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19页肇庆市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肇庆市邮政管理局肇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一六年三月三、发展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到2020年,肇庆市邮政业务总量达到16.12亿元,邮政业 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营业务收入)达到14.86亿元,年 均增长22.30%;快递业务总量达到693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达 到10.65亿元,年均增长33%行业年均新增就业岗位400个, 有力拉动社会就业二)普遍服务发展目标按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覆盖城乡、惠及 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国 家保障、政府支持、企业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保障机制——服务能力全市135个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全部开办法定 业务,平均服务人口达2.9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楼按户设置的 信报箱覆盖率达50%以上,其中新建居民楼信报箱的安装率达 100%;市区邮件直投到户率96%,坪镇邮件直投到户率92%, 乡村邮件直投到村率85%,乡村邮件直投到户率15%o——服务水平邮政普遍服务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平 信及包裹处理及时率达到96%以上;村邮站、信报箱补建等工作 有序推进;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提高至85分。
——技术进步提升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处理自动化、标准化、 信息化水平,网络运输能力和城乡投递能力明显提高,建立起较 为完善的、覆盖城乡的邮件信息及安全保障系统三) 快递服务发展目标继续保持肇庆市快递服务高速增长的态势,提高快递服务能 力、创新水平和竞争优势,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对物品配送服务的 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快递服务的需要加快推进快递服务规模 化、集约化、规范化、融合化发展,建立便捷高效、竞争有序、 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推进快递网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品牌企业快 件查询比例达到100%o提供标准化、多样化的服务产品, 包括快件代收货款、短期仓储、配货和代为包装等增值服务,基 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服务水平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全部建立企业标准化作业 体系,标准执行率达到95%以上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全部建立投 诉处理平台,投诉受理率达到100%,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6%——服务质量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全部开展承诺服务推行 标准化服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规模以上快递企业普遍达到快递 服务标准延误率、损毁率和丢失率指标表现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重点任务(-)强化邮政网络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模式,制定邮政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相关规划,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快融入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邮政和快递网络与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 接、快速转换、快速运递推动快递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与铁路、 公路枢纽的同步建设,推进汽运站、火车站、港口码头快递功能 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快递园区建设加强城市配送工具标 准对接,促进快递车辆顺畅通行)健全普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及效率加快我市邮政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推进便捷化、标准化和信 息化建设,加速“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建设推进邮 政普遍服务网点新增和改造建设,发展电子邮政,试行将信箱改 造升级为可投递小件包裹信包箱,完善网点的民生服务功能,开 展相关延伸增值服务探索建立邮政普遍服务财政补贴机制,促 进邮政基础网络资源向社会开放提高农村普遍服务信息化水 平,保证普遍服务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对邮政企业服务标准 执行情况考核,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普遍服务用户满意度进行评 估,有针对性地监督整改三) 加大快递发展力度,促进服务转型升级加快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的快递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 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无缝衔接的寄递服务产业链支持和鼓励规 模较大的快递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 术和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动快递企业大力 发展供应链服务、电子商务配送、一体化物流、分销配送及代理 代办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 级引导快递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企业自动化、标准化 和信息化水平支持快递企业跨界跨境经营引导快递企业通过 盘活存量资产、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资本运作,实现规模 化发展,集约化运营加强统筹规划,建设与居民小区相配套的 智能信包箱鼓励快递企业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快递末端寄 递平台,扩大服务深度和广度四)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业态多元创新推动建立与电子商务、制造业合作发展机制,加强信息沟通、 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实现“制造业+电子商务+快递''相互联动的 模式围绕邮政主营业务,延伸邮政专用包装、用品、用具和集 邮等相关产业链,开展更多邮政增值服务引导快递物流企业提 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对供应链协同 的保障能力五) 提升监管效能,保障邮路畅通高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面向企业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健全 完善邮政安全监管平台,提高执法装备和监管信息化水平强化 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建立寄递安全风 险源评估评价制度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完善危 机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预案动态管理,建设覆盖全市的快 递服务通信安全监控网络,在重点地区建立通信安全监控点,及 时处理突发事件。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加强规划的衔接工作,积极促进邮政业发展规划与省“十三 五”规划纲要以及本市城镇化、交通、土地等规划的相互衔接 着力推动本市邮政业规划与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的衔接,依托 大交通平台,促进邮政业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融合,加强 基础网络建设提升运递效率,提高邮政业服务水平加强规划实 施监督,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约束作用,跟踪评估规划落实情 况,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规划落实二) 加快落实依法治邮认真贯彻落实《邮政法》、《广东省邮政业管理办法》等各项 法律法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依法管理邮政市场,规 范市场秩序,营造依法治邮、依法行政的邮政监管环境构建以 市邮政管理局为主,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为辅的地方邮政业管 理体系,提高执法能力和效率三) 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 主体提高邮政市场准入制度,有序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着力规 范市场秩序,使快递企业合法入市、守法经营、有序退出依法 加强监管,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快递 市场的良好秩序,引导快递企业在有序竞争中发展推动建立行 业内部监督机制、风险警示举报制度及处理机制,充分发挥协会 组织在行业自律、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 加强干部人才建设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尊重人 才、发现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国家、省、市三级机构建立多元 化邮政管理人才培训平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积极推进 校企合作,建立快递技能培训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入 开展快递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快递从业人员素质和持证上 岗比例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施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五)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好行业社会团体的服务、自律、协调及桥梁纽带作用, 在规划制定、市场规范、信息统计、技术合作、人才培训、服务 咨询等方面,为政府、企业等提供中介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有 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会员企业间的学习交流,形成行业共识,建 立自律制度,完善自律机制,提高自律水平,制定统一的服务标 准和管理体系,通过服务标准和服务状态的改善和规范,使市场 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公平竞争,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六、重点工程(一)信报箱建设工程重点抓好新建城镇居民住宅楼信报箱设置和已建居民住宅 楼信报箱补建工作争取市政府和住建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 支持,贯彻执行国家标准《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对信报 箱建设、管理、审批、监督、验收等职责进一步明确。
将信报箱 建设作为新建楼盘的配套设施纳入工程总体预算,切实做到同步 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对新建或在建小区没有安装信 报箱或未将信报箱纳入小区统筹建设方案的,联合有关部门督促 开发商和建设单位限期修订完善设计方案,将信报箱纳入小区统 筹同步建设范畴,按照《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的建设标准 限期补建对城市区域内尚未规范建设信报箱的老旧住宅进行一 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协调邮政公司开展补建工作二) 村邮站建设工程加快村邮站建设,把村邮站建设纳入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与 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发展充分 调动各方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及运行资金,通过政 府财政拨款、邮政企业投资、村集体经济适当承担的方式,合力 推进村邮站建设,逐步实现全市范围内村村建站通邮完善农村 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服务农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 邮政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争取市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邮政公司的品牌和网 络优势,引导邮政公司通过强化自营渠道建设,加快社会渠道整 合,多元叠加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拓展商务服务,实现经营业务 向经营平台、经营渠道转型倾力打造集普遍服务、公共服务、 缴费服务、商旅服务、票务服务、金融服务、商品分销服务为一 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实现在 社区、街道、乡镇甚至农村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缴费、购票、 购物、取款、用邮等便民服务四) 快递下乡工程贯彻国家邮政局开展“快递向下”工程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企 业主体;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互惠协作;强化管理, 有序运行的原则,统筹推进快递向下发展,到2020年,全市乡镇 快递网点覆盖率100%,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 递”推动邮政与快递企业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推进网络共 建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农村,按市场化运作机制结算代收、代投费 用,实现互惠共赢;推动快递企业之间加强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 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快递企业积极拓展农村快递服务网络,自建 乡镇快递服务网点,鼓励快递企业以联合建设等方式延伸农村快递 服务网络;推动快递企业利用现有供销社、超市、便利店等农村商 务服务站点,设立快件代收代投代办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快递服务; 推动快递业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利用交通场站、县乡班 车等交通运输资源,为快递企业提供网点设置和快件运输服务,搭 建城乡运输平台,逐步打造“快递下乡”专线;推动快递企业与县乡 政府部门合作,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实现“城市工业品下 乡”和“农村农产品上市进城”,畅通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 台进入流通渠道,促进城乡商品流通。
五) 规范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使用解决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在城市中的通行问题,由省局牵 头,联合发改、交管、运政等部门出台广东省快递专用电动三轮 车的通行政策措施,市邮政管理局协调运输和交管部门,推动相 关政策措施落地,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用 于城市收投服务的管理办法,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使用合法 化、规范化,降低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快递企业发展六) 校园快递超市建设工程积极扶持和推进肇庆校园建设“快递超市”项目,引入第三方 企业进行投资,协调快递企业与市内各大中专院校,通过各种形 式的合作,共同开展校园快递超市建设工程,提升快递的末端投 递服务水平及解决校园寄件难和投递难的问题七) 智能快件箱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及社会资金,参与末端投递设施 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末端投递合作,大力推广智能快件箱等 智能投递设施在社区、商区、校区的应用,解决末端投递“最后 一公里”难题八) 快递园区规划建设工程加快快递产业空间布局。





