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空
  • 文档编号:150481772
  • 上传时间:2020-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5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1课 哆来咪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四、工具材料五、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第二课时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二、认识现象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三、掌握规律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四、色彩工具作业反馈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学生作业体验效果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第2课 家乡古建筑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第一课时一、考察小结导人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二、引导分析 1.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2.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三、深入了解 1.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2.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2.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五、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七、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二、引导分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打出连线题: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三、布置作业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板书:泥做小亭子四、学习活动开始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五、作业展示评价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第3课 小记者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第一课时一、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图片新闻报道,并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阅读的新闻报道及相关的图片,在课堂里以新闻信息分享交流会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学生在自主交流讲述中,他们初步感受体会图片新闻的意义,二、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图片新闻,从中认识到新闻来自平凡生活,真实而有意义的新闻能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和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图片新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美术语言与图片新闻的关系三、学生自主体验寻找新闻采访的题材及策划采访计划书,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意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选题,如校园生活、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时事等,并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题材进行报道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评述,主要表达采访题材及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及感受 活动二可先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图片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呈现的不同风格、魅力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与学生活动经验相联系的新闻图片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接下来,教师可出示同一采访题材的两组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一组表现的是精心抓拍的典型场景,另一组是随意拍摄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对图片展开讨论,提出采访题材与图片要求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采访活动,模拟、体验记者的采访工作,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模拟采访活动中,应重点关注采访的方式、提问技巧,鼓励学生相互认真倾听,思考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学生在表现中的困难学生根据自己上一课时选择的题材思考采访的角度及表现的内容、方式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进行即兴评价本课作业可由课内、课外相结合来完成 活动三中手抄报版式的设计制作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难点是版式设计活动三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感受、探究了解手抄报的构成部分及排版的要求,设计手抄报版面的草图第二课时可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集整理前面学习活动中的作品,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素材,调整草图的版式,书写、绘画表现,最后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教学时可先欣赏评述上一课时的作品,以此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也可以配合学校或班级的宣传橱窗作为情境设置来进入教学;还可以是教师呈现几张手抄报作品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认识手抄报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了解手抄报版面设计的要求、要点学生设计制作时,可提示学生制定一个小组工作计划表,包括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工作程序:确定手抄报主题,准备相关材料(精选素材、备用素材),构思版面的整体设计(文章版块的外形及位置),插图等。

      学生设计制作可延伸为两课时,也可在一课时后的课外完成作品展示后,可采取自评、学生互评及师评的方式 四、教学选择 1.学习活动方式可用手绘的方式记录形象,也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形象 2.制作“新闻集锦”和“小报”,可手绘,也可用电脑制作3.教学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