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3 (2).doc

7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9374253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4M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前 言七鳃鳗科 1 日本七鳃鳗鲟科 2 施氏鲟3 库页岛鲟4 裸腹鲟5 马苏大麻哈鱼6 大麻哈鱼7 驼背大麻哈鱼8 花羔红点鲑9 细鳞鱼茴鱼科 10 北极茴鱼狗鱼科 11 黑斑狗鱼鲤科 12 半线(鱼丹)13 缺须(鱼丹)14 斑尾低线躐15 滇西低线躐16 黑背波鱼17 条纹裸(鱼丹)18 异鲴19 中华细鲫20 稀有(鱼句)鲫21 丁(鱼岁)22 东方欧鳊23 湖拟鲤24 真(鱼岁)25 尖头(鱼岁)26 洛氏(鱼岁)27 吐鲁番(鱼岁)28 东北雅罗鱼29 贝加尔湖雅罗鱼30 滩头雅罗鱼31 珠星雅罗鱼32 赤梢鱼33 黑龙江(鱼旁)(鱼皮)34 短须橘35 无须橘36 彩副橘37 保山四须(鱼巴)38 墨脱四须(鱼巴)39 太平四须(鱼巴)40 后鳍四须(鱼巴)41 鲂形四须(鱼巴)42 小孔金线(鱼巴)43 无眼金线(鱼巴)44 月斑长臀(鱼巴)45 大鳞结鱼46 墨脱华鲮47 宽头华鲮48 云南华鲮49 彩花(惠)唇(鱼巴)50 桥街墨头鱼51 西藏墨头鱼52 条纹墨头鱼53 刺(鱼句)54 条纹似白(鱼句)55 东北黑鳍(鱼泉)56 图们江中(鱼句)57 凌源(鱼句)58 黄河(鱼句)59 犬首(鱼句)60 大头(鱼句)61 尖鳍(鱼句)62 棒花(鱼句)63 细体(鱼句)64 兴凯银(鱼句)65 辽宁棒花鱼66 软刺裂腹鱼67 保山裂腹鱼68 伊犁裂腹鱼69 塔里木裂腹鱼70 扁吻鱼71 斑重唇鱼72 新疆裸重唇鱼73 青海湖裸鲤74 黑鲫75 银鲫76 元江长须鳅(鱼它)鳅科 77 北鳅78 小眼须鳅79 穗唇须鳅80 北方须鳅81 南方条鳅82 鼓颊条鳅83 侧带条鳅84 多鳞条鳅85 美斑条鳅86 长条鳅87 密纹条鳅88 多纹条鳅89 盈江条鳅90 孟定新条鳅91 岷县高原鳅92 粗壮高原鳅93 东方高原鳅94 黑背高原鳅95 黑体高原鳅96 硬刺高原鳅97 拟硬刺高原鳅98 新疆高原鳅99 长身高原鳅100 似鲶高原鳅101 黄河高原鳅102 斯氏高原鳅103 修长高原鳅104 隆头高原鳅105 尔羌高原鳅106 河西叶尔羌高原鳅107 小体高原鳅108 突吻沙鳅109 鳞头鳅110 缅甸鳞头鳅111 黑龙江花鳅112 北方花鳅113 黑龙江泥鳅114 北方泥鳅平鳍鳅科 115 缅甸爬鳅鲶科 116 欧洲六须鲶117 兰州鲶(鱼尝)科 118 乌苏里拟(鱼尝)(鱼兆)科 119 穴形纹胸(鱼兆)120 龙江纹胸(鱼兆)121 大斑纹胸(鱼兆)122 三线纹胸(鱼兆)123 老挝纹胸(鱼兆)124 四斑纹胸(鱼兆)125 间棘纹胸(鱼兆)126 扎那纹胸(鱼兆)127 亮背纹胸(鱼兆)128 长尾纹胸(鱼兆)129 间褶(鱼兆)130 大孔(鱼兆)131 短鳍(鱼兆)132 拟(鱼晏)133 藏(鱼晏)鳕科 134 江鳕刺鱼科 135 中华多刺鱼鲈科 136 河鲈137 梭鲈138 粘鲈塘鳢科 139 葛氏鲈塘鳢暇虎鱼科 140 黄带克丽暇虎鱼杜父鱼科 141 图们杜父鱼142 阿尔泰杜父鱼1日本七鳃鳗 七鳃鳗科Lampetra japonica (Martens)(七星子)无上下颌,成体口吸盘呈漏斗状。

      鼻孔单个,位于两眼中间无偶鳍,两背鳍分离,后背鳍与尾鳍相连雄性个体较小,头略大,两背鳍间距较小,前背鳍较短,后背鳍较长幼鱼(体长200毫米以下)口吸盘不发达,呈三角形典型的洄游性种类,成体在海中生活,秋冬季大量集聚溯河而上,每年4月下旬至6月初水温约达15C时开始产卵,亲鳗产卵后全部死亡幼鳗在江河中停留3~4年,称“沙栖鳗”或“沙隐虫”,在泥沙中生活幼体以藻类等为食,成鳗在海中营寄生生活,溯河洄游期几乎不摄食数量较多,产地居民大量捕获后一般晒干食用,有较大经济价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南至日本、朝鲜沿岸,北至阿纳德尔和阿拉斯加,国内见于黑龙江和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2施氏鲟 鲟科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七粒浮子)软骨硬鳞鱼类吻端至口部中线上约有7个瓣状突起口下位,口前具圆柱形吻须2对下唇完整,不中断鳃膜与峡部相连体具5列骨板,背鳍条少于40,尾歪形肠管具螺旋瓣珍贵经济鱼类之一,终身生活在淡水水域,栖息于砂砾底质河道宽阔的河段每年5月末至9月初为产卵期;产卵场在水流较急、水深2~3米的砾石底区域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成鱼还捕食小型鱼类鲟鱼卵可加工成鲜美的鱼子酱;鳔和脊索可制作鱼胶。

      近年来由于人为的影响使其资源锐减,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并实施放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摄于黑龙江)3库页岛鲟 鲟科Acipenser medirostris Avres(鲟鱼、鲟鳇鱼)主要特征是吻须较长,后伸接近上颌第1鳃弓鳃耙少于30枚体侧骨板22~36枚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在海中生活,每年秋季溯河产卵,产卵场选择砾砂底质河段,怀卵量80~240万粒,卵径约3毫米幼鱼以底栖昆虫及小型鱼类为食经济意义和施氏鲟相近,但在我国仅属偶见种类分布于太平洋亚洲沿岸和美洲沿岸,我国见于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4裸腹鲟 鲟科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鲟鳇鱼)主要特征和施氏鲟相同第1鳃弓鳃耙15~20枚体侧骨板多于58枚大型底层洄游性鱼类,长可达2米,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在海岸区度过12~14年性成熟,5~6月份产卵,不是每年繁殖幼鱼是以昆虫幼虫为食,成年个体以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肉和卵均为食中珍品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1933~1934年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现已进入我国伊犁河水系摄于新疆)5马苏大麻哈鱼 鲑科Oncorhvncbus masou (Brevoort)(奇孟鱼、齐目鱼、花斑鳟、花鳟)雄鱼头后不隆起。

      生殖季节雄性个体吻端突出呈钩状,颌齿变强变黑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陆封型喜群居冷水,个体较小,眼较大,体侧有8~10个终身存在的紫黑色横斑,背部和侧线上下有紫黑色圆斑点分布,无红色斑点2龄雄鱼、3龄雌鱼性成熟在图们江,洄游型每年3~4月份成群聚于江口并开始上溯,4~5月份大批进入图们江,8~9月份洪水下泄时成熟个体上溯至支流产卵产卵场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深约0.5米,流速平均0.7米/秒,水温11~20C卵粒赤橙色,怀卵量约3500粒产卵时,通常1尾雄鱼追逐数尾雌鱼进入产卵场,雌鱼摆动尾鳍利用水流向四周煽动砂砾,形成椭圆形产卵床雌鱼分数次排卵,受精卵落入产卵床内后由雌鱼利用尾鳍煽动砂砾加以覆盖产过卵的亲鱼守护在旁经2~3日后亲鱼全部死亡一般在淡水中生活1年后的幼鱼开始分离成洄游型和陆封型是我国大麻哈鱼属中洄游种类分布最南的一种,南限达北纬35,对温度的适应较高,是内陆驯化对象之一属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腻而味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其资源锐减濒于枯竭国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摄于吉林)6大麻哈鱼 鲑科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大麻哈)头后肩部至背鳍基部隆起口大,吻端微弯而突出,雄性个体在生殖季节尤为明显。

      上、下颌各具齿一列脂鳍呈屈指状,体被细鳞,侧线完全鳃耙发达,有幽门垂,胃呈曲管状有江里生,海里长,而后又回到原出生河流产卵的特性历年9~10月份溯河产卵,此时称为“秋鲑”,每昼夜行程30~50公里,并能跃过障碍在产卵场靠尾鳍摆动产生水流冲击砂砾形成产卵床雄鱼有驱逐习性卵沉性,呈橘红色,怀卵量平均约4000粒受精卵落入产卵床后由雌鱼摆动尾鳍用砂砾掩盖亲鱼有护卵行为产卵后不久亲鱼大批死亡幼鱼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为肉食性大麻哈鱼是我国珍贵鱼类之一,肉色粉红,细嫩味美;卵也为优质食品,常用盐渍成“大麻哈鱼籽”分布广,遍及太平洋北部北纬40以上水域,我国见于黑龙江和吉林摄于吉林)7驼背大麻哈鱼 鲑科Oncorhynchus gorbuscha Walbaum(罗锅子)主要特征和大麻哈鱼相同背部和尾鳍有较大黑斑生殖季节雄性头后明显隆起呈佝偻状名贵珍稀鱼类之一降海洄游型鱼类,每年6~7月份见于图们江支流珲春河下游溯河初期雄性少数个体有较明显的佝偻状,雌鱼生殖腺不发达2龄性成熟卵径5.8~6.1毫米,卵红橙色,怀卵量平均约1700粒产卵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产卵场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深0.4~1米,流速0.47~0.94米/秒,水温6~13C。

      幼鱼在江中栖息时间较短,于翌年4~5月份开始降河是我国鲑蹲鱼类中最为稀少的一种,已濒于绝迹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我国境内仅见于图们江和绥芬河摄于吉林)8花羔红点鲑 鲑科Salvelinus malma (Walbaum)(花里羔子)口下位,口裂较大,呈弧形上、下颌均具成行细齿;犁骨齿稀疏,不与腭骨齿相连;舌面亦有少数细齿体鳞细小雄性个体头部较尖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境内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每年9~10月份,水温8C左右时,在砾石底质、水深30~60厘米的缓流处产卵3~4龄性成熟卵圆形,橙黄色,卵径4.2~5.0毫米怀卵量为194~310粒食性广,以底栖动物及落入水面的昆虫为主,有时甚至跳出水面掠食分布在太平洋北部,我国见于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和鸭绿江摄于吉林)9细鳞鱼 鲑科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细鳞)口横裂,亚下位上、下颌均具齿,腭骨齿1行,生殖季节成鱼有2行明显的舌齿脂鳍大,与臀鳍相对随栖息环境不同及个体生长体色变化较大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称“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个体较大,体色鲜艳,称“江细鳞”。

      冷水性鱼类,栖息于山溪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冬季在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雌性个体4~6龄性成熟,雄性个体早熟于雌性初春解冻时即上溯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位于深潭下处(底质为砂砾、水温8~12℃)的急流中卵沉性,卵径3.7~4.2毫米肉食性鱼类,在大麻哈鱼生殖季节也吞食其卵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可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其自然资源已趋枯竭国内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摄于吉林)10北极茴鱼 茴鱼科Thymallus arcti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