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声委婉舞态生风》—阅读题答案.docx
4页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歌声委婉,舞态生风》—阅读题答案 歌声委婉,舞态生风 ①高山族是个富有艺术天才的民族,其独特的舞蹈令人赞誉不已1000多年前《北史流球传》曾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人相合,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特征鲜亮 ②集体性凡重大活动,都有集体载歌载舞的激烈场面,在歌舞聚合时,人们堆柴点火,围火高歌豪饮,款款起舞,并唱序歌,渐入高亢激越,踏歌欢舞,时前时后,进退有致,间有齐声欢呼,场面激烈 ③现实性高山族舞蹈主要是模拟反映和再现捕渔、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和场景,具有鲜亮的原始舞蹈色调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将内心喜悦全部倾注于歌舞之中,把内在节奏表达于外部形体、动作上,形成一种抖动的舞蹈律动特征,具有天真烂漫、热忱奔放的动人美感 ④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歌舞上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阿美族的《拉手舞》,形式自由,3-5人即可作舞,几十上百人也不算多泰雅群体的歌舞中,《祭舞》以模拟动作为主,舞步从庄重的信步渐渐进展到轻快、欢腾;《酒舞》舞蹈动作一般是左右摇摆上身,伴以顿足、招手、摇臀、调笑等夸张动作,具有非常的风格和韵味。
布农、曹和赛夏群体舞蹈时,妇女们身穿民族服装,头戴鲜花,每人手持一只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杵棒,围绕石臼或厚石板,敲击出音响不同的精美杵乐,舞者们便轻歌缓起,杵声错落之中,表演时而集聚,时而散开,别有风味 ⑤高山族舞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首先是历史文化认同价值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诸如木鼓、巢居、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质,印证了高山族与古越人司气共俗,源生一脉因此加强对高山族舞蹈文化的讨论爱护和沟通,对于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次是独特的艺术价值高山族舞蹈独特的动作,以及相关道具、乐器的综合运用充分表达了高山族人民锐劲豪迈、发奋乐观的精神气质,极大地丰富我国民间舞蹈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再次是促进社会和谐高山族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质,对于改善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⑥近年来,华安县成立了高山族舞蹈文化普查、讨论与爱护小组,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面积500多平方米的高山族舞蹈表演场地和高山族舞蹈表演风情园,组建高山族舞蹈表演队,参与国家、省、市、县的演出,扩大了高山族舞蹈的知名度。
10. 阅读第②⑤段,概括华安高山族舞蹈的特征〔4分〕 11.选文以歌声委婉,舞态生风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12. 从以下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①高山族舞蹈主要是模拟反映和再现捕渔、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和场景 ②《酒舞》舞蹈动作一般是左右摇摆上身 我选〔 〕 13.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第⑥段内容,谈谈如何弘扬漳州民间文化艺术〔4分〕 材料一:连日来,华安第二试验幼儿园兴起一股我爱跳、我会跳高山族舞蹈的热潮据悉,自《唱乡音,舞乡情》课题开展以来,富有地方特色的高山族歌舞已融入课堂教学 材料二:2022年6月,华安高山族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喜爱高山族舞蹈,爱护和传承高山族舞蹈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志强和高山族舞蹈队成员多次参与国家、省、市的高山族舞蹈表演,博得海内外游客的赞颂 参考答案: 10. 集体性;现实性;风格多种多样;具有杰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11.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有节奏感;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阅读爱好;点出说明的对象。
12. 例如①:主要是强调高山族舞蹈最重要的内容是反映和再现狩猎等场景,但并不摒除还有其它的内容,它使说话留有余地,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和严密性 例如②:一般说明通常状况下是左右摇摆上身,但并不摒除非常状况,它使话说得留有余地,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和严密性 13. 例如①: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分析:3-5人即可作舞,几十上百人也不算多,这句话采纳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而精确地说明白高山族舞蹈形式自由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例如②:说明方法:摹状貌;举例分析:妇女们身穿民族服装,头戴鲜花,每人手持一只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杵棒,围绕石臼或厚石板,敲击出音响不同的精美杵乐,舞者们便轻歌缓起,杵声错落之中,表演时而集聚,时而散开,别有风味这句话采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白布农、曹和赛夏群体高山族舞蹈的独特风格,使文章更具有文学色调 14.〔1〕让漳州民间文化艺术进入学校,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应从娃娃抓起 〔2〕政府要重视、扶持民间文化艺术,让民间文化艺术焕发生气和活力 〔3〕学校应当多制造条件,举办各种活动,激发同学对民间艺术的爱好 〔4〕对一些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扬的力度。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