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改编.doc
3页理智与情感 —小说与改编电影的比较摘要:头脑需要心灵,心灵也需要头脑,纯粹的理性无法为我们提供任何动力没有情绪或感觉的注入,理性只是冰冷、机械的推断方法理智的理性,也需要思想者的情感支持电影将为我们展示原著的精神和风格的还原关键词:《理智与情感》 电影 小说 改编 比较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其最早公开出版的小说《理智与情感》是以婚姻作为题材,通过叙述埃丽诺与玛丽安如何在理智与情感的不断挣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来揭示当时女性婚姻幸福受到社会阶级观念的制约和家庭经济的限制,反映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1995年,由米拉奇影片公司制作,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发行,中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英国女演员艾玛,汤.普森根据小说《理智与情感》改编并主演的同名点头获得巨大的成功,由于其出色的剧本创作和拍摄,该片被认为是忠实再现原著精神和风貌的佳作,可以说是成功树立了制作同类点头的标杆本文试着比较小说和电影改编,来探讨改编的成就,通过比较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差异,分析改编电影作品在剧本创作中如何取长补短,忠实于原著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影视媒介的独有优势获得更大的成功。
《理智于情感》是一部关于婚姻的小说,书名所暗示的并非女主角埃莉诺和玛丽安娜生来就一个代表“理智”、一个象征“情感”,而是暗示说他们的区别在于如何运用“理智”与“情感”奥斯丁把她们俩作为互为对比和映衬的形象来描述,以阐明自己“重现实,反幻想”的观点其中姐姐埃莉诺比较务实和清醒,而妹妹玛丽安娜则多愁善感,好幻想,结果在无情的现实生活中事事不顺,一再碰壁,知道最后头脑渐渐清醒,才结了一门好亲事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分不清谁主谁次,作者对她们一视同仁,均分笔墨,从而塑造得各有特色,栩栩如生原作语言细腻,讽刺携永,背景优美,是一部虽谈不上伟大,确实耐人寻味的上乘之作因此电影在改编原著的时候,首先是尽量做到忠实:人物漂亮但不自负,妙趣但不残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所表现的19世纪早期英国上流社会的美丽奢华和富丽堂皇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保留而影片的成功也部分地归功于这种保留,它们不仅仅起愉悦观众眼睛的点缀作用,并且构成了故事展开的有说服力的背景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与起伏的草坪,宽敞的房屋,成群的仆人,众多的车马银器融为一体,然而我们透过这些豪华的场面却明白无误地看到了婚姻这场游戏的世俗本质。
应该说埃玛与简的默契是通过她俩共有的特点——务实而达成的,对现实的观照是她俩成功的源泉影片结尾,观众再一次被带回到美丽热情的英国很喜欢电影里呈现的英国小镇的生活,养着很多的狗,羊,每家有大大的庄园或是草地,偶尔一起野餐,骑马兜风,有需要还可以再树上扎一个窝,很是惬意也许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这些不经意之处,如绿色的草坪像宝石一样幽幽发光,而金色的阳光却洒落在灰色的石屋上电影由这些美景组成,而美景又与完美的故事结局相得益彰使观众再视觉上、精神上都得到了莫大的满足但电影与小说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电影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作了电影化的处理例如,她依照电影重视视觉的创作规律,把奥斯丁中随处可见的大段大段争辩性对白加以精减和控制,以营造喜剧性地氛围原著中,姐姐埃莉诺在父亲意外去世后,担起了掌管家事的负担,为拮据的生活而操劳,令人钦佩地把个人的私事置诸脑后她忙里忙外,从不让自己的痛苦打扰周围人地生活故事着力变现这种美德,即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利他主义精神这样一来小说中的埃莉诺好得让人难以忍受,一眼就可看出她是作者当时反对浪漫运动的化身读者甚至对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为情所困的妹妹玛丽安娜抱着同情的态度。
埃玛.汤普逊在片中饰埃莉诺,她即不夸大她的高尚品质,也不哗众取丑,居高临下在这点伤,埃玛做得非常聪明,如果她把观众的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话,观众也许会发现原著的弱点——埃莉诺太完美了,生活中哪里去找?埃玛在片中的弱点演的不卑不亢,也不张扬抢戏,从而使观众有心去欣赏有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玛丽.安娜而年轻的凯特扮相符合人物性格,观众难忘她白皙的皮肤,亮丽的双眸,褐色的卷发,丰盈的双唇,犀利的目光埃玛用不动声色的表演手法挥洒自如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电影改编时甩掉了长篇大论式的内心独白和大段的争论、抬杠等,转而浓墨重彩描绘人物调情、求爱的场面,使之更丰富,更真实,更生动如玛丽安娜与风流倜傥的韦罗比之间的阵阵调情、挑逗是原著没有的埃玛甚至还未埃莉诺与爱德华设计了激动人心的定情吻戏,这一切都为影片增添了精彩的浪电影中增添了音乐,小说中没有音乐,而在一部影片中,有时候某个场面表现的人物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喜悦或者哀伤、惊恐或者轻松,音乐元素的介入,使电影中人物的某种青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或者是为电影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从而达到深化影像效果、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好的电影配乐是一部好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片的配乐做得非常出色,电影片头轻灵的钢琴旋律加小提琴伴奏,节奏舒缓,一开始就营造出悠远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或许是因为原著中的玛丽弹得一手好钢琴,影片中大部分飞音乐是围绕着玛丽安的,电影讲的是情感与理智的挣扎,电影配乐完整地给我们展示了体现在玛丽安身上的心理挣扎,当埃丽诺愁眉苦脸地计算房租和账单时,玛丽安海憧憬在对暴风雨式爱情的向往之中,她的不切实际使她最终为此付出惨重地代价,被威洛抛弃后,她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嫁给布兰登上校,玛丽安在影片中先后两次弹唱歌曲,她第一次唱歌,是在做客米德尔顿爵士家的时候,当途中到场的布兰登上校听到她天使般的歌声时立即就被这位美貌纯洁的姑娘所征服,深深地爱上了玛丽安,人到中年却孤身一人的上校对于得到青春可爱的玛丽安的喜爱并不报多大希望,他在客米德尔顿爵士的对话中伤感地表示玛安不好考虑他这样的人做丈夫,此时悠扬低沉,节奏缓慢的配乐响起,很好地刻画出布兰登上校对于这段美好感情的向往以及自身陷入无望爱情的伤感威洛比是玛丽安理想中的王子,英俊潇洒,热情奔放,他们沉迷诗歌朗诵和坐着敞篷马车兜风,当威洛比和玛丽安游玩时,这时候的音乐同样也是玛丽安歌声的旋律,但不同遇见布兰登时的沉闷,而是富有激情,节奏欢快、活泼,表现出了这对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电影的片尾玛丽安第二次弹唱,那时候遭到打击后淋雨染上重病,为了十倍的爱情险些丧命,康复后的她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活力,对待爱情的态度开始变得理智起来,在布兰登送给她新钢琴上弹出的音乐,在一片静谧的乡村景色衬托下给人安宁祥和的感觉,表达了玛丽安接受命运,虽然会很幸福却再也不会有从前那种欢乐,也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情感被抛弃,理智获得了胜利自始自终,悠扬婉转的电影配乐都在渲染气氛,推动剧情发展和增加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深化了电影的主题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小说的基础,但改编者的苦心孤诣也功不可没电影《理智与情感》的高潮出现在片尾,爱德华忽然出现在偏僻的小屋外,出现在贫穷的达什伍德姊妹面前他奇迹般地摆脱了感情的束缚,羞涩地回到了埃莉诺的身边埃莉诺喜极而泣这不单纯是流几滴眼泪,而是一种长期压抑的情感的大喷发、大释放这既是埃莉诺的感情爆发,也是观众的情感爆发观众产生了认同感,电影也就宣告成功了,当然,小说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成功了文学名著通过电影传递给大众,一方面充实了电影内容,使得观众看到了更加绚丽多姿的故事,体验了作家所描述的世间风貌另一方面,由于电影媒介庞大的受众群体,使得文学作品得到了更大范围地传播和普及。
将文学经典搬上银幕离不开编剧和导演的辛勤劳作和艺术创作,出色的改编时对原著精神和风格的还原,它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都是因为建立在对原著精神风貌地深刻认识上参考文献:[1]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4[2]蔡小松(译).爱玛.汤普森—理智与情感[J].世界电影,1997,(2):197—198.[4]、[6]、[13]邱谨.论《理智与情感》:小说和电影中的反讽[J].外国文学,2004,(6):86.[5]段兰芳.音乐对电影主题的深化作用[J].艺海,2009,(10)72.[7]赵光平.思想内涵的丢失—谈文学经典电影改编的缺憾[J].电影评介,2009,(10):245.[8]池洁.理智的喜剧情感的悲剧—试析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5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