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来西亚智慧城市建设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识别、评估及其治理.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1620005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1.1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来西亚智慧城市建设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识别、评估及其治理 “智慧城市”是一个长远且具备可行性的城市发展进程规划,试图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平台的运用,解决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马交流日益密切2015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北京与马华公会合作举办了“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1]2018年2月,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机构和吉隆坡市政厅宣布将同阿里合作,引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这一项技术将运用到交通治理、城市规划等领域[2]然而,马来西亚一直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威胁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跨国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人口贩卖与毒品走私此外,马来西亚作为世俗伊斯兰国家,近年来深受恐怖主义,尤其是宗教极端恐怖主义的影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不会自动消失,反而很可能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迅速传播与变异,一方面使原有问题复杂化,另一方面有可能导致产生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一 马来西亚概况及其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马来西亚联邦,分为东马来西亚与西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中部,包括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

      马来西亚与泰国接壤,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马来半岛西南部为马六甲海峡,地处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马来西亚自建立以来就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目前族群人口比例为马来人占68.8%,华人占23.2%,印度人占7%,其他族群占1%[3]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是族群协商的结果,其建立的基础是族群权力分享,提倡多元主义但由于长久以来华人在经济上占优势,政府为改善马来人的经济条件,奉行马来人优先政策这逐渐形成族群分立的局面:马来人占多数且占据政治优势,华人人数次之且拥有经济优势,印度人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没有话语权族群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族群间的矛盾和对抗整个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发展势头良好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高达11.701%[4],与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并称“亚洲四小虎”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涨,这一国际背景严重打击了出口导向型的马来西亚国家经济,马来西亚经济出现负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马哈蒂尔提出了“2020愿景”,试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2020愿景”的目标是用30年的时间将马来西亚建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进行制造业转型,重点是发展电子、化工与机械等产业。

      [5]经过将近30年的努力,总体来说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而平稳然而,目前马来西亚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没能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14年为近年来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一年,也仅达到11183.7美元[6],离标准的12055美元还有一定距离马来西亚官方首次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马哈蒂尔为配合其“2020愿景”,提出了“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双峰塔之间建立一个走廊,中心是两个“智慧城市”:一个是行政中心布特拉贾亚(Putrajaya),另一个是有“东方硅谷”之称的塞布再也(Cyberjaya)[7]这一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国际上多媒体专业园区的典范虽然计划的本意并不是建设智慧城市,而是通过多媒体聚集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但信息网络化产业园区要求政府提供电子政府、智能学校、远程医疗等公共服务,这些配套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马来西亚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发展快,紧跟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目前,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其智慧城市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比如,马来西亚同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合作,引入阿里云ET城市大脑,并将这一科技引入交通治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中[8]可以说,马来西亚追求智慧城市的步伐从未停止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马来西亚不仅面临着已有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还要同时处理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二 马来西亚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马来西亚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族群与宗教问题,二是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三是跨国犯罪问题一)族群与宗教问题马来西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其族群政治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总体和睦,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民众都认同族群的共同发展繁荣,维护马来西亚社会稳定和谐但仍有个别民众存在种族歧视,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2007年11月25日,马来西亚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印度裔集会,3万印度裔走上街头,手持圣雄甘地像,呐喊“人民力量”(MakkalSakti),抗议兴都庙被强拆以及印度裔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社会境遇[9]2015年7月11日,吉隆坡发生刘蝶广场事件事件起因是马来人和华人商家发生冲突,马来青年在华人商店偷窃被发现,之后纠集朋友报复,造成多名群众和记者受伤。

      [10]虽然事件过后,各方都呼吁不要以“种族主义”看待这件事情,但毫无疑问,个别民众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种族歧视同时,政党仍会以族群大做文章,2013年第13届选举中,纳吉布将国民阵线的惨败归结于“华裔大海啸”,《前锋报》还质问“华人还要什么?”[11]应该说,在总体稳定和谐的大环境中,个别族群冲突时有发生,并且多伴随政治诉求族群矛盾并非高政治领域的议题,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的稳定,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此外,马来西亚的宗教因素也不可忽视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受到中东、南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的结果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使伊斯兰政治化的倾向愈发明显,同时伊斯兰氛围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浓郁伊斯兰教色彩在社会生活中愈发凸显造成了非穆斯林的不安,尤其是华人对于伊斯兰教法和可能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心存恐惧与此相关的是,受国外伊斯兰极端宗教思想影响,马来西亚国内宗教恐怖主义有抬头趋势马来西亚主流伊斯兰教是比较温和和世俗化的,但近年来受东南亚整体经济不景气、马来西亚政府腐败、中东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激进思想等影响,马来西亚一些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激进主义。

      近年来,随着“伊斯兰国”在中东的崛起,马来西亚的世俗国家体制也遭到了极端伊斯兰思想的冲击部分国内的穆斯林被“伊斯兰国”吸引,前往中东地区投入所谓的“圣战”据联合早报网的统计,截至2016年,马来西亚共逮捕157名“伊斯兰国”成员,他们曾有72人前往叙利亚[12]马来西亚国内部分穆斯林对“伊斯兰国”表示同情和认可,认为中东地区的穆斯林一直受到迫害学者廖朝骥认为,“伊斯兰国”在马来西亚的扩张主要受到国内伊斯兰右倾思潮和伊斯兰政治化的影响,同时跨国际活动的便利性也使上述趋势加剧[13]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开始出现整体的伊斯兰宗教情怀右倾巫统作为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政党,为了和在野党“伊斯兰党”争夺选票,在政策上开始显示出鲜明的宗教色彩马来西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海岛国家,首都吉隆坡更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跨国宗教分子易于进入马来西亚同时,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伊斯兰国”的招募方式大多是通过网络,马来西亚没有本土的通信、社交媒体,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一致的社交网络与平台脸书”和“推特”直接成为“伊斯兰国”招募、吸引马来西亚极端宗教分子的平台目前,“伊斯兰国”还针对东南亚国家创建了不同的语言网站:“2015年6月,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以马来语和印尼语为主的网站、论坛、博客以及视频,这些网站直接翻译ISIS‘官方’媒体‘圣战媒体’的内容外,更多宣传马来西亚、印尼的穆斯林赴叙利亚参加ISIS武装斗争的‘英雄事迹’。

      [14]可见,恐怖主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和包装,深刻影响了马来西亚国内伊斯兰教的政治倾向与发展趋势马来西亚的宗教恐怖主义既是族群政治的后果,也是外部极端宗教主义影响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智慧城市建设构成了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二)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马来西亚面临的主要公共安全问题包括国内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问题、周边环境问题以及“马航事件”马来西亚国内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直接与马来西亚长期重经济发展、轻环境问题的发展思路有着密切关系2006~2012年一共发生七起大规模的环境问题运动,起因是一些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稀土厂、进行采金等行为对民众生活环境造成了危害[15]其中,2012年2月26日爆发的“绿色盛会2.0”反对莱纳斯稀土厂运动,约15000人聚集在关丹第四草场,可以说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公害集会[16]这些社会运动主要是由马来西亚当局一直重视经济发展,对海外投资不加以严格审查导致的环境问题一直是马来西亚人民关注的重要议题,极易转化为政治议题,并且成为社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周边环境问题也是马来西亚面临的社会安全问题之一马来西亚作为岛国一直深受周边海域污染问题的干扰。

      马来西亚橡胶业发达,它排入海洋的废水主要是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等;而且其他东南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将污水直接排入海洋因此,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需要承担20世纪80~90年代高速发展的环境污染责任,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日程近年来,马来西亚最危急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是备受瞩目的“马航370”事件马航事件”是一个突发性特征明显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并且引起了周边国家针对空难的海上搜救合作的关注马来西亚航空是马来西亚的国营航空公司,也是国家航空公司马航370”事件不仅对马航的公司形象打击颇大,也使马来西亚的国家形象受损而就在“马航370”失踪不到4个月时,又发生了马航客机在乌克兰坠毁事件直到今日,马来西亚航空也没能从失踪、坠机事件中恢复元气目前,马航亏损严重,下一步可能会出售、关门或重组[17]这类公共安全问题爆发突然,容易出现应对不及时、信息不公开导致民众和其他国家对马来西亚政府持续、长久的不信任的情况,从而演变成内政和外交危机三)跨国犯罪问题马来西亚另一个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跨国犯罪,包括人口贩卖、跨国贩毒活动与海盗活动等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地理位置的优越也使“金三角”地区生产的毒品成品和半成品由马来西亚中转,再销往世界各地。

      2014年,马来西亚《光明日报》就报道过,马来西亚是国际贩毒集团的制毒基地之一小型化、隐蔽化成为亚洲制毒贩毒集团的新趋势,这使马来西亚官方打击贩毒、制毒的难度加大此外,马来西亚还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贩卖问题马来西亚是大湄公河区域的人口贩卖目的国之一,一是由于马来西亚对国界管控不严,二是马来西亚政府对跨国人口贩卖打击力度不足所致人口贩卖的受害者大多为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等国的妇女和儿童人口贩卖目的一般分为性剥削、解决婚姻问题、实施强制劳动、进行强制乞讨四种[18]除了跨国贩毒和人口贩卖外,马来西亚还面临着海盗问题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为亚、非、欧、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由于各大洲的贸易船只频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也成为全球海域海盗活动最猖獗的区域之一海盗除了强行登船和打劫货物外,还涉及屠杀船员、劫持人质和船只,甚至同恐怖组织活动联系在一起2004年,全球海盗活动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在马六甲海峡仍然发生了75起,占全球总数的56%[19]马六甲海峡约一半在马来西亚的领海之内,马来西亚面对海盗问题更是无法置身事外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直长期合作,加大打击海盗的力度。

      2004年之后,马六甲海盗活动有减少的趋势目前有关跨国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包括17国参与的亚洲反海盗机制、沿岸四国反海盗机制这些机制都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