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社会主义课件电子版.doc
10页第一讲 导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门学科一、科学社会主义的 ABC (基础知识)1.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由来(1)“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及演变“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拉丁文 Socialis,原意为“同伴” , “善于社交”等,18 世纪引申为“人的社会性”19 世纪 30 年代前后,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派和英国的欧文派开始把“社会主义”一词作为他们向往的“与资本主义不一样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和新的社会制度”的名称,“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 2)“共产主义”一词的由来及演变“共产主义” 一词源于古拉丁文 Communis,意为“公共” ,实际上把“共产主义” 译为“公共主义”更为准确19 世纪 30 年代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开始把“共产主义”一词用作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在废除资本主义之后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高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 实际上,此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3)两词的通用与区别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词通用,都被用来:代表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潮和派别,代表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公有制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20 世纪前后:“共产主义” 逐渐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被区别4)对东方的影响及传播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用古汉字把英文 Socialism 译为“社会主义” ,把英文 Communism 译为“共产主义”20 世纪初,这两个词又被中国人移植到中文中,并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接受2.“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学”“科学社会主义”这门科学之所以把“科学”一词放在前面并加以强调,是为了在此之前已经诞生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一区别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是继封建主义社会之后私人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段统治的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经济上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制;政治上资本阶段掌握国家政权统治人民目前存在剥削的原因分析:两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转变,需要一个过渡期甚至在这个过渡期中会出现反复、曲折、倒退、前进发展过程:资本主义于 14 世纪孕育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到 16 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里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技术层面:简单协作→手工工场→机器工业社会层面:封建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必然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到高一阶段的表现。
2)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由全体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要经历好几个阶段,如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等同时,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步积累4.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1)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附: 政治经济学、哲学2)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词本课程讲的是狭义社会科学主义二、人类史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1.原始共产主义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制度性的不公正现象一直存在着,同样的,反对这种社会不公平现象,追求理想社会会的努力也就开始出现并且始终存在1) 外国古希腊人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宗教中的“社会主义”(2) 中国“大同”理想 , 《礼记·礼运》“桃花源”2.空想社会主义(1) 外国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 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2) 中国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康有为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大同社会主义空想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生主义思想3.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包含从无到有,从一国到多国(16)(3)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除传统的经典的社会主义外,还有民族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生态社会主义(第二世界) 三大流派。
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导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整个社会主义也包含空想社会主义)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 时代背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其时西欧资本主义正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兴起于呢绒业、领主制国内: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 )原始积累时期劳动者被剥夺一切生产资料的历史,是用血和大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国外:殖民掠夺(如:奴隶贸易、暴力掠夺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托马斯.莫尔(英)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标志 采用别人与作者畅谈海外观感的形式莫尔名句:“羊吃人”托马斯.康帕内拉(意)的《太阳城》约翰.凡.安德里亚(德)的《基督城》(3)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思想特点第一, 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基本上是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一种直接反应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不是披着神学的外衣,就是只能进行一些天才式的猜测和文学化的纯粹幻想,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第二, 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具有不同程度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故不能实现,扼杀了生产积极性。
)第三, 他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2.18 世纪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1)时代背景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思想被恩格斯称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18 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法国社会动荡:从路易十四的辉煌陷入路易十五的穷兵黩武,经济停滞不前的困境这种起落跌宕引发法国于 18 世纪上半叶掀起了规模宏大、来势凶猛的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传播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法国社会主义只是百花争鸣的中一个流派)(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P49)特点:理性化和法制化摩莱里:《巴齐里阿达》 《自然法典》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巴贝夫:艺术住扎根奢靡风气、败坏社会道德,知识助长虚荣心、(更理性、条理化、规范化、法制化) ,侵犯一般普通人的权利, 禁止艺术、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3)“直接共产主义”的主要思想特点第一,以理论为武器,对共产主义作出直接的理论论证他们主张废除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私有制,建立以个人公有制为基础的理想王国第二,重视法制用细致的法律条文来规定理想社会第三,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发展到极致马布利的格言是:需求越少,幸福越多。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这种“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的主张,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尽管理性与法制,但是其反动的,极端的禁欲与平均严重扼杀了人们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3.19 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P52)(1)历史背景19 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斯、恩格斯盛赞他们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 “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他们的学说是“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历史背景:政治领域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经济领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兴起3)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P53.P54)圣西门(法) :《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 《论实业制度 》傅立叶(法) :《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 、 《论商业 》欧文(英) :《致拉纳克郡报告》 、 《新道德世界书》 《人类思想和事件中的革命 》(4) 主要特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是在欧洲近代产生第一,把社会会社一的两大目标: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的需要,发展人的才能,作为设想未来社会的出发点如果说在工业革命以前,社会主义者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宁可牺牲经济发展,那么在工业革命时代,再也没有必要以经济倒退为代价去铺设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了,而可以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于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第一次被同意在社会主义的概念中圣西门第一个把工业生产视为新社会的真正基础,把全力以赴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制度”的一项主要原则第二,对工业革命基础之上,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较之前辈更有价值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在分配方面: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在经济运作方面:协调经济活动在所有制方面:各个阶级在新的社会组织中共同使用(不是拥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生产资料马克思恩格斯称:“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人的肩上的 ”第三,避免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出于阶级本能,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无法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他们甚至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他们就像划过夜空的耀眼流星,在引起人们注意以后迅速消逝,圣西门学派走向瓦解,欧文和傅立叶派也随之变成为纯粹的宗派原因是:他们找不到转化的阶级力量以及方式途径)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P58)(1)社会历史条件恩格斯:“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带来的后果”第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个世纪所创造的金钱和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得到巩固,资产阶级以惊人的速度增殖自己的资本,在政治上为统治阶级第三,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恩格斯说:18 世纪在英国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1840 年成立的“宪章派全国协会”一度拥有 400 多个地方组织恩格斯称之为:“近代第一个人工人政党”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运动在 1831 年和 1834 年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在 1836-1848 年间组织的大规模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 1844 年发动的武装起义 (有了指导思想和阶级斗争)(2)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恩格尔;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3)理论基础 (P66-P77)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也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也从个人行动变成社会活动,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
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社会所有,而是归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个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则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贫富两极分化) ;在经济生活中,则变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前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所以社会化生产力具有排斥私有,要求公有的革命性质,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到来2)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革命说马恩指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创造资本主义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的主要承担者可是,资产阶级支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