数民族的节日,傣族,蒙古族,藏族,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 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 种宗教仪式其后, 为佛教所吸收,经缅 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 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 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 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 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 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傣族泼水节,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藏族赛马会,农历五月初五,海拔3288米的中甸草场,野花盛开,藏族一年一度的端阳赛马会(又叫天马节)隆重开幕节日期间,人们举家出游,在山脚坝边搭帐篷,野炊、宴客等到赛马会开始,人们便齐聚在宽敞的草坪上,观看各地骑手的精彩表演赛马有 比速度比步法、比马上枪 旗、跑马拾物和表演物质 等内容优胜的骑手,不 仅为自己夺到奖品,也为 自己的村寨赢得了荣誉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 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 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 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 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 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 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 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 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 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 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 规, 任免官员,进行奖惩 外,还要举行规模 较大的 “那达慕”。
当时,“那达慕”的主 要项目就是进 行射 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 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 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 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 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云南沪西县彝族在正月初 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 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 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 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 祭火,称做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 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彝族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火把节的由来,传说 很多,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祭神 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期, 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 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 火堆,尽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 细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 天都会大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