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锡琛的编辑出版思想探析.doc
15页章锡琛的编辑出版思想探析[摘要]《新女性》是章锡琛辞去商务《妇女杂 志》的主编后创办编辑的女性刊物本文通过对《新 女性》进行考察,可从中进一步探析章锡琛“有所为” 的出版理念、“务实求新”的编辑策略、“兼容并包” 的期刊编辑观以及“有所不为”的编辑出版思想[关键词]《新女性》;章锡琛;编辑出版思想[作者单位]蔡银春,北京大学章锡琛(1889-1969年),字雪村,又字君实,浙 江会稽(今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 开明书店创始人之一1926年1.月,章锡琛在友人协 助下创办月刊《新女性》,并担任主编一职在此之前, 章锡琛曾任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主编,其间大力 革新《妇女杂志》,终使该杂志"在中国目前关于妇女 问题的出版物里,伊总不愧坐在第一把椅子的了”有 关《妇女杂志》的研究,学界已有较多关注,而对《新 女性》的探讨却相对不足,《新女性》的影响力虽不及 《妇女杂志》,但由于该刊完全由章锡琛自主编辑和经 营,通过对该刊考察,可从中进一步探析章锡琛的期 刊编辑岀版思想,以供当今参考和借鉴一、《新女性》的创刊与“有所为”的出版理念每种刊物的诞生,都蕴藏着出版人的某种理念追 求,回溯《新女性》的创刊,可从中探析出章锡琛‘有 所为”的出版理念。
1921年,章锡琛接手《妇女杂志》主编一职,“那 时正当新思潮运动极盛的时期,女性问题为一般人所 注意,我感觉到在《妇女杂志》中非讨论到妇女问题 不可”,带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大力革新《妇女杂志》, 将其宗旨变为“谋妇女地位的向上和家庭的革新”,着 力探讨当时社会上关注的女性热点问题,并于1922 年7月发起成立“妇女问题研究会”,利用《妇女杂志》 这个平台,致力于推广妇女运动由于定位准确,《妇 女杂志》销量大涨,读者反馈良好,章锡琛与协助他 办刊的周建人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和 探讨中1925年1月,《妇女杂志》第11卷第1号推 出“新性道德”专号,刊载了包括《新性道德是什么》 (章锡琛)、《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周建人)等系列 文章,希望通过提倡新性道德来关注女性问题,从而 探索女性解放的道路孰知杂志刊出后引起多方争议, 北京大学陈大齐教授更指责章锡琛、周建人所提倡的 新性道德“足以为一夫多妻的新护符”章周二人 著文抗争,论辩风波虽于当年6月陈百年投信至《莽 原》表明不再回应而平息,但却引起商务印书馆王云 武的不满为避免再惹事端,他要求审查《妇女杂志》 的每期清样,章锡琛不愿受缚,遂主动辞去杂志主编 一职,被调任至商务国文部。
郑振铎等一帮朋友出于 义愤,一起筹钱鼓励章锡琛另办一种关于妇女问题的 月刊,即《新女性》,并由其担任主编1926年1月,《新女性》创刊号发行《新女性》的主要创办者章锡琛等人以“新性道 德”来推动女性运动的想法源于其早期的相关认识,“推广女子教育,图谋经济独立,攻击旧道德、旧法 律,改革旧家庭等问题上,我以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 本方法,只有提倡恋爱自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希望以女性刊物为阵地,向更多的女性宣传相关理 论知识,以此来解决女性问题,推进女性的解放运动1925年底,《新女性》创刊号发行前夕,章锡琛 等在《申报》等大报上刊登了该刊的出版信息广告 刊名《新女性》,也多少表现了主创者对于刊物的定位, 即不受旧礼教等思想的束缚,为新时代女性谋解放的 办刊诉求《新女性》的出版使商务以职员不能经营和公司 性质相同的业务为由,于1925年底以违反纪律之名将 章锡琛辞退章锡琛更全心投入《新女性》的编辑工 作中,并在1926年1月的《申报》上登载“章锡琛启 事”,宣布与商务印书馆完全脱离关系,并声称专任《新 女性》主编一职,进一步表明自己办刊的坚定态度在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多受传统礼教的影响时, 公开讨论某些妇女问题甚至还不为一些学者等接受。
但章锡琛却不畏当时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攻击,不畏丢 掉“饭碗”的压力,在朋友支持下创办了《新女性》, 继续宣传探讨女性问题,以期促进妇女解放这一方 面或与主编章锡琛刚毅的性格有关,正如叶继善先生 所说,“不怕事,得理不饶人,是雪村先生生就的脾气”, 但另一方面,从出版文化的角度来看,更揭示出其不 惧困难,坚持“有所为”的出版理念二、坚持办刊宗旨和“务实求新”的编辑策略关于《新女性》的宗旨,该刊并没有发刊词一类 的文字进行专门的宣扬,只在创刊号的“排完之后” 有简要的说明:“《新女性》的宗旨和态度,都在以下 各文中显明地表出,读者自能看到,所以像普通刊物 上所有照例的发刊词也便省去了”,由此足以窥见主编 对于刊物编辑能力的自信在《新女性》办刊2年后 渐趋稳固时,章锡琛在第3卷3期的“排完之后”中 写到,仍希望大家努力“使本刊对于妇女问题上,有 一种相当的贡献”,结合《新女性》的创刊缘起,由此 不难看出这也即是新女性的宗旨,而章锡琛也正是通 过“务实求新”的编辑策略来坚持和体现这个办刊宗1.重点突出,朴实无华的栏目设置《新女性》的栏目并不繁复花哨,在办刊的过程中,章锡琛始终注意围绕办刊宗旨设置栏目。
一是注 重理论性问题的探讨,设置“议论文”栏目,集中刊 登有关妇女问题的讨论性文章,该栏目是整个刊物的 重点,仅从文章在全刊所占比例就可见一斑以1926 年和1928年出版的《新女性》为例,议论文数量分别 占到了全刊文章总数的43%及44%o就文章的具体内 容来看,贝!J涵盖“恋爱” “婚姻”“贞操观”与“性道 德”女权”及相关女性问题的探讨,如《中国妇女的 贞操问题》《女性与恋爱》《女权论》等二是通过‘记 叙文”栏目刊登大量文章来介绍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妇 女生活、婚姻以及著名女性传记,如《俄罗斯革命中 的妇女》《南洋华侨婚姻注册问题》《印度女诗人娜伊 杜》等文章给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使读 者从这里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妇女的境况,并以此 为读者提供相关问题的参考和借鉴三是设置“费话” 栏目,刊登时事的评论或感悟,其中大多是与女性相 关的话题,如《产儿制限和人口》《赞美李昭实女士》等,这些时评类话题为读者了解社会动态以及发表自 己感想言论提供了平台第四,开通“通信”栏目, 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 此外,为增加可读性,刊物还设置了包括诗歌、小说和散文的“文艺” 类栏目,文学作品中不乏反映女性生活、爱情的动人 作品,以更为丰富的情感方式感染和教育着读者。
以 上栏目中除了“费话”栏目在1928年或因该年度时事 类的议论文增多,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被暂时取消, 直至1929年才又出现在刊物中,其他的栏目都是刊物 的固定栏目,以其丰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 提供了有关女性问题和相关知识传播的路径随着社 会教育的发展,后来又增加了 “歌曲”和“图画”等 栏目,使刊物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同时也 起到了文化教育的作用2•运用知名学者,树立刊物的权威性章锡琛一生交友甚广,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虽 然做着十足的商人,却还承许多文人学士错爱,肯跟 我做朋友,并不当作市偿看待得益于此,章锡 琛在办刊过程中除“妇女问题研究会”的同人支持外, 还得到了 “文学研究会成员”郑振铎、沈雁冰、叶圣 陶、王伯祥、孙伏园、赵景深;“立达学会”的夏丐尊、 丰子恺、夏衍;商务印书馆的老同事胡愈之、顾均正 等人的大力支持章锡琛在编辑组稿过程中,充分利 用朋友资源,通过灵活组稿方式,运用强大的作者群 优势,为《新女性》树立了一定的权威性,使其在读 者群中快速传播,获得了很好的声誉以创刊号为例,章锡琛组稿的12篇文章中即出现 了鲁迅、周建人、章锡琛、叶圣陶、顾均正和奚明等 多位有影响力的作者名字,这些作者以犀利的笔触为 《新女性》呐喊助威。
如周建人的《二重道德》指出 “即使女子的经济能够独立,人民却仍是相信,月经 可以服食,女性比男性不洁,一般人对于她的价值观 念仍是不能平等,那么行为的标准也是不能平等的 在这一点上,知识的普及便见得重要了,一一自然尤 其是性知识”该文颇得章锡琛认同,他称此文“也可 算是《新女性》的发刊词”而鲁迅的文章中首先针对 教育当局因常有公共娱乐场所发生有伤风化的事而禁 止女学生往游乐场和公园这种“坚壁清野”的行为发 出批判,继而进一步指出“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 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 作者们在文中的呼声无疑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为刊 物在读者群中迅速传播奠定了基础03.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务求办刊实效章锡琛在办刊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对社会中女 性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探讨来解决女性的实际问题他 在刊物中采取“征文”及开设“专号”的方式,一方 面为读者参与女性问题的探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通 过这种集中刊稿的形式引起更多读者对于现实女性问 题的思考和关注1926年9月,《新女性》进行第一 次征文一一 “我所认为新女子者”,编者希望读者对心 目中所认为的现代所需要的新女子进行描绘,以使“一 般的女子可以奉为楷模,作她们行动的准绳”。
为鼓励 大家踊跃投稿,给予重酬奖励,“第一名至第五名,现 金二十元至五元第六名以下,酌酬书券及本?I”,当 时《新女性》杂志定价每册一角五分,稿酬的丰厚可 见此次征稿力度之大随着社会的变化与《新女性》的日益发展,1927 年初,章锡琛打算对刊物内容做些改良,一方面决定 扩充刊物内容,加大对更多女性问题的讨论以及科学 知识的普及力度;另一方面,要“从本年起,打算注 重实际问题,随时请求海内名人指教”在1927年第 1期的《新女性》中,针对当时越来越多的“现代女 性”迈出家庭,参与学习和社会建设,而不能协调处 理好家庭和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关系这个现实问题, 他特向“海内外名人”发起题为“现代女子的苦闷问 题”的征文组稿,国内二十多位知名学者、作家如蔡 元培、周作人、孙伏园、沈雁冰、吴觉农、陈望道、 顾颉刚及陈学昭、陈宣昭等都著文参与了讨论,使得 该期几乎成为此问题探讨的专号如此强大的作者群 征文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刊物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并且 作者们从各种角度出发的论点为女性解决实际的困难 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除此,对于有关女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起讨论 如1926年10月东京的留学生金拓因失恋而杀害其未 婚妻罗氏的事件引起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章锡琛发起 “征求对于金罗事件的批评”征文,希望读者通过对 此事的探讨,进而引起大家对当前社会形态的关注。
1928年3月,“新女性”马振华与其未婚夫汪世昌因 感情纠纷而导致马自杀事件发生,章锡琛认为“一般 女子中像马振华那样具有…新思想旧道德却还多 着…这实在是马汪事件不能绝迹于中国的原因” 因此,他特在1928年4月的《新女性》上组稿刊登了 一组评论“关于马汪事件”的文章,特别引起读者对 女性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重视三、提倡言论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期刊编辑观 《新女性》在创办期间,对于某些女性问题,如 同当年的“新性道德”讨论一样,仍会出现不同观点 和立场下的激烈争论,其中不乏批判性的言辞论调,但章锡琛并不避讳刊登这些文字,“我以为意见本是人 各不同,如果一种刊物只许发表一种同样的意见,结 果将没有刊物”由此可窥其期刊编辑观,即期刊应提 倡言论的自由和思想的“兼容并包”,而绝非某一人或 某一机构的舆论控制工具这个观点他在《新女性》 创刊不久的“本社特别启事”中早有强调,‘本刊系公 开性质,言论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种势力的束缚”而 在编辑实践中他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相当的体现,其 中最为显著的例子便是《新女性》中有关“恋爱论与 非恋爱论”的三次论战章锡琛在1927年第5期的杂 志中刊登了反对“恋爱贞操论”、提倡“性自由”的“非 恋爱论”者的文章以及自己对此观点质疑而写的文章, 这组文章的登载由此拉开了双方论战的序幕。
其后双 方相关的论辩文章在刊物上陆续得到发表1928年8 月与□月的《新女性》甚至开辟“非恋爱论与非。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