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全).pptx

179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264391936
  • 上传时间:2022-03-1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35.91KB
  • / 1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第一节 新媒体的概念一、新媒体定义新媒体(New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对什么是新媒体,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

      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的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二、新媒体构成要素不管人们如何定义新媒体,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相对于旧的媒介形态,新媒介形态是不断变化和延展的,在现阶段其核心是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的实现一般而言,新媒体的概念包含以下要素:1.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2.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3.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4.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5.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第二节 新媒体发展迅猛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虽然目前仍相对弱小,但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新媒体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中国传媒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新媒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显示,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传媒产业总值的近1/3新媒体主要由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组成2006年,中国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电视、广播、短信、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视、互联网、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产品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至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30岁,其中1/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至3倍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度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在中国的GDP增长中新媒体贡献了1/30至1/40,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3至5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21世纪是媒体的世纪,中国在其中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将由媒体大国发展成媒体强国,而新媒体是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新媒体发展的原因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基础条件:一是技术发展程度,二是产业发展资本前者要求技术必须能够支撑人们对内容的需求;由于新媒体产业赢利模式的成熟还有待时日培育,后者就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新媒体的发展便是纸上谈兵另外,党政对新媒体的重视和支持也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原因1.技术与市场发育2.资本市场准备3.党政重视支持第三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其传播上的无限化、需求上的个性化和时间上的即时性、沟通上的互动性,也正是基于这些信息时代的新特征,新媒体才会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

      传统媒体虽然存在一些传播劣势,但其仍然是一段时间的主流而难以取代,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毕竟内容优势短时间内不可动摇,而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的信任也是电视、广播、报纸能长期受大众青睐的根本原因对于一种媒体而言,只有大众化才能主流化,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媒体才能被称为社会的主要媒体在延续传统媒体生命力的同时,新媒体的特征也在开始对传统媒体有所渗透,适当对网络和特点的借鉴和移植有利于电视、广播和报纸更好地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比如新媒体的互动性,电视和广播均可以通过插播热线或制作专题来实现,即使互动性最差的报纸也有许多提高的途径比如现在各大晚报均将读者有奖提供线索的热线新闻作为社会栏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引入一些读者直接参与的评论栏目并以之与网络进行竞争又比如谈话类栏目的出现也是报业的一种大胆尝试,通过其较之新媒体更高的信息公信力和权威性,弥补其信息传播时效性差和互动不够深入的弱点二、传统媒体借助数字技术转变为新媒体许多传统媒体借助新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以电视为例,传统的电视是模拟电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模拟电视正在向数字电视转变,人类进入数字电视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

      据美国战略分析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全球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量到2010年将超过1.81亿台,其中北美地区占65%,亚太地区占19%,欧洲地区占14%2010年全球数字电视的销售收入将超过390亿美元,北美地区大约将占整个销售收入的2/3,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份额为19%,欧洲的市场份额为14%据预计,2005年至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600亿元扩张至5000亿元,2010年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商机更高达1万亿元在芬兰、瑞典,电视传输已经全部转为数字方式2007年9月1日,芬兰全国5个模拟电视频道全部关闭,转为数字电视频道,7个新的数字电视频道也开始播放节目这意味着芬兰成为全球首个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的国家2007年10月15日,瑞典最后两个省份同时完成了地面电视传输从模拟方式到数字方式的过渡,成为继芬兰之后全球第二个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的国家影响全面推行数字电视的主要因素一是技术标准,另一个是用户接受度目前,技术标准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至于用户接受度,则取决于推广数字电视的方式在这方面,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仅仅把它视为一种商业行为。

      第四节 新媒体的特征一、有关新媒体特征的种种说法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一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一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一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所有的文本、声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I的组合);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以“伦敦爆炸案为例,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新媒体有以下特点:1.交互性与即时性传统媒体传播是“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而网络传播是交互式传播尽管传统媒体有时也有一些互动的活动,但互动不像新媒体一样是一种常态,不如新媒体互动得便捷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主要是通过热线、来访、来信等,而有了新媒体,普通市民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为便捷、成本更低廉,草根话语权获得前所未有的尊重网络的交互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聊天、BBS留言板,又如因特网的新闻标题常常在新闻标题的末尾用“评“网友签名等显著字眼标出,网民点击一下,可以在立即弹出的页面上针对此条新闻或标题发表言论某些重要的新闻事件,网民还可以实时地提问和交流传统媒体虽然也可以开办“热线”等栏目,但互动性有限网络的互动性是网络上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性所带来的直接结果2.海量性与共享性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网上的信息可以说无所不包,互联网的信息量在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量o而传统媒体的容量有限,报纸有版面限制,广播和电视有播出时限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改变了以往众多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网络媒体的内容空间宽广无际,报纸的传播范围局限在发行范围,网络传播的新闻信息可以全球共享网络媒体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了网络传播地域上的全球覆盖时间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了信息的海量存储,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信息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网络的普及为世界各个角落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输出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3.多媒体与超文本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由于运用了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最终以何种媒体形式出现,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图像,完全由用户根据信息的内容、自己的爱好以及接收条件自行决定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4.个性化与社群化传统媒体是大众化覆盖,网络媒体可以做到个性化服务。

      从总体上说,传统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即使是做分众市场的传统媒体,在这个分众市场中也是在进行大众化的传播真正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是网络传播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网民和受众不再需要按线性的播出流程被动地接收由编辑安排好的节目内容,而可以在无限广阔的节目信息空间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检索、选择和传播节目网络传播不仅具有综合性、主动性、参与性、渗透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博客、播客的出现是个性化的最好体现,只要拥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博客就能实现想写就写的愿望博客几乎可以以任何形式抒写任何内容和信息,当然要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而实现了异步性,即受众在任意选定的时间进行收听收看,如有兴趣有必要可以反复收听收看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第一节 互联网新媒体一、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互联网是一个由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一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