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32087118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七零后的同学们或许会记得孟庭苇的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在九十年代初期是大街小巷背景曲之一这首歌舒缓而忧郁,尤其是孟庭苇在MTV里清汤挂面的女学生扮相,很能引起一些想象不过从歌中听不出来,到底为什么要去台北看雨 以前每次到台北看选举,都没遇到过冬季的雨这次恰巧是在三九天,我刚到台北的时候就挺希望下雨的,谁料还真的下了,就在选后公布结果的那一刻,油然却想起刘德华的歌: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当晚这雨就淅淅沥沥没有停,不过街上的人大多不打伞,慢悠悠地走着,车灯射到漫天的细雨滴里,照出一片水��的光 这晚的雨比较特殊,基本一半人的心情都受影响对我这个外人来说,反而倒是比较超脱,可以单纯看雨从敦化南路往南的这一段,步行走到头,景致最佳两排巨大魁梧的樟树在马路上方拱成一个林荫道,灯光从树叶的缝隙下射,在发着幽光的地面上照出一片片斑驳的影子来雨滴的光就在这缝隙间,晦明交替地从空中一直闪到地面 随便转入一条胡同(台北也叫“弄”),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安静多了甚至可以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会让你觉得古人留荷听雨的境界该是多么美这让我想起上海冬天的雨也是这样的,在高邮路上的梧桐树也是这样一幅景致。

      同样的,南京颐和路上的梧桐也是如此尤其在夜间,让人不由得想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其实每次在台北都能让人想起上海,这是最像的一次 远处的灯光昏暗,一帘酒旗上用颜体字写着“沪江小馆”的字样在台北,大部分的店招都是正楷字,以颜、柳、欧居多好多大陆朋友也跟我提到,他们对台北的亲切感也是由此而来即便之前绿色执政时把“大中至正”牌坊上的字换成“自由广场”,却也是苏体字 多年前第一次到台北,满脑子想的都是孟庭苇的歌和杨德昌的电影,谁料在桃园机场下机就被颜体字的“第一航厦”四个字惊到八卦一下,朱学勤教授第一次去是被华航的梅花空姐惊到的,尤其是一开口说话时江南口音的国语腔,过于字正腔圆,是久违的感觉类似还有很多,我想很多人都有同感 那么我要说的是,敦化南路上的冬雨大概也是这种感觉,让你舍不得离去虽只是几个小时的雨,却能让人思接千载,从头复习温飞卿、李后主、李清照,似乎千年前的那场雨一直下到现在偶有三两个短裙美眉穿着靴子婷婷袅袅地走过,留下一阵轻盈的细语,那就更接近了 我不得不矫情一下,这种“异乡里的故乡感”实在是很奇妙的东西如果在这个角度上回头来看,孟庭苇的歌实在是小看了台北的雨。

      不过作为一个台湾人,大概很难体会大陆人的这种心情他们自然而然以为本来就是这样 礼失求诸野,在台北的雨里,我很难放下这种对比思维,而且在在皆是这种对比当地的朋友对我说,不要过分美化敦南雨景,即便那是一些台湾油画家最常见的主题,因为敦南的下水道也被堵过,漫上了人行道,市政府被议员骂得臭死我说,那只是人行道而已,您开车开着开着变成了潜水艇,这个实在就没法看雨了 嗯,如果有机会,建议大家冬天都去台北看雨,没准儿还能看点儿别的 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