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三维目标及重难点.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mao****qiu
  • 文档编号:182058470
  • 上传时间:2021-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86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三维目标及重难点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1、消化腔 2、水螅的身体有多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课 题: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课 题: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学会做蚯蚓的观察实验,能说出蚯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环节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教学重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蚯蚓的观察实验课 题: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点: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课 题: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学重点: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蝗虫的发育3、昆虫的主要特征4、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蝗虫的发育课 题:第一章 第四节 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鱼类的呼吸课 题:第一章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说出两栖动物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与人的关系4、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概念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课 题:第一章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2、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归纳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课 题:第一章 第六节 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课 题: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教学重点: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 题: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通过对动物的运动的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使学生能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课 题: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制定并实施探究实验,锻炼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教学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