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连四纸.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418635
  • 上传时间:2018-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2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详细介绍所属地区: 江西 · 上饶文化遗产名称: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遗产编号:Ⅷ-66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江西省铅山县 遗产级别: 国家,,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第四卷P3059有关“连史纸”词条解释:“纸的一种原称连四纸,又名绵纸原料用竹色白,质颇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上等品名棂纱纸,其次为连四纸,或称连四,绵连四纸,今讹称连史纸连四纸简介,连四纸制作技艺,纸料制作纸料漂白 制浆抄纸,纸料制作,砍竹条 坐山阴干 赶山断条 叠塘冲浸 清水漂塘 剥竹壳 洗晒竹丝 踩竹丝缸 浆竹丝 霉塘 槌竹丝 摆洗竹丝 挂晒竹丝 浆灰清 蒸煮灰清 出锅摆灰清 摆清塘 洗净晒料 过初煎 作漂塘 出锅扯水 晒初煎料 棍抽初煎料 做料饼,,漂黄饼 拣复煎料 过复煎 出锅扯水 漂复煎饼 拣白饼 过白煎锅 出白料 拣水料 打料,纸料漂白,制浆抄纸,洗浆 放大槽 兑纸药 抄纸 榨纸 干纸 整纸 进库,备注:一是水质。

      凡冲、浸、漂、洗所接触的水均不能有任何污染,洗浆及以后工序尤其要求苛刻,须采用当地山泉水二是配药采取俗名水卵虫树制成,其他稍次料水特征,原料特征水源特征,,原料特征,毛竹是连史纸的基本原料当竹笋长出来之后,须先到竹山上观察竹林形势,选定用材林立夏前后毛竹笋已长成嫩竹,在将要长出两对芽叶的时候砍伐取用这才是上等原料这时竹竿的纤维已均匀、成熟,且尚未老化,成浆率高,易制作提炼 浆料霉塘用的是本地柴烧石灰,不用煤炭烧炼的石灰 蒸煮用碱有两种:竹碱,木碱用毛竹烧灰制成的为竹碱;木柴烧灰制成的为木碱不是用烧碱 配药采用当地特产之水卵虫树等天然植物提取水源特征,铅山境内雨量充沛,山区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水系发达,水体酸碱度适度,清澈、凉滑,适合造纸南部武夷山区连史纸产地的水源尤其优良,终年不涸,没有污染,因而保证了纸的品质艺品特征,工艺特征 产品特征,工艺特征,,连史纸72道工序(有的总结有160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虽然造纸工艺、技术未见典籍详载,但是千百年来师傅言传身教,徒弟长期学艺,要求严格,实践不断,从而世代流传,各脉师传经验总结自有规律,自成体系 竹丝纸料制作全靠自然活水冲浸、漂洗;纸料漂白是长时间(数月)露天日晒雨淋,靠自然力而完成,产品特征,质地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有隐约帘纹,防虫耐热,永不变色,“寿纸千年”。

      连史纸自然天成,全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兴衰历史,兴史 衰史,兴史,据铅山县地方志记载,明清纸业鼎时期,铅山从事做纸的工人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四,全国各地的纸商仅在铅山河口镇一地开设的纸店、纸号、纸栈、纸庄就有100多家,每年纸张外销额在50多万两(银)以上这一时期,铅山境内产连史纸的纸槽在1400张以上,而毗邻的福建境内只有500余张民国初期,铅山陈坊的“晏文盛”、“泰茂”、“大公”等纸号每年外销的连史纸仍然在20多万件以上;在商业古镇河口,钱庄老板则以与连史纸号有业务往来为荣;在上海,“怡太”、“恒通”、“福裕安”等都是专门经营铅山连史纸的大纸号;在苏州,“苏连记”用连史纸制作的纸褶扇畅销大江南北民国二十六年粤湘鄂赣特产联展会介绍铅山连史纸:“江西为旧式手工业造纸最繁盛区域,其纸质之优,亦甲于全国全省八十三县产纸者占半数以上,而以铅山为最多……其中,以铅山连史、关山与泰和之毛边为最著,除销全国外,兼有较多量行销日本、南洋等地……因其在内地的最后聚散地乃河口镇而称作河口连史纸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三战区招募各地造纸工匠来铅山兴办造纸坊,全国各地的纸商纷纷迁到铅山,铅山包括连史纸在内的纸业一度兴盛。

      1937年,仅河口一地输出的纸张就有18550多吨衰史,解放初期,铅山连史纸一度复兴,并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举行的纸张交流会上获得金奖铅山县供销社,先后于1959年、1979年、和1988年应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专业需要,以及在广州客商求购下,三度扩大生产到1992年,铅山县天柱山乡浆源村最后一张连史纸槽停产到了近当代,铅山连史纸为何每况愈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实行五口通商,外国机制纸进入中国,铅山连史纸生产开始萎缩虽然宣纸较连史纸晚(出现在明代),但到了近、当代,宣纸进行了改良,渐渐独占了市场连史纸生产工艺太复杂,生产周期太长,技术难度大,成本核算中手工工资份额大,销售价格与机制纸比较,竞争严重乏力,致使工人日收入难以维持最低水平,连史纸产业难以为继到了今天,市场上的文化用纸就被宣纸所取代了2006年4月,笔者到连史纸产地铅山县天柱山乡浆源村采访,该村村支书熊居渭说:“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浆源的连史纸,是由铅山陈坊的连史纸号收购的后来各地成立了供销合作社,连史纸便由天柱山供销合作社包收购1992年,供销合作社撤走,浆源村深处武夷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就再也没有人来收购连史纸了,纸槽只好停产。

      处境堪忧,能否传承,直至上世纪80年代,铅山连史纸仍然是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指定的专用品,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作为文化用纸,历代书画家、鉴藏家欣赏连史纸独特的韵味品质,许多字画、印谱、拓本、典籍等不朽佳作依托它得以传世这种纸品自身的特点,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得益彰,产生出令世人惊羡的美妙与神奇同样,当代书画家、鉴藏家和古籍出版商仍然需要这种品质上乘的文化纸多年来,常有全国各地的文化人士来铅山寻找连史纸2005年6月,上海市博物馆还派人到铅山寻找连史纸2006年以来,连史纸制作技艺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铅山寻找连史纸的古籍印刷商、书画家、鉴藏家就更多了发展,铅山农民李为民以“恢复连史纸手工作坊”致富创意方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举办的全国“致富创意大赛”活动,获得南方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去年11月15、16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栏目摄制组在铅山县南部山区的手工造纸村撑石村,为他参加决赛拍摄外景李为民说,如果有人来组织恢复连史纸生产,他将把全部奖金投放到恢复连史纸生产中去,让“恢复连史纸手工作坊”方案变成现实,让曾经的连史纸再现辉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